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节(1 / 2)

加入书签

——象棋、双陆、六博、樗蒲之类,还有击壤,也就是投掷类型的游戏,距离稍远,打中就算赢。

栖山村里没一个会下围棋的人。

但不会没关系,以上普通玩法老者也都懂得、玩过,当即收了围棋的棋盘,说比其他,输赢条件一样。

老者定下规则,一天只比试两回,一回赢了管午饭,一回则管晚饭。

有人听完就笑了,说他自信得很,赢了好说,可如果输了,岂不是一天午饭和晚饭都没得吃。

这倒是在与老者开玩笑,毕竟全都输了的话还可以去买饭吃。

“钱”与“饭”,做老者的对手占便宜,于是,想要赢钱的人跃跃欲试。

不过,想法是好的,结果却事与愿违。

一连五天下来,栖山村里与老者比试的人竟然都没有赢过一次,不管何种玩法,都是如此。

有人直接放弃不玩了,有人却不信邪。

但又过去三天,老者依旧没输。

这回,栖山村的人起先被老者吊起的兴趣逐渐消失。

他们算是看明白了,老者就是一个游乐高手,玩不过啊玩不过。

兴趣一没,人就散开了。

老者无人与之比试,倒也没怎么失落,拿出最开始随身携带的围棋棋盘,找了个地方坐下歇息,自己与自己下棋。

这地方恰巧就是那棵榕树下面。

栖山村因为老者的赌注比试着实“热闹”了一段时日,就连慕书玉在庄子里待着都有所耳闻。

冬蕙拿这当趣事儿给她讲过。

而大榕树靠近庄子,老者没事时每天都会抽空过来榕树下自娱自乐,冬蕙又给姚芷娴说了两嘴。

慕书玉就在身边听着,对老者的行为未免升起好奇。

有了好奇,就忍不住想去瞅瞅。

姚芷娴不拘束着她,更何况距离不远,慕书玉一说,就让魏嬷嬷和冬蕙带她出了庄子。

三岁小孩儿从庄子门口走到榕树下面,一点一点的靠近,最初只是好奇观望、保持适当的间隔。

后来见老者丝毫不介意,慕书玉就直接不怕生的蹲在老者旁边,凑近看他如何摆弄棋子。

这孩子多少有点社交牛逼症在身,并且说话礼貌、聪明伶俐,长得又特别玉雪可爱。

老者本来就对小孩子宽容,与慕书玉相处一会儿后更是对其多出两三分喜爱。

在慕书玉忍不住开口询问围棋为什么要这样摆时,老者完全没有因为她是一三岁小孩儿就话语敷衍,而是很认真的讲解起来。

令老者惊讶的是,这小孩儿居然听得懂。

小小的一团子蹲着,神色却充满认真,不太明白的地方还会举一反三的提问。

对此,老者也不免升起了更多兴趣,一来二去,竟教起了慕书玉围棋的下法。

原本只是以为带玉哥儿单纯出来看看的魏嬷嬷和冬蕙:“……”

一通教学下来,眼看天色不早,慕书玉却还意犹未尽。

围棋对三岁小孩儿略显乏味的生活来说挺有意思,她在现代从未接触过围棋,这会儿新学倒也不晚。

她舍不得离开的小模样显而易见。

魏嬷嬷和冬蕙两人都已经柔声的进行三催了,她才仅仅是刚站起来,脚步仍然没有舍得挪动半分,小眼神瞥了瞥棋盘,又瞅向老者。

老者忍不住被她逗笑,望着慕书玉希冀的目光,言明第二天还来。

慕书玉这才礼貌的告别老者,被魏嬷嬷牵着回庄子去了。

她却是不知,那天晚上熟睡以后,魏嬷嬷和冬蕙向姚芷娴说起白天的情况。

魏嬷嬷提议,她看玉哥儿喜欢围棋,不若干脆由姚芷娴来教导。

毕竟姚芷娴也是懂得围棋的,只不过此前在庄子里没有人做另外的棋手,慕正言懂棋,姚芷娴却不想和他下棋,是以,棋盘就一直没有摆出来。

现在,玉哥儿想学下围棋,一副感兴趣的样子,完全可以由姚芷娴来教。

魏嬷嬷只是想母女两人有更多的时间来相处。

姚芷娴却否定了这个提议。

一是,慕书玉已经与老者先约定好了,不可食言而肥。

即便姚芷娴要教导,那也是以后的事。

二是,单看这老者一连几日的赌注比试都没有输掉过,围棋似是也精通,谈吐不俗。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孤身一人来到栖山村借住下,但不像是寻常老人,很有些本事在身的模样。

玉儿跟着这位老者学习一下,长长见识也是不错的。

姚芷娴的话不无道理,魏嬷嬷也就不再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