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二十七章 放心咱吃不了亏(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你疯了吗?”孙先进低声喝道,“这等于公开树敌!”

“我没疯。”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你说你要查,我就给你撑伞。你在前面冲锋,我在后面布阵。孙先进,这个家我们一起扛了这么多年,这一次,我也不会让你一个人面对风雨。”

他握着听筒,喉咙发紧,半晌才说:“照顾好儿子。”

“我会的。”她顿了顿,“你也答应我,别硬碰硬。留一口气,才能翻盘。”

挂了电话,他站在窗前良久。雨停了,晨雾散去,远处厂区的高炉重新显现轮廓,像一头蛰伏的巨兽。

接下来半个月,孙先进带着工作组深入车间、仓库、家属区走访。他穿着旧夹克,蹬着胶鞋,跟工人一起蹲在食堂啃馒头,听他们讲工资拖欠、子女上学难、医院报销不了药费。他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下每一个名字、每一笔账目、每一件冤屈。渐渐地,越来越多职工敢来找他反映问题,有人甚至半夜敲他房门,塞进来一沓票据就跑。

与此同时,厂内风声渐紧。先是周志远被调离技术岗,安排去守档案室;接着招待所服务员暗示他“有人想请您换个地方住”;再后来,一辆无牌吉普车连续三天停在他楼下,车上的人始终戴着墨镜。

他没有退缩。

第五天夜里,一封匿名信出现在他门口,只有短短一行字:“再查,小心家人。”

他盯着那张纸看了很久,然后拨通长途电话。

“边静静。”他声音平静,“如果有一天我回不去,请你带儿子离开北京,去海南,那里有我舅妈家的老房子。”

电话那头剧烈抽气声传来:“你说什么?!”

“我不怕死。”他说,“但我怕你们因为我受牵连。”

“你给我听着!”她突然爆发,“你要是敢出事,我和儿子立刻飞过去陪你!你要死,咱们一家三口一块死!你以为我这么多年拼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你被人吓死在半路吗?孙先进,你给我活着回来!不然我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你!”

电话挂断,忙音嘟嘟响着。他怔怔放下听筒,眼角竟有些发热。

第二天,他召集所有骨干召开闭门会议,当众宣布:“从今天起,所有调查资料每日加密传回北京备案。任何人若对我采取不利行动,这些证据将在二十四小时内公之于众。”

会场一片寂静。

当天下午,省纪委突然派员进驻厂区,联合开展廉政审查。消息如野火般蔓延,全厂震动。当晚,老陈书记亲自登门,带来一瓶茅台和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孙科长,有些事,点到为止就好。”

他笑了笑,举杯相碰:“为工厂重生。”

一周后,《经济参考报》刊发深度报道《西南重汽困局背后的权力黑洞》,引发高层震动。国务院特派督导组随即成立,孙先进被正式任命为整改指导组副组长。而那份他曾视为“催命符”的内部报告,竟成了扭转局势的关键棋子??曲司在常委会上公开称赞其“洞察深刻、敢于直言”,并提议将其纳入明年干部提拔考察名单。

消息传回北京那天,边静静正在四合院谈判桌上与房东唇枪舌剑。听到电话里儿子尖叫“爸爸要升官啦”,她猛然怔住,手中的茶杯差点打翻。

“真的?”她颤抖着问。

“千真万确。”孙先进在电话那头笑着说,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我们赢了第一步。”

“不,”她望着窗外初秋的银杏叶,眼泪无声滑落,“是我们还没输。”

一个月后,孙先进暂且回京汇报工作。机场出口,边静静抱着儿子等在那里。小男孩冲上来抱住他的腿,仰头喊:“爸爸,老师说你是英雄!”

他弯腰将儿子高高举起,笑声洒满大厅。

回家路上,边静静靠在他肩上,轻声说:“四合院定下来了,东四胡同,三进院子,明年春天就能搬。”

他握住她的手:“等搬进去第一件事,我要在院子里种棵海棠。记得吗?你说过最喜欢花开的样子。”

她笑了:“那年花开1981,你说要带我去香山看红叶,结果骑电车半路爆胎,咱俩推着走了十里地。”

“可那天你笑得最甜。”他望着车窗外流动的街景,喃喃道,“原来爱情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明知前路荆棘,仍愿携手同行。”

夜色渐浓,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在这座古老又新生的城市里,一段属于他们的故事,正悄然翻开新的章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