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走科举路 第61节(1 / 2)

加入书签

千百年来大景朝的户籍等级都是“士农工商”这四个分明的等级的。

这个工匠方云乐一下子就从工这个等级跳入到了士这个等级,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改善,让他喜不自胜,比赚得了一百两银子更加开心。

当然一百两银子也算很多了,他辛辛苦苦赚个十年也不一定能攒起来那么多钱。

方云乐傻乐之后发现季兴邦在一旁与他面面相觑,被这个馅饼给砸的傻了眼。

季兴邦本来以为两样赏赐奖励之中他能帮方云乐求到一样就不错了,哪不知府君沈章留大人此时竟然这么痛快,两样都给了。

季兴邦自然想不到了。

赏赐的银子肯定是从府库里出,不可能是府君沈章留大人拿自己私人的银子。而官位呢?也只不过是一个名声罢了,好些乡绅富豪用银子都能买一个官职呢,沈章留大人也有权给出去。

这两种东西本质上都是朝廷的东西,一点都不会损害沈章留大人自己,对于沈大人来说都是无本的生意,所以他一点都不会心疼,不会舍不得的。

就这样,临汾府大肆办了一个奖励会,当着很多老百姓以及工匠、官员们的面对发明创造的方云乐奖励了一百两纹银,以及一个从九品的官位,让大家吃惊不已。

百姓和工匠们也纷纷以方云乐为榜样——他都能做到,自己难道会做不到吗?

大家都是在地里刨食的农民,或者都是传承了几辈子的手艺人,谁又比谁差了?就不信回去以后我想不出新东西来!

就这样,临汾府的百姓和工匠们迸发出来了从未有过的热情,纷纷对农具进行改良,一时之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临汾府府军沈章留大人乐得脸上都要笑开花了。

同时沈章留大人自然也不会闲着,他将三脚耧车的图纸、三脚耧车的样品以及对方云乐进行奖励这件事写入了奏折之中报给皇上。

这可都是自己的功绩啊,一点都不能放过。

皇上看到新改良的三脚耧车之后非常的开心,觉得自己之前看人果然很有眼光,没有看错这个沈章留这个人。

沈章留果然是个能吏,若是这些新式农具今年都能推广开去,大景朝日后便不会再有人挨饿了。

作者有话说:

第125章 连升三品

让沈章留有些愤愤不平的是, 皇上只是在邸报中夸赞了他,但是却实实在在给季兴邦提升了一级官位,让他从从五品升到了正五品。

只不过季兴邦的职务还是在临汾府, 从农事官变成了一府的通判, 仍然在府衙之中为沈章留做事。

方云乐给人的示范效应除了体现在提升了广大老百姓以及工匠们的发明创造积极性之外还体现在临汾府入学率的提升上。

这个入学率的提升, 不光是男子的入学率, 还有女子的入学率。

诚然,对于普通的农家来说,很可能集家中的全力都只能供一个男子去念书。

这样做也带来很多好处,这个男子若是能够考上秀才或者举人等等, 能够反哺家中,让家中一下子从农门改换门庭变成士族,投入和回报相比收获巨大。

所以很多人家在制作了新式的农具、有钱了之后,就将自家的男孩子送到学堂去念书了。

即便自家的男孩子没有能在科举上有所进益,等他识字会算之后到城里去做账房先生以及打工也是挺好的, 总不会比在地里刨食还要差。

其他府的人家是万万想不到家中有钱之后让女子也去学堂启蒙的, 但是临汾府的人家就不一样。

季兴邦的妻子时晗雪在临汾府城之中开了灵毓女学的分学堂。这段时间以来,季兴邦在制造农具上尽心竭力, 时晗雪在开办女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虽然灵毓女学收取的学费很贵, 但因为这个女学代表了大景朝女学的最高水平。同时, 时晗雪承诺在过年时候回京, 可以带着成绩好的女学生到京城的灵毓女学去京城女学的学生进行交流。

因此时晗雪在府城之中打开局面很快。所有的夫人们即便是勒紧裤腰带,也希望自己的女儿能与京城那些贵人的女儿扯上关系,说不得就入了哪家贵人的眼呢?

在临汾府这种小地方,能与千里之外的京城扯上关系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她们便是砸锅卖铁也要将女儿送到灵毓女学去上学。

就这样, 临汾府城的权贵人家的女子去念灵毓女学成为了一种风潮, 谁家的女儿若是没能入学,便会受到旁人的取笑。这样一来,灵毓女学的招生自然不愁。

时晗雪在京城的灵域女学里,每年有二十个名额是给家庭环境很差,交不起学费,但是成绩极好的女孩子准备的,需要进行入学考试才能争取到这个名额。

她在临汾府办女学分院的时候,自然也引入了同样的制度。

若是家境贫寒的女子能够通过灵毓女学的入学考试,之后五六年的学费都被灵毓女学包圆了,自己家不用再出一分钱。

这样一来,百姓们心中便存着期待,总觉得自家女儿冰雪聪明,一定能抢到那为数不多的名额的。

因此,整个临汾府的百姓们在有钱之后将女儿们送到学堂去启蒙一两年的人家变得多了起来。

女孩子们日子过得比男孩子们更苦,更加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因此临汾府的这些女孩子若是能有一两年的念书机会,都会非常珍惜。

她们也想着——若是自己能考上灵毓女学,便能改头换面,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说不得日后还能去京城参加女官考试,成为时晗雪那般厉害的女官呢。

因此时晗雪在临汾府办灵毓女学的分院,效果十分好,比皇后娘娘外派去各个县办大景女学的那些女官都要做得好得多。

只不过这个时候皇后娘娘觉得人手不够用,只要有能派出去做女官的人就行了,不太在意大家办学的成绩,也没有给大家下达什么硬性的指标和任务,也就没有人太将这件事拿到台面上来讲。

不过皇后娘娘耳聪目明,对这些事情自然是心中有数的,又因为皇后娘娘经常与皇上以及宁王殿下交流,因此她对时晗雪夫妇都非常的看重,觉得这对夫妻真是人精子,做事情都能做成,真是太有能力了。

就这样晃晃悠悠又过了两年,转眼间便到了吏部五年一次对官员进行考核的时间。

在这一次考评之中,山北省临汾府正四品的府君沈章留,因为做事情特别好,被皇上连升两级,直接进了京城中枢工部之中——成为了正三品的工部侍郎。

说起他的功绩来,可是不得了。很多人便是眼红也比不了。

沈章留不但很好的推广了皇上在邸报中要求大家推广的曲辕犁和自动水车两种农具,还鼓励农民和工匠发明创造,进献了工匠和农民发明的三脚耧车等多种农具,使得整个大景朝的农业科技往前推进了很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