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节(1 / 2)

加入书签

·

码头边正是热闹的时候,此刻有两艘货船到了码头,船夫正趁着日头不大,热火朝天地往下搬货。这两艘船很大,百十来人围着一艘船卸货,来来往往的场面很壮观。

明娇不敢掀开窗帘,便趴在车壁上,对着窗帘缝缝往外看,听着四周各种吆喝讲话的声音,觉着十分震撼。

谢家洋洋洒洒来了个车队,停在码头不远处,后边几个空车架,还来了大几十个家丁侍卫,都是等会帮着明家卸货的。

明月打着扇子,心里期待,不住地叫来下人问话,“来了没有?都小半个时辰了。”

下人答还没有,但是已经能瞧见明家的大船了。

明月有些激动,就笑着点点头,打着扇子,看着明娇叹道:“哎呀,终于来了个能管你的,真好。”

大谢氏也笑,难得有些坐不住的模样,道:“不晓得你舅母如今是什么模样。”

几人正讲话,车厢就叫人敲响了,明月心里一动,掀了窗帘,就见谢琅玉骑着马,正低头往车里看,见了明月便笑道:“前边已经到了,想下来看吗?”

明月自然点点头,车里几个女眷连忙带起了帷帽,一个接一个地下了马车。

嬷嬷很快打着伞围上来,将自家主子同百姓们的视线隔绝开了,谢琅玉也下了马,他接了紫竹的伞,手虚搭在明月肩上,一群人便往渡口走去。

明月透过帷帽能瞧着一艘大船在渡口停了,几条长长的木板在岸边搭起来,上边很快下来几个嬷嬷,接着就是穿着红色小袄的谢氏。

那身影太熟悉,明月一下就认出来了,没忍住拍拍谢琅玉,高兴道:“快瞧!舅母!”

两拨人间隔得还远,只能隐约瞧见对方的身形,明娇也立刻认出了谢氏,大声叫道:“母亲!!”

这嗓子高的,大谢氏好笑道:“瞧见你了,还叫,惹旁人看笑话了。”

边上人来人往,几乎是人挤着人,叫下人们围着勉强空出位子来,现下边上来往的人都好奇地往里边瞧。

那边的谢氏果然也望了过来,隔得太远,明月瞧不见她的表情,只见谢知已经上了船,慢慢把谢氏扶下来了,后边还跟着好几个人。

等到一行人会和了,谢知也不骑马了,谢知同大谢氏还有谢氏坐在一辆车架上,二十几年没见的兄妹,现下有的是话要讲。

剩下的人便一齐上了大车架,谢琅玉骑着马守在外边,明淑来了,二房的二舅母也来了,还带来了潜哥儿,车架里坐的满满当当的。

明月早就想潜哥儿了,把他抱在怀里拍了两下,觉着沉了好多,还是那个唇红齿白的模样,抱起来小小的一团。

明潜还认得她,害羞地靠在她怀里,小声叫她长姐。将近半年过去了,明月仔细地瞧着他,明潜其实长高了,也长胖了许多,明月都有些抱不住了,捏捏他红扑扑的小脸蛋,拿了糕点给他吃,叫一旁的嬷嬷抱住了。

车架缓缓驶离嘈杂的码头,现下要热起来了,明月打扇,边笑着同吴氏道:“老夫人在家里还好吧?我前些日子写了信,现下还没收到回音。”

吴氏擦擦汗,变笑道:“好着呢……你大舅舅不是要升官了吗,估摸着要到京城来了,老夫人一听,她多想你啊,自然也是要来的,你大舅舅便跟她讲,这水路可不好走,叫她好吃好喝,先把身子养好才是。老夫人一听,便当圣旨一样做起来……”

明月听着忍不住笑,心里一酸又突然红了眼眶,她低着头,拿帕子遮掩过去了,好一会才又笑道:“潜哥儿都来了,三舅母怎么没来啊?”

二舅母吴氏笑眯眯地,不住地打量着明月,道:“她县里可忙了,玉门关状况不好,又多了批要安置的人……”

这话头有些沉重,吴氏连忙撇过去了,看着明月笑道:“哎呦我的天爷啊,不讲那些了……我们月娘如今真是大变样,太漂亮了,你走在外边,我都不敢认了。”

明月今个打扮的素雅秀美,她本就生得好看,这样穿就显得气质格外出尘,还有一股以往没有的韵味,脖颈细白,脊背挺直,面色红润,一瞧就过得极好。

明月都不好意思了,道:“您就夸我吧,倒是也讲讲你们这一路,路上太平吗?”

明娇早就同明淑黏糊起来了,在边上的时候整日嫌,远香近臭,许久未见,竟然也惺惺相惜起来,姐姐妹妹叫的腻歪。

明月见了,好笑道:“给你两个淑妹妹都介绍一下呀,只顾你自个讲了。”

明娇这才想起来边上的谢望舒,连忙也拉着她讲话了。

吴氏打着扇子,便讲起这一路上走得如何辛苦,又擦了擦汗,道:“这京城,旁的不讲,是真热呀,苏州可没这么热。”

现下都要午时了,明月也觉着热,给几个妹妹打扇,边道:“到府上就好了,屋里有冰盆,膳都备好了,母亲早就准备起来,把院子什么的都整理好了,就等你们来了。”

车架行到了繁盛的长顺街,外边百姓叫卖的声音,还有各式各样嘈杂的声音,一下冲到耳朵里,引得吴氏掀开窗帘往外瞧了一眼,惊道:“那有一个,天爷啊,这有十层高吧,这能上去吗?”

明月也跟着看,笑道:“六层,能上去的,等舅母修整好了,咱们一齐逛逛去……”

吴氏自然应声,见外边的大街都比苏州宽敞好几倍,忍不住连连感叹起来。

明月陪着她讲话,倒是也能打发时间。

街上热闹起来了,车队不好走,过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到谢府。

几人下了车架,不急着安置,俱都往大谢氏的清静堂里去。

屋里换了张红木大圆桌,一大家子坐的满满当当的。

谢知坐在主位,大谢氏同谢氏分别坐在他身侧,边上的便按辈分排下来。潜哥儿也能独自坐着吃膳了,到底是年纪小,身旁便有个嬷嬷陪侍着。

明月左手边是谢琅玉,右边便是明娇。

桌上开始摆膳,明月就见大谢氏同谢氏眼睛都红肿,连谢知也红着眼睛,想来是在车架上讲过话了,已经伤心过一场了。

丫鬟们轻手轻脚地摆碗筷,谢氏坐着,慢慢在这屋里看了一圈,眼睛又红了,强笑道:“长姐的院子,我记得以前不是这样的,这边上的柜子可没这么高。”

大谢氏眼睛里也含着泪,跟着瞧,道:“换了,早年修整过一次的,你院子里还是老样子,空着没人住,就母亲以往身子好的时候,时不时去瞧瞧……”

谢氏听了又忍不住擦起眼泪来,哭道:“现下该去瞧瞧母亲的,吃饭都起不来吗?”

孩子走了这么多年,最惦记的就是母亲。

大谢氏眼睛里含着泪,还笑了一声,道:“老了,已经不比当年了……”

屋里的气氛都低沉起来了,几个小的都要跟着抹眼泪。

明月抿了抿唇,在桌子底下牵住了谢琅玉的手,谢琅玉靠在椅背上,他看着自己面前的碗筷,有些用力地回握了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