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节(1 / 2)

加入书签

当晚,赵家庙大队上漂浮着浓浓的肉香。

第120章 丁晓春

第二天赵雨笙和王桂灵便去了赵元家,赵元与几个年纪相仿的大小伙子则一起去接新娘子了。

虽然还没到那十年,但是囿于经济的原因,,再加上已经出现了一些苗头,所以现在的婚礼也都以简单朴素为主。

王桂灵来了之后,虽然赵元他娘直说不让王桂灵帮忙,但是王桂灵哪里闲得住,跟大队里好些妇人一起去帮忙了。

人情社会便是如此,人帮我,我帮你,与后世大城市里的人情淡薄不同,但是也说不上孰好孰坏,但是就赵雨笙而言,她还是更加习惯后世那种相对保持一定距离的生活,但是对现在的生活也谈不上厌恶。

大概上午十一点多左右,赵元便将新娘子接来了,新娘子身上穿着一件新棉袄,而脖子上带着的不正是赵雨笙之前送给赵元的嫩粉色头巾。

赵雨笙略带调侃的看了一眼赵元,这小子应该是刚才去接人的时候送给新娘子的吧。

为娟和小莲拉着赵雨笙往屋里去看新娘子,此时屋里已经有不少的人了,还有四五个新娘子从娘家带来的小姐妹。

一屋子的大姑娘小媳妇叽叽喳喳,新娘子也渐渐的放松了几分。

新娘子丁晓春听到小莲叫赵雨笙的名字,便抬起头看了一眼赵雨笙,听赵元说,他送给自己的头巾便是这个赵雨笙从京城带回来的。

据说是京城的大学生呢。

今天的饭菜有肉有鱼,赵元家还杀了好几只喂了好几年的老母鸡,做的也是十分的丰盛,叫人交口称赞。

……

大家中午在赵元家吃过喜宴,下午又聚集在大队部,今天大家伙比昨天还兴奋呢,无他,今天要算工分了。

前两天赵雨笙已经将自己家答应要少要一些赵青青家的赔偿的事情告诉了赵吉福,赵吉福也已经通知了赵青青家里。

经过双方协定,赵青青家里只需要赔给他们九十块钱。

搞定了这件事情,王桂灵的心里也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但是很明显,不管是赵青青还是她的家人,都没有因此而感激赵雨笙和王桂灵。

不过这些也在她们的意料之中,赵青青那一家子哪个都不像是会感恩的人,她们这么做无非是为了让自己心安,尤其是王桂灵。

赵青青的亲事已经尘埃落定了,她父母明知道王桂灵和赵雨笙少要赔偿,但是还是坚决要将赵青青嫁去黄家村大队,这样,便彻底的与她们无关了。

因为王桂灵只在家里干了大半年的活儿,但是因为赵青青家的赔偿,所以算出来的工分倒是比前几年还多不少。

因为赵雨笙和王桂灵过完年还要去京城,所以就没有要粮食,全都折了现钱了。

一共是两百二十三块八毛七分钱。

往年每年算工分的时候,她们家只能拿到二三十块钱,其他的都是她们母女二人的口粮,王桂灵拿着一卷子的钱,也是颇为感慨。

他们家的日子,总算是时来运转了。

其实她们家还算是好的,大队里有些日子过得不好的人家,干了一年到头,要了口粮之后,还倒欠大队里的钱。

带着让大家眼红一笔钱,赵雨笙和王桂灵回了家。

……

第二天大队来有牛车去县城,这也是过年前最后一次去县城了,所以赵雨笙是肯定要去的,五天前给周家宇的货也到了收款的时候。

夏天的时候她隔天去一趟县城,主要是怕肉什么的会坏,但是现在是冬天,东西也不会坏掉,最关键的是,她可做不到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走两三小时去县城,真~要钱不要命啊!

赵雨笙一如既往的将自己裹成一只大笨熊,一摇一晃的往村口走去。

果不其然,今天去县城的人也不少,但是出于赵雨笙意料的是赵元和新娘子也去,大家伙正围着他俩打趣呢。

赵雨笙慢悠悠的走过去,赵元看见她笑笑,对自己媳妇儿说道:“小春,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雨笙。”

丁晓春对赵雨笙笑笑道:“听我们家赵元说这条头巾是你送的,谢谢你。”

赵雨笙笑笑摆摆手道:“不客气,我跟赵元一起长大的,这是我送你们的新婚礼物,你喜欢就好。”

“喜欢喜欢。”

丁晓春连连点头。

然后赵雨笙万般艰难的爬牛车,但是因为实在是穿的太厚了,怎么都上不去,还引得大家发笑,最后还是一位嫂子一边笑,一边将她拉上来的。

上来之后赵雨笙的脸烧的红红的,真是丢死人了,想她一米八的大长腿竟然爬不上来一个小小的牛车。

不过好在她带的围巾挡住了半张脸,所以大家也看不到她脸上的囧色。

丁晓春被众人打趣的脸也通红。

赵元舍不得看着自己的新媳妇被人打趣,忙说道:“是我娘说我跟小春去县城里买点年货啥的。”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也就不再打趣丁晓春了,但是赵雨笙却感觉到,丁晓春看了自己好几次。

终于又一次,被赵雨笙抓住机会,转过头去看着她。

丁晓春一惊,没想到自己偷看竟然被抓了个正着。

她压下心中的慌乱,道:“我看你的围巾挺好看的。”

赵雨笙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围巾,这毛线是自己在淘宝里买的,嫩黄色的毛线,然后让王桂灵织成的,这个颜色确实好看,但是也容易脏,好在赵雨笙戴的爱惜,看起来还是很干净。

赵雨笙笑笑道:“是我娘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