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节(1 / 2)

加入书签

宣隐打破了各种陈例。

一时朝堂咂舌。

却无人敢多说片字。

毕竟众人心知肚明,这宣隐是新晋的天玺帝新宠,又是北原王爷的座上宾,而且还会打人。

谁也不想被打。

于是谁也不多说什么了。

燕熙就在这种微妙的平衡和默许中,赴兵部任职。

他到兵部第一件事,就是迎宋大帅入都。

宋大帅是北原老王爷宋青的长女,名唤宋月潇。

宋月潇自小当男孩养,启蒙时就把父母南北派刀法都学了,十二三岁时就能拎起大刀。她比宋星河长了三岁,比宋北溟长了五岁,长姐的威风足得很,打弟弟数她打得最多,教弟弟也数她教得最多。

北原老王爷十分开明,长女跟在身边,有机会都让她去闯。她原本是在母亲苏红缨的女兵营里,后来立了好几回军功,又在比武场上掀翻了好几个有名的将军,便带起男兵了。

宋青夫妇殉国时,宋星河受伤,宋北溟被留质在靖都,宋月潇身为长女,提起大刀,带着踏雪军扎根在了北原的莽莽深雪中。

自她守狼峰关起,无一败仗,未失寸土,一路晋到主将。

燕熙这段时间筹划迎接宋月潇事宜,总听下边人跟他说宋月潇少时在靖都呆过一段时间,把同龄的男子挨个打服了,闹得靖都望门里没人敢上北原王府提亲。

导致燕熙想象里宋月潇是个打打杀杀的形象。

-

大地微颤,铁蹄震动,红潮一般的踏雪军从远处的天际线上出现。

一队快马领先,扬尘呼啸而来。领头的姑娘策马停在燕熙面前,未语先笑,有一种宋北溟换了女装来看他的感觉。

传闻害人。

燕熙一时反应不过来,怔了片刻。

“你是宣侍郎?”宋月潇长发高束,没戴笄钗,未施粉黛,背负大刀,红衣猎猎,眉眼间自有威势。

靖都的五月已是闷热,宋月潇从北边来,背后是踏雪军压境而来的刃霜,她一马当先,长发卷在风中,仿佛携了一身风雪,眼睛格外英气,和宋北溟的五分相像全聚在这眸光里了。

她带着笑瞧过来,化去了传言中的锐利,英气中不失妩媚,挑眉笑道:“我那弟弟没少欺负你吧?”

“下官宣隐。”燕熙虽官ban至正三品,比宋月潇的从一品建威将军还是差远了,他行了极恭敬的一礼道,“奉陛下之命,出城迎接宋大帅,北原王爷和尚书大人已在城门相迎。”

燕熙作为主事迎接的官员,带队出城三里来接,兵部尚书陪着宋北溟在城门等着。

燕熙今日在城门与宋北溟错身相遇,他依制行礼,两人没有对话,燕熙扬鞭上马。

宋北溟的目光在他转身起便跟着他,他一路出城,如芒在背。

此时又面对宋月潇,有一种被两个宋北溟前后瞧着的感觉。燕熙耳朵尖上几不可察的红了些许。

想了想,燕熙觉得宋月潇主动示好并没有恶意,他听从了商白珩的意见,试着对人从不那么冷情开始,于是又接了一句:“回大帅,小王爷没有欺负下官。”

宋月潇哈哈大笑了起来。

第54章 兵戈交易

城门处, 兵部尚书周裕站在宋北溟的轮椅后面,宋北溟身边的又多了一个人。

裴青时。

因着宋月潇已经三年没有入都, 这一回内阁为表重视, 派了大学士来。

裴青时远远地望见燕熙陪着宋月潇策马而来,文官会骑马的不多,而燕熙竟然能跟得上宋大帅的速度, 裴青时微微眯眼。

等人到近处了,裴青时才将目光挪到宋月潇身上, 说:“大帅一路辛苦了。宫里头备了接风宴,陛下在等着了。”

“有劳裴学士、周尚书久等, ”宋月潇场面照顾得很好,“随行人马阿溟会料理,叫陛下久等实在惶恐,咱们这就速速进宫去罢。”

-

前头的每一个都是能号令一处的高官, 燕熙一个右侍郎便不够看了。他落后几步走在后面,看周裕身为兵部尚书, 正在极尽地讨好宋月潇。

大靖的兵部其实没什么实权。

行军打战之事, 由在外做战的主将说了算;调兵遣将之事, 都抓在五军都督府手上,兵部最多只能提个意见,最后得由内阁定夺。兵部能管着的, 也就剩下管理将士的升迁、伙食、粮草和军备, 相当于只是军事上的大总管。

而这其中连军备也不全是兵部说了算, 工部的虞衡清吏司捏着军械的制作和收发, 兵部尚书为求些好用的军械, 身为正二品大员甚至得找工部虞衡清吏司的正五品郎中说好话。

燕熙心中盘算, 工部的虞衡清吏司他算是攥在手里了。他主事过一段时间, 离开工部后又做主把原来的下属何勉提到了虞衡清吏司。还有虞衡清吏司管辖的军器科,里头的人他都换了一波,尤其神机营里的工匠,更是安排了几个从莱州调来的人。

燕熙像对待高考数学题那样计算着自己掌握的资源,并开始盘算升到兵部尚书时,能用什么资源叫内阁放权,又有什么手段可以胁制主将。

-

前头裴青时问:“踏雪军今年的冬衣可有着落了?”

宋月潇没有立即答话,而是顿了一下。

周尚书感恩她没有当面告状,抹着汗接话道:“裴学士,今年的冬衣正在赶制,兵部知道宋大帅来,怎么着也得先赶制出一批来。”

宋月潇这才答谢:“那便有劳周尚书了,月潇替北原的将士们谢谢内阁和兵部的关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