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9节(2 / 2)

加入书签

惠妃捂嘴笑道:“安王妃小嘴跟抹了蜜一样。快坐下吧。”

季凉把漏了的人写了下来,交给惠妃。惠妃留季凉在宫里用了午膳。两人从后宫琐碎聊到了许安桐指婚的事。

惠妃一声轻叹:“四郎命苦,清王妃去得早,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孩子,他又是一个深情的人。独身了这些日子,终究没有一个贴心的人照顾他。我担心啊……”

季凉亦是轻叹道:“清王殿下,性情温和,众人皆知。清王妃过世,清王殿下难免郁结。这些年过去了,想必也是有些想开了。娘娘再劝劝,兴许清王殿下就同意了呢?”

“那孩子,”惠妃苦笑着摇头,“怎么劝都是不听的。”

惠妃忽然抬头:“安王妃,兴许这事,六郎劝劝我们家四郎,他便会同意了呢?”

刚才承了惠妃的人情,这会惠妃开口说让许安归劝劝许安桐续弦,季凉怎么也不好拒绝,虽然她觉得许安桐不会那么轻易松口,即便是许安归去劝也是一样。

“娘娘心疼清王殿下,我是看在眼里的。”季凉道,“如此,等安王殿下回去了,我同殿下说一说。”

“那可真是让你费心了。”惠妃笑着。

季凉用过了午膳,才姗姗离开。

墨溱送季凉出了兰香殿之后,返回来,看见惠妃已经坐在桌前,提笔写着什么。

“郭家九小姐,看起来越发的沉稳了。”墨溱走过去,帮惠妃研磨,“以前总是一副跌跌撞撞的样子,今日来不仅说话调理清楚,而且很是懂事。”

惠妃停笔抬眸:“你也觉得今日郭若水,也太过沉稳了些?”

“郭小姐变沉稳了,”墨溱不懂,“有什么不好吗?”

惠妃不答,只是沉思了片刻,把今日季凉来与她说释放武将女儿的事情写在了寄给许安桐的信里,浇上蜡油,印了章。

*

许安归那本折子递上去,引起了轩然大波。

郭睿明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不敢怠慢。户部立即抽调人手去往兵部,同兵部一起核账,从户部拨下去的银两开始,一直到地方的账簿,一一调拨回来。

百晓上任当兵部主事的第一天接到的命令就是带着秋薄一起去地方查账。

兵部的帐,是刘旗在的时候做的。每年户部审核都是通过了的,也就是说,许安归现在手上拿着的兵部的账本是被人做平了的。

第192章 前夕 ◇

◎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户部侍郎跟着许安桐去了南泽, 负责跟许安归对账的是户部金部郎中初开济。

初开济是东陵帝的人,今年三十六岁。二十七岁成为进士,正好是东陵帝还是太子的时候选拔起来的人。

许给许安归做侧室的初曼, 则是初开济庶出的二女儿。

有了姻亲这一层关系,初开济在这件事上便格外的用心。

许安归看着初开济跟江狄认真对账的样子, 才觉得季凉要给他纳妾的决定是高瞻远瞩。无论是礼部侍郎叶温年, 还是户部金部郎中初开济,都将成为他的剑, 为他披荆斩棘。

许安归走上前去,拍了拍初开济,示意他跟他出来一下。

初开济看向身侧的员外郎,把手里的事情交给员外郎,自己便跟着许安归一起出了屋子,来到外面。

“殿下。”初开济欠身行礼, 规规矩矩。

许安归睨了他一眼, 道:“初郎中, 你在户部多年,以你之见, 下面账目出问题,会在哪个环节?”

初开济沉思了片刻,回道:“臣刚看了殿下手上北境军账目、与兵部还有户部的账目,在物资上面, 斤数都是一致的。殿下能够察觉北境军粮饷缺失, 主要是因为拨给北境军的物资用的以劣冲好。斤数一致,但是好米与糙米, 麻布与绸缎之间, 价钱也是天壤之别。户部给军饷, 为了省事,从来都是直接给银子。”

初开济顿了顿若有所思:“地方账目还没有回来,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地方往下放款的时候,被地方衙府拦截了一些,导致兵部在物资采买上,以劣冲好。还是兵部里面有人刻意采买劣等品充数。”

许安归缓缓道:“你的意思是,有可能是北境州府的刺史擅自拦截了军饷。也有可能是兵部物资采买的人起了贪念。”

初开济点头:“是。”

许安归缓缓走了几步,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次北境粮饷缺失这件事能抓出多少人,完全看宁弘、百晓与秋薄能找出多少本账本了。

“你去忙吧。”许安归回头。

初开济欠身一礼,继续回了屋子。

许安归侧目看向镇东:“去问问安王妃进宫了没……这会有没有出宫。”

镇东领命,去找宫门卫查看出入宫门记录。

片刻之后,他便回来禀报:“安王妃已经回去了。”

许安归听了之后,安排了官署里的事,立即出宫回了王府。

*

许安归回来的时候,季凉正在清风阁把厚重的金饰从头上卸下来。许安归扣门而入,看见季凉正在卸妆,便走过去,帮她拆头上那些繁琐的饰物。

“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季凉把一根金簪放在桌上。

许安归拔下一根簪子:“百晓带着秋薄赶往北境了,宁弘那边怎么样?”

季凉道:“藏息阁的消息说北境至今还没接到什么风声。但,今日早朝结束,就有无数信鸽飞出许都,往北面去了。”

许安归蹙眉,走向妆台,放下手中的簪子,靠在妆台上:“这么说,最慢三日,北境就会接到兵部大肆宣查北境军饷一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