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走科举路 第13节(1 / 2)

加入书签

之前我也提过要不让我爹娘从乡下过来帮忙,可是你又不答应。”

季桃花好不容易与公公婆婆分开,过上了自己当家做主的滋润日子,怎么想再将公婆接过来管着自己,她笑眯眯地说道:“爹娘在乡下过得多舒坦?平日里只不过是做些轻省的活计,重活全都雇佣短工。

每天他们就是在田间地头逛逛,与村上人聊天吃茶,收收田租什么的。现在我们若是在县城里混出个人样接他们过来享福也就罢了,我还好意思去开口。

可是现在我们是要将爹娘接过来做活,还是辛苦活,你叫我怎么开得了口?”

反正只不过是找个不想接公公婆婆过来的借口,当然是怎么好听怎么说了。

杨荣正很老实,他完全信以为真,说道:“桃花,你别这么想,我可以开口去和爹娘说,他们不会不帮忙的,也不会说旁的!”

季桃花笑而不语,不接这个茬。她说道:“其实我想过买两个人回来,若是他们的身契在我手里,也敢放心地用他们。我也和大嫂打听过如何买人的事情。

可是大嫂告诉我,想要买人不难,联系牙行就行了。我们之前去的是专门介绍人买房的牙行,另有那种专门卖人的牙行。只是想要有买人的资格确是不容易,需要到官府去备案的。

一种就是有了童生以上功名的人家中可以买一些仆役,第二种就是像李老爷那样的大户人家,可以到官府出一大笔钱捐一个有名无实、也无俸禄的小官身,便可以买人。

这条路不通我又想过雇佣短工。那些身手利索的店小二也都是店铺里雇佣的,只是我们小摊没有什么名气,也出不了太高的价钱雇佣,来的人要么懒散我不喜欢,要么要价太高我觉得不划算,所以一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如果我们要扩大店里的经营,是一定要雇人的,大不了多雇佣一个,你姐夫也就能腾出手来将山货生意做下去了。”

季兴邦在这儿抓耳挠腮了一半天,不知道如何出主意。但是他忽然灵光一闪,虽然他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前世里桃花姐定然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了啊,她是怎么做的呢?

好像当时是在瓦肆那边雇佣了好些婆子帮忙了一段时间,后面又和大堂嫂商议买了几个人,身价银子她出,但是身契的主人写成了大堂嫂。

于是季兴邦说道:“桃花姐,两个方法。第一,你不要只想着招一些手脚麻利的店小二来帮忙,他们能找的工作多,要价自然也高。你想想那些在家带孙子的手脚麻利的女子,浆洗衣服又累又伤手,才赚几个钱?你完全可以找她们来做活,要价肯定要少得多。

第二个方法就是用其他人的名义买人,将身契挂在其他人身上。比如挂在我或者大哥这种有资格买人的人名下去官府备案,我们二人再私下签订一个契约,说明这个人是你买的,这不就行了?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桃花姐你可以想一想。”

季桃花和杨荣正二人闻言之后沉吟不已,季兴邦也没有催他们。三人又聊了些旁的就休息了。

过了三天有同窗去季桃花的店铺吃馄饨回来之后给季兴邦传了个话,说他姐找他。季兴邦下学后就赶紧去了季桃花家。

原来是季桃花已经和杨荣正商量好了,还是准备买人,他们准备将人挂在季兴邦的名下,让他帮忙一番。

季兴邦点了点头,上辈子桃花姐先是雇人,之后还是选择买人后将人挂在大堂哥家了,可见她若是有条件的话也是想要一步到位买人的。上辈子自己考中童生是明年童生试的事情,桃花姐就将人买了之后挂在大堂哥家,现在有了新的选择,这件事还是自己先提出来的,桃花姐选择将买来的人挂在自己名下也是个很微小的改变而已。

季桃花说道:“兴邦,不瞒你说,我和你姐夫都没有想到做吃食竟然会这么赚钱。若是请了人,天长日久的话我们这个店铺的收支都是藏不住的。若是雇佣来的人有了歹心,或者是将这些事情说出去,或者自己偷了配方去开吃食铺子,我们都难以招架。

可是买人就没有这个烦恼了。如今你有了童生的身份能买人了,桃花姐就求你一下,也算是一事不劳二主了。

还有,你现在慢慢长大了,我寻思着也给你买个书童,日后你再去考试什么的也可以有人照顾。”

季兴邦点了点头,同意了桃花姐的说法,怕自己不要这个书童的话桃花姐心中为难,觉得欠了自己人情。只是他提出想跟着一块儿去牙行挑人,想着了解一下这个书童的身价银子,日后也好在其他方面贴补桃花姐一番。为了避免纠纷还主动提出再签订一份私下的协议,确认这些人的真实主人。

桃花姐闻言心中大石头落下了,她笑着说道:“买人的事情我先和大嫂那边打探一下,她经常买人,说不定有相熟的牙行,等到时候我带你一块儿去买人。

还有一件事,你柳条姐的婚事定在今年端午节前一天,正好到时候书院放假,我们一同回村去给你柳条姐添妆。我看你也是很忙的,没有时间顾及这些人情往来,我直接忙你准备好礼物吧。”

季兴邦谢过了桃花姐,对桃花姐说道:“桃花姐,需要送的好些东西我不懂,劳烦你帮我准备,我私下再自己给桃花姐准备个好的礼物,到时候悄悄给她!”

作者有话说:

第一更

第32章 牙行买人

魏县县学在传统节日上基本都会给学子们放假, 让大家可以与家人团聚,免得有些学子因为家离得远些,一日休沐日无法归家, 长期不得与家人团聚。

因为临近端午, 县学便放假三天, 再加上原本就有的休沐日, 学子们可以休息四天。于是家住得远的学子也纷纷归家,县学宿舍一时间人都走完了,饭堂也不再供应饭食,食堂的人也放假回家过节了。

曾阳夏、时穆宁二人家住魏县县城, 他们二人都越季兴邦和闵宏达端午的时候在县城过,还说今年县令大人会在端午节那天组织赛龙舟,一定非常热闹好玩的。

季兴邦婉拒了,他告诉三位同窗今年端午节假期的时候二堂姐季柳条会成亲,他得回乡去参加婚礼, 其他人也只能遗憾地不再劝了, 毕竟参加别人的婚礼可是大事儿。

闵宏达家中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他也很想和同窗们一起凑凑赛龙舟的热闹, 毕竟这样的盛事并不是年年有的, 去年他入学的那一年县令大人就没有组织这样的活动。

凑热闹都是小少年们的天性, 他虽然热爱学习, 但又不是木头人,自然也是想要参加了。再加上假期食堂关门,于是他为了方便接受了曾阳夏的好意,预备住在曾阳夏家中。

季兴邦与三位同窗在放假第一天早上来到了季兴杰家中交了作业, 听了他的指导之后才散去, 可以开心地过端午节了。虽然季兴杰也给大家布置了作业, 但是交作业的时间是下个休沐日,等到开学之后再犯愁吧,先开心地过端午假期再说!

分开之后闵宏达与曾阳夏一同去了曾家,时穆宁回自己家了,季兴邦则是去了季桃花家居住一天,明天再和他们一同回西甲村。

主要原因是季兴邦和季桃花约了端午放假的第一天先去牙行将人买了,趁着端午放假学校没人先将铺子整理改造一番,等到端午节后正好开业。

而季兴杰家因为李思微怀孕了,就不准备等季桃花、季兴邦他们一天,而是今天中午吃过午饭后就让赵叔赶牛车拉着一家人和礼物慢慢地往西甲村走,以免路途太过颠簸而害李思微动了胎气。之后季桃花和杨荣正回家过端午节的时候先绕路送季兴邦到西甲村,之后再去杨家。

李思微现在怀孕还未满三个月,正是身体娇气的时候。季兴杰知道他们夫妻二人的这一胎来之不易,曾经皱眉问过李思微:“娘子,从县城去西甲村的土路太难走了,未免你路上动了胎气,要不这次端午节你就不要和我一同回季家了吧?

虽然柳条妹妹成婚是大事,但是你早已经准备了厚礼,到时候我也会回家,和大家一说他们肯定都能理解的,你就不要奔波劳累了吧。”

李思微心中微动,考虑了一番之后,再次去了回春堂医馆找刘大夫把脉,问一问大夫自己的身体情况如何,是否可以坐牛车。

刘大夫把脉之后说李思微腹中胎儿脉象强健,若只是坐牛车下乡不会有什么妨害,只不过为了安全把稳,最好将去的时间和来的时间分开,避免多天劳累。同时在路途上的时候也可以尽量的走得慢一些,花上比之前两倍的时间也无所谓,主要是求稳。

有了刘大夫的回答之后,李思微笑着拒绝了季兴杰的提议,决定端午节还是要一同去季家参加季柳条的婚礼。

她觉得季家柳条妹妹是二房唯一的女儿,她成婚对于季家二房和他们季家大房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现在自己的身体很好,路上如果赵叔赶车慢些的话不会有什么妨害,还是一定要去参加柳条妹妹的婚礼,否则会被别人记恨一辈子的。

虽然现在自家夫君觉得以怀孕为大,自己为了孩子着想不去参加柳条妹妹的婚礼也没有什么大事,但是时间过得久了之后,季家的所有亲戚们都只会记得她这个做大堂嫂的李思微竟然连柳条妹妹结婚这么大的事情都未到场参加,少有人会记得原因是什么了。

若是日后她与丈夫季兴杰一直和和美美的倒是没有什么大事,但若是日后夫妻两个稍微有点儿什么摩擦,她若是需要请季家那边的族老、族人说什么话,他们对她的印象会不会不好,会不会拿这个事情来说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