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节(2 / 2)

加入书签

按谢良臣的想法,他们可以尽量造小一点的船,然后着重加强一下防御进攻的能力,比如可以在船上配备□□,进行一下实战演训。

听丈夫这么说,盛瑗彻底愣住了,同时也有点担心道:“可是如今朝廷对火器管理严格,虽是那东西之前无人见过,可一旦用上,恐怕也叫人生疑。”

谢良臣早想好了,一笑道:“所以不能以咱们的名义造船,而且这地点也不能选在内陆,而是琼州。”

琼州即海南岛,因为几乎没怎么开发,且古代海岛环境恶劣,所以一般为罪犯的流放贬谪之地,不仅管理十分松散,且来往人员极度繁杂,社会治安也很成问题。

他们若是去那里造船,不仅成本极低,而且不会引起什么注意,至于船上有□□这事,便是船员们透露了口风,在民风悍勇以及各种械斗争端不断的琼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谢良臣是打算将海贸发扬光大的,毕竟不管干什么都离不开钱,而且很多事也该慢慢准备起来了。

两人商量好了发展方向,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了,这个不急,慢慢处理就行。

现在最重要的事,还是让朝上的争端彻底分出胜负。

谢良臣叫了江着进来,然后递给他一封信,“把这个送去王大人府上。”

江着接过信,很快领命而去,谢良臣曲指轻敲桌面,现在就看王霄敢不敢赌了。

案子已经查了一个多月,但是因着最关键的证人一直没找到,所以一直没法结案,融景帝再也等不下去,给刑部和大理寺下了死命令,最多再给他们半个月时间,案子必须要结,否则主审的官员便自己辞官。

于此同时,谢石头跟赵荷花也准备随大儿子一家回乡去了,谢良臣给了小侄儿很多书,还把自己当初的课表也送给了他,并告知对方有任何问题,随时给他写信。

送走了家人,谢家小院又重归平静,谢良臣照常去国子监上班,而盛瑗则开始着手打理自己的嫁妆,以及安排人去琼州。

至于谢良瑾,因为有了盛瑗,她也有了伴,现在基本都是跟在对方身边,有时也帮着看看账册。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融景帝给的时限要到了,张大人越来越放松,刑部和大理寺搜查却愈加严格,大有掘地三尺的架势,还发了通缉令出京。

不少人都说这是病急乱投医,便是通缉令发出去了,传到地方要多久?抓到人又要多久?更别说押送回来了。

所以大家都觉得江尚书和大理寺丞,这次恐怕真得辞官归乡。

谢良臣也在等结果,不过他等得是王霄的动作,要是他真有魄力,豁得出去,那他就帮他推一把,要是他还有顾虑,那说明对方还没做好将对方羽翼全部拔出的准备。

因此他手中的棋子也不可能现在就落。

又一天下午,谢良臣从国子监准备回家,刚出集贤门,便见外头有大批的兵士调动,他脚步立刻顿住。

江着见状,随即上来对他耳语道:“大人,听说刑部已经找到赵家母子了,这些人便是增派过去保护他们的,这两日便要提审他们。”

“哦?找到人了?”谢良臣弯弯嘴角。

如果这天下有两对赵家母子,那刑部尚书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找到,可惜没有如果。

“把人看好了,既不要惊动他们,也不要让别人发现他们现在藏身何处。”谢良臣低声道。

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前日西街终于传来消息,说有户人家很可疑,恐怕赵家母子就藏在那里。

谢良臣听说后立刻便让人监视院中动静,最后终于确定,赵家母子便藏在了那户人家的枯井里。

那井的井口已经被凿平,上头盖了木板,又用黄土枯草掩住,若不是知道对方藏在下头,绝难发现。

可惜即便心思再深沉,时间一久难免也会出纰漏。

据传消息回来的人说,那家人明明是做烤饼的,可是不管是什么时候,他们的手总干干净净,甚至有次还见到两人明明即将去搬柴禾,可是却仍先去洗了手。

这就叫过犹不及。

刑部声称抓到了赵家母子,而牢里也确实住进了一对母子,年纪长相与赵家两人都十分相似。

江大人原本打算连夜提审两人,可惜才刚入牢房,两人胆小,竟生了急病,于是江大人只好又找来郎中,先给两人看病,等第二天再说。

哪成想,就是这一夜的功夫,竟有人想潜入刑部大牢杀了赵家母子俩,所幸江大人早有防备,不仅没让对方得手,反而抓了活口。

谢良臣睡得很浅,所以等外面街上一闹起来,他立刻就醒了。

盛瑗见他披衣坐起,便问怎么了,谢良臣又将她扶着躺好,顺便给她掖了掖被子:“没事,我先出去看看看。”

出了卧房,江着也回来了,谢良臣看过去,他便谨慎的点了点头,小声道:“王大人已经派人去了那边院子,想必现在应该已经找到人了。”

谢良臣松口气,既是找到人了,想必第二□□上该是极度精彩,可惜他看不到。

不过虽是看不到,但他也该为后来的事做做准备了。

第二天他照例起了个大早,等穿戴好官服之后,谢良臣拿上了自己早就写好的考卷,国子监这批学生也该结业考试了。

国子监的考试分口试和笔试,并且对于考试成绩也做了相应的要求。

比如若是在国子监待满九年了仍连二经都不通的,一般就要被勒令退学。

这个要求算是很基础的了,毕竟就连律学、书学和算学的学生们都得考二经,且也要求通过,要是另外四门学馆的学生专精此道都不能通过,那要么就是混日子,要么就是人的确不适合学习。

同时每年一次的这种考试也是监生们往上递补的重要途径,比如后三院里有学生如果还是觉得学四书五经更好,而自己学问又考核过关的话,便能跳过入学时的种种限制,从国子监内部递补太学生。

而太学生要是考试合格,就能递补国子学监生。

至于国子学监生们要是考试合格,那就能获得推荐参加明年的会试的资格,因此大家都很紧张。

考场上尽是沙沙翻动试卷的声音,他们这边已经开考了,想必朝堂上也有人发难了吧。

谢良臣背着手在考场内绕圈,若是不出意外,这次恐怕落马的官员不少,朝堂上的位置空了出来,明年会试应该也能宽松些了,希望自己几个朋友里有人能抓住这次机会,通过会试。

第63章 调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