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节(2 / 2)

加入书签

丁晓春哦了一声,道:“毛线是在京城买的?”

赵雨笙点点头道:“是。”

丁晓春又看了几眼,才转过头去。

赵雨笙也看出来了丁晓春似乎是看上自己的围巾了,但是她就是当做没看出来的样子,看来赵元的这个新媳妇也有些眼皮子浅啊。

到了县城之后,赵雨笙第一件事便是去了周家宇家里。

巧的是周家宇正在家里呢,看到她后周家宇脸色激动的站起来道:“我这几天就等这你呢,你要是再不来,我都要去赵家庙大队找你去了。”

看到他的这个样子,赵雨笙便猜到这几天肯定收入不菲。

果不其然,周家宇拿出一卷钱递给赵雨笙道:“你数数。”

赵雨笙粗略的看了一眼,不少于三四百块钱,跟她心里预估的数目差不多,也就直接塞进口袋里道:“我相信周大哥。”

第121章 招工的消息

“对了,周大哥,这些东西应该够这两天的了。”赵雨笙指了指背篓里的东西说道。

周家宇点点头道:“没错,今天已经是大年二十七了,估计也就今明两天可以做生意了。”

周家宇又说道:“雨笙妹子,你上次让我帮忙打听的事情已经有些眉目了。”

赵雨笙闻言眼睛一亮,上次让周家宇帮忙打听的就是各个单位的招工的消息。

“那周大哥你快说说。”

周家宇笑着给赵雨笙介绍道:“我通过朋友打探到,过完年开春纺织厂、粮站、屠宰场还有百货大楼都要招工。”

周家宇继续说道:“纺织厂要招好几个一线女工,还要招两个会计,不过都是临时工;至于粮站,好像是要两个仓库保管员,屠宰场要个会计,至于百货大楼好像是要一个售货员。”

赵雨笙想了想,道:“屠宰场和百货大楼就别想了,估计也轮不到我们。”

周家宇笑着点点头道,“这样的单位确实不好进。”

最后赵雨笙在粮站和纺织厂之间,选择了纺织厂的会计这个职位,虽然只是个临时工,但是也正因为是个临时工,所以竞争才会小一些。

只要能进去,再慢慢的转正也好。

而且除了纺织厂之外,其他的三个单位都是一等一的好单位,其中的职位恐怕早就内定好了。

从周家宇家出来,赵雨笙去了邮局,一看果然有她的信,高高兴兴的拿了信,赵雨笙便朝着百货大楼走去。

因为过年,所以百货大楼比平时热闹了不少,里面也算是熙熙攘攘。

不过百货大楼的售货员的脾气一如既往地不咋好,进来没多长时间,赵雨笙已经听到好几次百货大楼售货员的斥责声了。

赵雨笙走到卖零食的柜台前面排队,好不容易排到她,售货员拉着一张脸,不情不愿的道:“要啥?”

“两斤瓜子,两斤炒花生,两斤高粱饴。”

都是过年家里必备的零食,不过在赵雨笙的记忆里,她们家每年过年几乎都没有买过这些,曾经还有一年因为家里没有零食,赵凤芝带着儿女回来,还将王桂灵狠狠的嘲讽了一顿。

到了第二年王桂灵便咬着牙买了一些零食放在家里,特意等着他们来了给黄爱红他们吃,但是就算他们吃了,赵凤芝还是没有给王桂灵好脸。

称好了瓜子花生和糖,赵雨笙又去排队买红纸,预备着过年的时候包红包用的。

等买完了红纸,又看到大家一窝蜂的朝着一个柜台涌去,赵雨笙抓住一个大妈问了一下。

原来是百货大楼刚到了一车带鱼,不要票,但是限购。

赵雨笙一听有带鱼,立刻就兴奋了,炸带鱼,红烧带鱼……

呲溜,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忙跟在大妈后面去排队。

赵雨笙排队的时候听着大家的讨论,还看了已经买的人的手里的带鱼。

一条条冻带鱼都有四五指宽,真是好带鱼啊。

不要票,一斤五毛三分钱,但是一人限购五斤。

等到排到赵雨笙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就买了五斤。

买好了带鱼,赵雨笙到了副食品商店,看到有买干辣椒的,不禁眼前一亮。

在老家这边,大家都没有吃辣椒的习惯,在京城她倒是经常吃,买了一斤干辣椒,又买了些其他的东西,比如粉条之类的。

从副食品商店出来,赵雨笙就去了胶鞋厂,听大舅妈说,今天大表哥就放假了。

不过在去的时候,赵雨笙又从淘宝里下单了五斤带鱼,反正今天县城里卖带鱼了,她多带点回去别人也看不出来啥,至于县城里没有的东西,打死她都不会拿出来的。

到了胶鞋厂门口的时候,巧的是很多人都背着包袱准备回家呢。

赵雨笙便提着东西站在大门口等着,不得不说,胶鞋厂作为县里的第一大厂,的确是很令人向往啊。

厂里来来往往的人脸上都带着自豪的表情。

齐凯跟朋友出来,一眼便看到了站在大门口的赵雨笙,主要还是她头上和脖子上的嫩黄色帽子和围巾太显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