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走科举路 第14节(1 / 2)

加入书签

于是他们二老都更盼着柳条的肚子能争气,最好赶紧给他们生个好孙孙,日后供他念书考科举,也进城去住!

回了自家屋内关上门之后,季兴邦一家三口终于能说会子体己话了。

季兴邦将自己积攒的五两银子掏出来拿给娘亲,让她贴补家用。其实季兴邦的字写得虽然不算太好,但是胜在写得端正快速,抄书是一把好手,最近这些日子也赚了不少银子。但是他花了十几两给柳条买陪嫁的首饰,所以现下里就给不了自己娘亲太多银子,只剩五两了。

可是他娘万万不肯收,还拿出二两银子贴补季兴邦,让他在外面少抄书赚钱,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用顾忌家中。

季母说道:“兴邦,你在外面别委屈了自己,该吃就吃、该喝就喝,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呢,若是亏了日后十几年都不补回来!

你大堂兄念书那一阵也不怎么干活、抄书贴补家用,念书可费银子呢,我和你爹都知道的。”

季兴邦笑着说道:“娘,我现在吃饭就在食堂里,便宜得很。想打牙祭就去大堂兄家和桃花姐家里,他们都可心疼我了,拼命给我吃好东西,还给我带上好些吃的回县学,我的银子都用不上呢!

而且抄书我也不是胡乱抄,都是抄些我考试用得上的书,一本留给自己看,多抄的又可以加深记忆又可以卖钱,一举两得,完全不妨碍我念书呢。”

他爹是个朴实人,不会像他娘那样说好些道理,只是蹦出一句:“爹娘给你你就拿着,忒多话!”

季兴邦没有办法,只得将手里的银子又收了回来,还多放上了爹娘辛苦攒上的二两银子。

之后他娘问道:“你给柳条准备的礼物是怎么回事?我已经给你备了一份了,可是昨天你大堂嫂回家来给了我好些东西,说是你托她置办的给柳条的添妆,今日里桃花竟然又拿来了一份,这不就三份了嘛!”

季兴邦愕然,原来竟然不是两份而是三份吗?于是他挠头说了之前到李家做客不知道要准备礼物的事情,可能当时大堂嫂和桃花姐就看出了他是个粗心的,不知道人情世故,所以就都分头帮他置办了一份礼物,哪不知家中母亲早就已经帮他准备好了一份了。

季母闻言失笑,说道:“是了,是了,我家兴邦还小呢,都只知道学习,那里知道什么人情世故?也不用知道!乡下的这些亲戚往来娘自然会帮你打点好,日后都不用劳烦你大堂嫂和桃花姐,告诉她们娘都会帮你置办呢。

只是她们能帮你置办这些也是为你着想,心里一定要领她们的情,日后若是能帮她们一定要尽全力去帮。虽然东西有三份,但是娘给你整理成一个大份,把同样的东西都放在一处,全都送给柳条,咱家可不能留东西占人便宜。

李家那边的礼物忘了得补上,正好回去刚过了端午节,那李家的小子也要去州府念书了,可以带点儿家里的特产给李家作为礼物,当个亲戚走走,这些不用拿很多值钱的,娘给你准备些粽子和山货,主要是心意。

但是一定送些那李家小子用得上的读书人的文具给他,这个你不用省钱,娘给你的二两银子你尽管用来置办!

日后在城里若是有什么人情往来可以问问你大堂兄,若是银子不够就写信来,爹娘想办法给你捎点儿钱过去!......”

季兴邦就这么笑眯眯地听着自家娘亲给自己絮絮叨叨的说好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觉得心中很温暖、很踏实。

说了好些话之后,就是大家热热闹闹的一同吃晚饭。现在大房这边大堂嫂有了喜讯,二房这边柳条姐有了归宿,三房这边季兴邦有了功名,每一房日子都过得不错,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李思微更高兴的是虽然男女还是分了两桌吃饭,但是女人这边的席面明显比上一次丰盛了,端上来的不再是上次回来那种边角料做的菜,看着还挺体面的。

散席之后季兴邦就悄悄找到了季柳条,掏出一个精致的小布包拿给季柳条,笑嘻嘻地对她说道:“柳条姐,明日里送你的好些东西都是娘亲、大堂嫂、桃花姐他们帮我备下的礼物,主要是全面子、走过场,都是他们长辈对你的心意,我是白的了个好名声而已。

这个才是我这个做弟弟的自己给你置办的礼物,你打开看看,喜欢不喜欢?”

季柳条打开之后惊喜不已,里面竟然是一整套的银首饰!一对分量挺重的银手镯,一对银耳环,还有一个银项圈,一根银簪子,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必然很值钱!

季柳条作为一个花季少女,自然是非常喜欢这样漂亮的首饰的,她长这么大最多只戴过包银的首饰,哪里见过这般扎实的纯银首饰!

其他家的新嫁娘一般是出嫁,所以能戴上男方送来聘礼中的纯银首饰,很是让人艳羡。可是她作为招赘的人家,嫁的百宝是个没钱的吃百家饭长大的小子,哪里有钱给她买什么首饰?

所以她本来预备戴着明天出嫁的首饰是大嫂送的一对金耳环,爹娘准备的一根银簪子,还有桃花姐送的一个银镯子。这些东西虽然不成套,但是在她看来也是及其体面的了,心中非常的高兴。

没有想到小堂弟季兴邦竟然这么大方,送了她一整套的银首饰。

她忍不住问道:“兴邦,这些银子重的很,得有十两吧?你太破费了,我不能要。你留着日后送给你娘子吧。”

季柳条知道三叔家的情况也不怎么好,不愿意收这么重的礼。

季兴邦笑着将这些首饰都推到季柳条手中,骗她到:“柳条姐,我有个同窗家中是开银楼的,我们关系好,我拿银子去让他帮我打首饰,他没有收我手工费。你别看这些首饰这么重,其实不值什么钱。

你没见上面只不过是粗略的打了形状,都没有什么复杂的雕花、镂丝吗?你若是不收就是嫌弃我给你准备的首饰不好,我可伤心了。”

季柳条为了表示她真的不是嫌弃这些首饰不好看,只能收了小堂弟给自己的首饰,心中却是暖暖的。虽然她即将走上未知的婚姻生活,可是家中的人给了她好些底气,也让一向性格柔顺的她有了更多的勇气来面对未知。

到了第二天,天还不亮喜娘就上门来帮新娘子梳妆打扮了,等到看到新娘子家人准备的首饰之后更是开了眼,最后给季柳条戴上了她爹娘准备的银簪子、大哥大嫂给的金耳环、大姑子给的银镯子、小堂弟给的银项圈。

那个喜娘日后都在十里八乡里不断说季家疼闺女,当初季桃花成亲就是她给梳妆的,戴上了她大哥大嫂给的金簪子,是武乡里头一份戴金子出嫁的闺女。如今她堂妹季柳条出嫁,身上的那些金银首饰加起来怕是要把她压垮了!

你说季家才有多少钱啊?十里八乡谁家不是把儿子看得跟命根子似得,却把闺女看得像野草那么贱?家里有了钱都拼命地留给儿子,女儿随便就打发出去了。有些心善的将女儿收的彩礼多陪嫁一些给她带去人家,有些狠心人还做得出那些一分钱彩礼不陪嫁的事情呢!

相比之下季家就太出挑了,怪不得人家日子能过得好呢?人家本就心善!

若是这些话被李思微听到的话怕是会让她大吃一惊,因为她从小生在李家,受到优待,已经觉得季家很看不起女子了,完全想不到这样的季家已经是十里八乡疼女儿的头一份人家了。

因是招的赘婿,所以是季柳条穿着红喜服留在季家,等着花轿从百宝从村口接到季家来和她一起拜堂。而且这样以来季柳条也算是半个男丁了,可以做二房的主了,拜堂的时候就没有盖着红盖头,与百宝正儿八经拜见了父母之后,还入了祠堂拜祭。

这番做派可是惊掉了一众围观相亲们的眼球,他们之前也听闻有些人家招赘婿,可是都没有见过季家这般的做法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季柳条的这些权益都是季兴邦和季兴杰二人去和族老谈了之后争取来的,否则季家二房招了赘婿之后恐怕还是难以在乡间立足。

这样一来,好些没有出嫁的闺女们羡慕季柳条可以招赘,可以做半个男丁,甚至可以进祠堂祭拜,这些可都是她们完全没有想象过的好事啊!

好些人家原先只有一个独女或者是生了好几个女儿一直没能生下儿子,他们以前觉得只有一条路就是过继亲戚的儿子或者是没人养的男婴养老,女儿都只能嫁出去,可是季家二房的做法确是给他们踩出了一条新路子!

是啊,过继的孩子又不是自己生的,隔着肚皮呢,人家日后到底是孝敬亲生爹娘还是孝敬你都两说呢,这世上的白眼狼还少吗?

可是让亲生女儿招赘婿就不一样了啊,生下来的外孙子是自己的血脉,还能跟自己姓,不会断了香火。女儿也能算半个男丁入祠堂祭拜,能有一些话语权。总归是自己亲生的,难不成还比不上过继的?

女孩儿们都觉得季柳条这样招赘挺好的,日后不用嫁到夫家收磋磨,能在自己家里当家做主,还能入祠堂祭拜。即便是半个男丁,也比以前命入草芥好啊!

作者有话说:

三更完毕,谢谢大家支持。

第34章 日后打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