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走科举路 第50节(1 / 2)

加入书签

季兴邦耐心地教导宁王,将一些枯燥的知识用他自己想象的有趣的事情贯穿起来讲,不知不觉就在其中让宁王把字、词、为人处世的道理等等都记住了,让宁王进步非常快。

宁王也不是傻子,他之前对季兴邦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嫌弃他没有资源上,可是接触了季兴邦之后,他才发现季兴邦是真心想要教好自己这个学生的,那一腔热血倾注在教学之中,让谁都无法轻视。

宁王在宫中见惯了阿谀奉承、尔虞我诈,反而觉得季兴邦如此的真心实意很难得,他觉得这辈子能遇到季兴邦这样一个真心来教他的老师非常难得,于是也慢慢的改变了心态,对季兴邦真心实意的喜欢了起来,对学习也更加的上心了起来。

小孩子便是再聪明也是小孩子,与大人还是不相同的。你用真心对他,他能感受得到,还会回馈给你他的真心实意,这是最难得的。

季兴邦在这边与九皇子教学相长,师徒情谊不断飙升,季兴杰在国子监那边的教学成果也很斐然,今年好几个国子监的学生去参加京畿地区的童生试了,竟然大部分通过了,实在是破天荒的头一遭,比以前通过的比例高了五成还不止。

这个成绩一出来之后,好些京城的勋贵们再次反向审视自家的纨绔儿子,发现他还不是那么不可救药,貌似还可以挽救一下的,于是纷纷出手了。

有些给季兴杰这个孩子们口中的“名师”多送一些礼物,搞好一些关系,想让这个老师日后多看顾一下自家不孝子,让他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有些则觉得自家儿子天赋异禀,不能继续留在国子监这个地方耽误天分,得转到太学里面去!所以纷纷走关系甚至想将自家考中童生的孩子运作去太学。

还真有一两个运作成功了的,但是更多的是做了无用功,灰溜溜地回了国子监继续走第一条路,一时间季兴杰这个名字在京城很是有名,基本上已经与“名师”“化腐朽为神奇”等等划上了等号。

而皇上在时不时考察了一番九皇子的学习进度之后,对季兴邦也是满意得紧,他觉得季家兄弟二人都是有学习天分的人,不但自己成绩好,还很会教学生,实在是放对了地方了。

龙颜大悦的皇上给季兴杰升了一级官,他现在有了从五品的官职,又比他的小堂弟季兴邦高出一级了。

季氏兄弟二人都很开心。季兴邦看着自己的大堂兄季兴杰这么喜欢国子监这个岗位,这么喜欢教导这些学生,也教导学生得这么出色,他也就不像之前那般急着想要离开翰林院,想要把位置腾出来给自己的大堂兄了。

季兴邦、季兴杰这边在工作上完全理顺了,甚至有些如鱼得水,日子过得很开心,但是时晗雪却觉得有些不太开心了。

她现在的品级没有变,还是从五品的诰命夫人,还能和做女官时候一样每个月领取一笔俸禄,生活不愁。

时晗雪却还是很有危机感,以及感到无聊。虽然比季兴邦现在的官位要高,但是季兴邦这么一天天的在做实事,总有一天会赶超她的职位的。而她若是这么一天天在家里耗着,也是显得无聊无所事事,一点儿社会贡献也没有,她觉得日子过得有些憋屈。

她曾经尝试着和李思微等人聊天,但是李思微等人却觉得她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赶紧怀孕生下孩子,为季家做好传宗接代的事情,等到有了孩子之后她的时间全都被孩子占用了,就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整天胡思乱想了。

时晗雪于是找了找之前与她一同做过女官的女子聊天诉说,这些出宫之后的女官不管嫁人了或者是选择自立女户不嫁人,想法与她是一样的,都想要出来做点儿事情,不想这么在后宅里继续蹉跎人生了。

做过女官的她们已经习惯了每日都有事情做,不太习惯那种在后宅与人聊聊天、赏赏花、喝喝茶、唱唱戏的悠闲日子了。不过那些自立女户的人可以给自己做主,嫁了人的却还要问一问自己丈夫的意见。

时晗雪将自己的想法与季兴邦一说,季兴邦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之前他想要去做县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他和时晗雪一同到县里的时候,他做官管前朝的事情,他妻子时晗雪就联合官夫人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夫妻一同将事情做好。

现在他被困在翰林院里了,不能给妻子带来身份上的助力,自然更不能扯妻子的后腿了。他自然要举双手赞成妻子去做事情了。

时晗雪对自己丈夫的倾力支持很满意,但是她们几个女官汇集到一起之后才发现,嫁人的女官之中并不是所有的女官家人都会支持她出来做事,时晗雪一边觉得自己嫁给不限制自己出来做事情的季兴邦是一件幸运的事。

另一方面,所有的女官们都觉得,立女户不嫁人也很香啊!

那些嫁了人之后现在又被家人限制的女官纷纷后悔不已,有些时候她们真的怀疑自己当时怎么会头铁了去选择嫁给这么一个男人,立女户不香吗?

男人是什么?我自己有俸禄银子不靠男子生活,却还要嫁给你为你生儿育女,还要被你管着受你限制,我的脑子当初真是被门挤了!

作者有话说:

第107章 灵毓女学

时晗雪她们几个女官商议之后觉得如果想要改变女子的地位, 首先便是要提升她们的受教育水平,因此她们准备办女学,若是女子能懂得知识, 进可考女官, 退也能在后宅教导孩子, 不至于做个睁眼瞎, 还是能多明白一些道理的。

但是在如何办女学的问题上,大家有了分歧。

有些家中有钱的女子便提议到:“我们应该自己出钱办免费的女学,让贫民的女子能有念书识字的机会。家中富裕的人家不是没有钱给女儿读书,而是不愿意。

既然如此, 若是我们的免费女学也招收这般的学生,岂不是给他们‘薅羊毛’的机会?反而让有钱人家占了我们的便宜。”

但是也有生活窘迫的女官们提出不同的意见:“办免费的女学可是个无底洞,我们现在虽然有些俸禄,但是俸禄毕竟不算很多,便是全拿出来投入进去也是杯水车薪。

只有我们这么点儿人, 这么点儿钱, 能做出点儿什么事情来?”

于是两方的人争吵不休,还有人提议让时晗雪这个皇后娘娘的心腹女官进宫去找皇后娘娘说一说, 让娘娘从自己的内库中拨一笔钱出来给大家做事情。

时晗雪皱眉否了这个意见, 她说道:“现在朝中的时局也不是铁板一块, 皇后娘娘有娘家人要照看, 有女官的俸禄要发放,有三个皇子要养育,手中也不是很宽裕,我们这些曾经的女官现在不能为娘娘分忧也便罢了, 哪里还能再给娘娘添堵?

我想着我们若是开口去求皇后娘娘拨钱, 还不如都闷着头各自回家去, 不要再说什么从家中出来做事的话了,已然失去了我们几个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的初衷了。”

时晗雪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众女官们纷纷都是一怔,继而沉默了,再也没有人提到宫中找皇后娘娘帮忙的话了。

时晗雪很满意,大家事先做好这个“自力更生”的准备很好,况且女官们出宫之后也还是需要一个人领头整合大家的力量,她并不想带领着一盘散沙。

她自己虽然之前在宫中品级是最高的,但是现在既然大家已经出宫了,她便不想再按照之前的品级来压人,而是想要以理服人,说服大家真心实意地听她的话,愿意一起出来做事情。

时晗雪继续说道:“关于收钱与不收钱的问题,我是这么考虑的。我们还是需要收学费,同时发放给在女学里教书的女夫子,让女夫子们过上体面的生活,有着丰厚的收入,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子念书。

我的丈夫是治《春秋》一经的,他对史比较熟悉,曾经和我说过一个故事,那就是孔子的弟子子贡是鲁国人,当时鲁国有一个政策,那便是如果有人从其他诸侯国将鲁国人赎回鲁国,便可以到官府去领取一笔赏金。子贡有一次赎人之后没有领取赏金,被孔子批评了,说鲁国以后便没有人再会去赎人了。而子路在鲁国救了一个溺水的人,别人送他一头牛,而他收下了,孔子便称赞道日后鲁国必然有很多人会拯救溺水的人。(注1)

所以我觉得,我们若是想要让其他人家有动力送女孩子去念书,我们自己就要成为她们羡慕的榜样,我们要能过得很好,要能赚很多钱,这样的话他们才会有动力送女孩子去念书,才有念想。

否则的话,若是我们自己过得穷困潦倒,即便我们再省吃俭用倒贴钱去找女童来念书,人家也会说‘你看,念书做了女官之后有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过成那个样子,有什么意思?’这样还会有什么人愿意将女儿送去念书?”

众人闻言之后点了点头,她们觉得确实如此,之前那个故事她们也学过或者听说过,当时还有些好奇为何会如此,可是连想到如今的话便很能够理解了。她们这第一批的女官一定要给世人做出一个榜样来,一定要过得很好,否则的话日后大景朝还会有什么人家愿意送女孩子去学习、去考女官呢?

方针定下来之后她们便开始具体的去分工了,她们准备在京城租赁一个比较好的宅子作为女学的地址,然后招收一些愿意念书的女学生进行教学,束脩会收得很贵。

但是她们教学的内容会很丰富,除了教授一些文化知识之外,还会教授一些宫廷的礼仪以及进宫的注意事项。

有另外的课程是因为好些达官贵人家虽然愿意让女孩子去念书,但是只想送女儿进宫去选妃,而不想让女儿去做女官。她们拓展了这些宫廷礼仪和进宫事项教学之后,就能够招收到这一部分的女学生,赚到这一部分家长的钱。

想来想去这个女学还是需要时晗雪作为山长,众人都很服气她,她便也不谦让,准备将这个女学办起来,还可以将她之前购买的贡院边的宅子拿出来作为女学的校舍,不过也不是白白提供,而是要收女学的租金的,自己不能亏了,其他为女学付出的人也不能亏了。

只有多方得利,这个女学日后才能办得好,才能一直办得下去,亦或者有更多的人效仿,提升女子的识字水平和资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