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节(2 / 2)

加入书签

谢知也红着眼睛,到底是长兄,清了清嗓子,道:“行了,先吃,吃了再去瞧母亲,她现下都没起,你去了是吵她了。”

谢氏连忙便擦了擦眼泪,笑道:“是,咱们先吃膳,明明是个好日子,叫我这样一弄,都没喜气了……”

一家人便吃起膳来,桌上一半京城菜,一半苏州菜,谢氏喉头哽咽,还笑道:“我都忘了这个味了。”

一桌饭吃得人人都红了眼眶,几乎都没吃好。饭后,谢知带着两个妹妹去看老夫人,余下的人便去安置了。

老夫人身子不好,估摸能醒个把时辰就不错了,现下见见儿女,怕是要哭得止不住,小辈们识趣的都不去打扰。

明月擦了擦眼眶,眼睛有些红肿,还是很快便调整好了情绪,给明家人安排院子住,又边叫人去了顾府找明裕。

府里现下就有些忙了,因着要到六月末了,没几日便要去安山避暑,府上这几日本来要收拾物件的,结果明家人也在这个档口来了。

不过明月早有准备,倒是并不慌乱,预备今个一日就把明家人的事情安置妥当,明日便开始收拾避暑的物件,是来得及的。

谢琅玉在府上陪了她一会,衙门里有人来叫,便又去上职了。

明月把明淑明潜这些小辈安置在了西院,同明娇谢望舒住得近,平日里也能解解闷,长辈们便都安置在了东院,往来也方便。

等到把院子认清了,吴氏也不急着收拾小院,反而来明月的院子里坐着讲话了。

几个妹妹都在院子里的树下打闹,晒得满头大汗都不肯进屋,明月忙着打理院里的事情,时不时透过窗户瞧一眼,更多的时候忙自个的,每个院都要分配几个府上的家生子,厨房里也要打招呼,府上多了几口人,吃膳也要精细……

吴氏独自在屋里打转,很守礼的不往里间去,笑道:“咱们月娘真是熬出头了,全家人里,最出息的就是你了。”

明月边写着各院的用度,边好笑道:“您就奉承我吧。”

云竹端了新鲜的瓜果来,笑着叫吴氏享用。

吴氏便坐在明月身边的小案上,笑眯眯道:“你难道嫁的不好?这屋里处处都是奇珍异宝,府里仆从如云,难道不是好日子?”

当年谁想的到,出身最不好的明月,嫁的最好,如今家里都能受她夫家的照顾,沾她的光。

明月笑着附和地点头,她倒不是觉着这就是好,只是想到了谢琅玉,便觉着确实很好。

吴氏脸上的笑都掩不住,道:“真好,你过得好,咱们全家都放心。”

明月抿着唇笑,听了这个,眼眶微微发红,她捏了捏手里的笔,笑着点了点头,道:“你们放心吧,我这处处都好。”

吴氏也有些伤感,好在她素来心大,见外边还在热闹,明娇大呼小叫的,明淑蒙了眼睛满院子摸,明潜跟着几个姐姐屁股后边打转,小短腿蹬蹬蹬地跑,跑得脸颊红红的,出了一头的汗。

吴氏压了压声音,道:“这舒姐儿,瞧着真不一般啊。”

谢望舒今个许是因着明家人要来了,很懂事地穿了件平常的小袄,没穿那些灰扑扑的颜色,只是她个子高,脸上又常常没有表情,瞧着便不好惹,有些凶,同一般的闺阁女儿很不一样。

明月停了笔,往外瞧了一眼,笑道:“她身体好,性子也不错。”

吴氏左右瞧瞧,忽然小声道:“她母亲,是不是先前来府上传过道的青云真人……她像是也来京城了,路上还同咱们家一齐走了一段,快到的时候便散了……”

明月哪里晓得这个,连忙放了笔,道:“可瞧见她往哪去了?”

吴氏摇摇头,她其实也没这么关注,就是觉着好奇,便讲来听听。

明月想了想,还是没去探究,吴氏都晓得了,那谢氏也必然晓得了,这是长辈们的事情了。

把该吩咐的都吩咐了,交代的都交代了,天色都见黑了,吴氏没事可做,出去院子外边逛了,原本夜里还要一齐吃膳的,奈何明家人都累了,谢氏几乎哭了整日,已经撑不住了。

明月带着几个妹妹用了膳食,又带着明娇去谢氏的院子里陪了一会。

谢氏已经靠在床头了,明娇脱了鞋袜,上床粘着谢氏了。

丫鬟们连忙又搬个秀凳来,明月坐了,瞧着下人们轻手轻脚地规制屋里的摆设。

谢氏眼眶红肿,精神气瞧着还不错,同明娇讲了会话,便握着明月的手,把她细细地上下打量一番,见她一副妇人打扮,心里欣慰又感伤,还是笑道:“好孩子,果真是好好的,这几个月心里总是空落落的,现下总算是放心了。”

养在跟前的姑娘,打小养到大的,府里一下没这个人了,谢氏的心总是浮着,放不下,想到日后明娇也要嫁出去,还不晓得是什么光景,心里更是难捱。

谢氏瞧瞧在床上打滚的明娇,叹道:“你们大了,便要一个一个地离开我……”

明月听了这话也难受,还是笑道:“哪里是离开啊,您什么时候想见了都能见着的。”

谢氏便也笑,道:“是,是这个理……你走了以后,明娇也不在,小辈们独淑姐儿潜哥儿,也热闹不起来,真是冷清了好一段时日,不过一切都好,没生什么变故。”

一旁的丫鬟倒了两杯热茶来,明月把茶捏着手里,点点头,笑道:“母亲院子里的树怎么样?我心里还惦记着呢。”

谢氏道:“好着呢,命大,下人照顾的又精细,我走时它已郁郁葱葱。”

明月忽然鼻头发酸,轻轻地点点头,沉声道:“好,活着就好。”

就像是明佳永远地活在闺阁里,无忧无虑的。

谢氏擦了擦眼睛,连忙讲了明家要在京城安家的事宜,不再提这个了。

迁居到京城是个麻烦事,耗时长,人力物力都耗费大。好在明正谦的调令估计要到过年前后才会下来,还有半年的时间,足够去找宅子,安户籍,把这些零散的事情都先处理完。

谢氏一件一件地讲,明月安静地听着,时不时附和两句。心里想着,到时候瞧瞧老夫人的身体,若是能把老夫人也接过来,那就更好了。

两人这么讲了会闲话,边上的明娇人已经迷糊了,今个跑了一整日,估摸也累了。

谢氏又是嫌弃又是爱怜地揪了她一把,明娇嘟囔着翻了个身,马上便睡熟了。

屋里的丫鬟们都安安静静的,轻手轻脚地点着蜡烛,谢氏看着明月,低声道:“这个把了,你的月例……”

明月抿着唇笑了笑,没想过她会提这个,微微垂着头,小声道:“本来就不准……我这些日子都有些犯困,也容易疲惫,但是前两日才瞧了大夫的,只是身子有些虚。”

谢氏有些失望,但是也不强求,只道:“那你要好好进补,女儿家的事情,处处都要注意,要仔细……你房里的事情,你同乘风好不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