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节(2 / 2)

加入书签

明月摇摇头,趴在床头小声道:“我就是觉着我娘真好,我要是能瞧瞧她就好了……我以后会是一个好娘吗……”

明月连明佳长什么样子都不晓得,但是她晓得,明佳一定很爱她。

谢琅玉抬手摸了摸她的脸颊,明月看得出他有点犯困了,他道:“你要自己先好好的,然后再讲旁的吧。”

明月嗯嗯两声,突然想起来什么,道:“母亲也好。”

谢琅玉笑了一下,闭着眼睛道:“去洗漱吧,你一会出来我就睡着了。”

明月解着腰带,道:“你喝药了吗?”

谢琅玉还闭着眼睛,懒懒地嗯了一声,道:“喝了,跟迷药一样。”

这汤和迷药也没什么区别了,喝了以后连身后的疼痛都能忽略。

明月忍不住笑,道:“那你快睡觉吧,给你把灯熄了。”

明月吹了床头的蜡烛,在床边坐了一会,谢琅玉仿佛就真的睡着了,长长的睫毛垂在脸上,瞧着有些疲惫,唇瓣也有了点血色。

明月看了一会便去洗漱了,出来时都要过了子时了,殿里黑漆漆的,只能瞧见模糊的轮廓,谢琅玉像是已经睡着了,现下被吵醒,有些困倦地叫了她一声,明月小声应了一下,便轻手轻脚地去小榻上睡了。

第二日辰时不到明月就醒了,下榻洗漱穿衣,坐在梳妆台前打扮好了,谢琅玉还睡着。

外边传来雨水落在青石板上的声音,紫竹把梳妆台旁的窗子推开了,笑道:“还下着雨呢,这都下了几日了,还不停。”

雨下的也不大,就是不停歇,这么连着几日,殿里都要发潮了。

明月昨个睡得好,心情便不错,这几日也没那么惦记着睡觉了,收拾好后,瞧瞧时辰,便去主殿同大谢氏几人吃膳。

昨个太后讲这事要去两仪殿叫陛下做主,但是真到了今日,大谢氏倒是不好去,只能叫谢知去,这事便也从妇人们的口舌之争变成了朝堂上的能拿出来吵来吵去的大事了。

太子妃怀有皇孙,也确实算得上是大事。

谢知膳食都没吃,天没亮就去了两仪殿,都已经一个多时辰了,却还没消息传回来。

大殿里朝向好,大门开着,门帘子都打起来,屋里就凉快又清爽。

丫鬟们在殿里擦洗,桌上摆膳,一桌人热闹地坐在一起,明月还有些担心,端着碗道:“舅舅不是伤了脚吗,这种伤也要好生养着才是。”

谢望舒一直安安静静的,现下也悄悄竖起了耳朵。

大谢氏气色好了许多,翘着手指拨着碗里的甜汤,叹道:“哪有时间养,现下前边怕是吵得不可开交。”

那几个刺客指认了太子的人,这消息还没盘热乎呢,偏偏太子妃又在这个关头出事了。大谢氏太晓得那些个老臣思想有多迂腐了,总觉着太子是未来的国君,不管遇着什么事,他的脸面大过天,就怕这次也跟从前一样,想着先安抚东宫,过后再讲,时间久了,就又成了一笔烂账。

大谢氏从前兴许还忍了,现下是怎么也忍不了,这么多年了,如今谁也不怕谁了,都盼着能从对方身上撕下一块肉出来。

那些刺客兴许是太子的人,兴许不是,但是,这事太子吃亏也好,显王吃亏也摆了,总之谢家不能吃亏。

明月喝了口粥,也不好多问了。

一桌人吃完膳,今个的精神都好了许多,便坐在大殿里打牌,找了几个亲近的嬷嬷凑伙打牌。

大谢氏心里事情多,打起牌来倒是能放松放松。

丫鬟们端了瓜果点心进来,叫几个小娘子吃喝解闷。

明娇几人也想打牌,谢氏却不许,觉着打多了不好,道:“尤其是你娇姐儿,我先前问了你的嬷嬷,我的天爷啊,来京城的一路上,你打了一路的牌,整日憨吃酣睡,你姨妈家的几个族妹,都被你带坏了……”

屋里人听得都笑起来,明月也忍不住笑了一下,见明娇在一旁悻悻地搓手,谢氏还训她,“日后你嫁到李家去了,真怕人家来给我退回来……”

大谢氏本也跟着笑,听了这话连忙道:“讲这话倒是不吉利了,娇姐儿性子这么好,讨人喜欢都来不及呢……李家人何时到京城?讲了有一段日子了……”

谢氏也觉着不吉利,不过是一时口快,很快便不讲了,道:“快了,估摸着七月中就能来,也是桩麻烦事,我们家自个的宅子还没找好呢,还得给他家搭把手……”

明娇在边上撇嘴,悄摸顺着门沿走了,边上的丫鬟们都捂着嘴偷笑。

见明娇领着两个妹妹出去玩了,谢氏这才显出了两分愁苦来,摸着牌道:“我这个弟媳可真是发愁,整日就是打牌……就这一两日的功夫,在下边觉着无聊了,又拉了好几个京城妇人,在院子里搓开了……这传出去,像什么话?”

旁人打牌是解闷,当个玩意,吴氏则不一样,整日除了吃膳睡觉,脑子里就这点事了。

怪不得一早上就拿娇姐儿作伐子,大谢氏好笑道:“打个牌还把你烦着了,她若是想管家了,你又要烦了……”

这倒也是,谢氏这么想想,竟然也能平心静气了。

大谢氏倒是觉着这吴氏是个妙人,笑道:“她性子倒是活泛,同什么人都能讲到一齐去……”

两人讲起闲话来,明月原本懒得陪着明娇出去撒野,便陪着看牌,后来也无趣,就去内殿里看看谢琅玉,他喝了药,睡得沉,明月不舍得吵醒他,醒了就太难受了,便掀了被子瞧瞧他的绷带,见没有渗血,便拿了料子去外边做衣裳。

这么几日过去了,天气时晴时阴,这一桩遇刺的事情才出了结果。

这日早晨,一大家子在一齐吃早膳,几个小的一人一句话就搞得桌上热热闹闹的,吃了个把时辰才跑出去撒欢。

几个大人则坐起来讲起前边的事情来,明月陪坐在一边,边捡着糕点吃,边听着几人讲话。

谢知这几日没休息好,气色很差,神情却是轻松的,捧着杯茶讲话。

这一次甭管是谁派的刺客,这笔账都推在太子的头上了,皇帝震怒,其中有多少是为了谢琅玉受伤,有多少是觉着太子年长,他的安危受到了威胁,就只有他自个晓得了。

总之前边今个已经下了旨,户部,兵部,礼部许多人被撤走,不少人下了大狱,皇帝派了宫里的人去搜家,其中八成都是温党的人,这道旨意一下去,朝中怕是要引起震荡,人人自危警醒。

温党原先还想着叫温阁老重回朝中,如今怕是要成为人人追打避之不及的落水狗。

谢知讲起这个还有些唏嘘,他能看出这里边的官司,到底是谁伤了谢琅玉已经不重要了,皇帝就是想拔出根深蒂固的温党,这个显赫了几十年的温氏外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