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节(2 / 2)

加入书签

“行了,我先和面。”王桂灵说着挽起袖子道,“晌午吃面条行不?”

“行啊,我帮您炒菜。”

等到中午的时候,宋安懿一回来,赵雨笙就很惊讶,因为宋安懿的也背了一袋粮食,手里还提着一大块肉。

“你不是把粮票都给我了吗?你哪来的粮食?”赵雨笙将布袋子接下来道。

宋安懿也看到了王桂灵正在下面条,道:“你们怎么去买粮食了,等我回来去背啊。要说这粮票啊,还是要多谢我媳妇。”

赵雨笙不解的看着她,宋安懿嘿嘿一笑道:“这些都是我之前借给工友的粮票,现在大家伙听说我把媳妇娶回来了,都纷纷的把粮票还给我了。”

赵雨笙闻言故意说道:“哦,我明白了,他们是不是怕我是个母老虎,知道了你把粮票借给别人要为难你啊。”

宋安懿一挑眉,道:“我可没说啊,这话是你自己说的。”

赵雨笙噗嗤一笑道:“今天我跟娘可买了不少的东西,多亏了遇见何大哥,是他帮我们背回来的。”

王桂灵在厨房道:“这个何代表看着是个好人,小懿啊,过两天咱们家里请客你可别忘了请他。”

“知道了,妈。”宋安懿答应了一声,道,“我先把面倒进面缸里。”

宋安懿买的是玉米面,两个面缸一口盛白面,一口盛玉米面,这一大袋子玉米面倒进去,这一口缸也快满了,金灿灿的看着真让人安心。

至于高粱面,赵雨笙表示那是什么?

这时候的小麦粉不用说肯定是细粮,但是小麦粉也分分级的,富强粉是最好的,也就是去了麸皮磨成的白面,剩下的都是带着壳子磨得,但是不管咋说总是细粮啊。

玉米面就分两种了,一种去去了芯子磨得面,也是细粮,还有一种是连带着玉米芯子磨成的,那就是粗粮了。

他们家一向只吃细粮,不吃粗粮。

而且赵雨笙还挺喜欢吃玉米面的,有时候觉得比白面还香甜一些。

夏天天热,宋安懿带回来的肉放不住,赵雨笙便起锅都炒了,这样一来可以多保存一两天。

嗯,炒肉的味道,很香。

因为做饭烟大,所以赵雨笙就把厨房的窗户打开了,肉香就顺着窗户飘了出去。

最先闻到的当然是楼上和楼下,但是慢慢的三楼的人也都闻到了肉香味。

李小花刚才就看看到了宋安懿拎着一块肉回了家,再加上这一层里只有他们家单独有厨房,刚才做饭的时候她可没看见别家有肉,这是谁家的肉还用说嘛?

李小花想到这里心里就不咋痛快,看着还吃的津津有味的丈夫,没好气道:“吃吃吃,你就知道吃,也不瞧瞧人家家里吃的啥,咱们家里吃的啥?”

李小花丈夫知道她是啥意思,便说道:“你看你这人,咋净说些没用的话,人家家里没孩子,没负担,咱们能比吗?”

说着他看了一眼坐在桌边吃饭的三个孩子,道:“你也不想想,除去每个月寄回家的钱,咱们一家五口要是想吃一顿肉,那就得饿上好几天。”

李小花也知道这个道理了,但是就是心里不舒坦。

第193章 买东西

今天中午这一层的楼差不多的知道赵雨笙家里吃了肉,自然各家各户的反应也不一样。

比如说李小花就是嫉妒的心里冒火,但是也知道丈夫说的是对的,谁让当年厂里招工的时候,家里把唯一的招工指标给了自己男人,所以老家的公公婆婆生病了,他们要管,小叔子结婚他们要管,小姑子嫁人他们要管,侄子上学他们还得管,就一句话,你拿走了这个招工指标成了工人,那么理所应当的,你就得把全家人都扛起来。

这也算是一个时代特色了,你占了唯一的招工指标,那么就要反哺一家人。

说到底现在跟后世不一样,后世你混出头儿大多是因为你自己的本事,所以对亲戚尽到本分就好,没有过多的要求,但是现在很多都是集全家之力评先进,或者集资买一个指标,你受了全家的好处,自然要反哺一家人。

但是也有像张芳杏和丈夫这样的聪明人。

张芳杏的丈夫叫做顾家全,是厂里的木模工,他听着妻子讲的宋家的事情,道:“宋工的本事在厂里可是人人都要竖大拇指的,现在看着他爱人也不是个简单人,反正别得罪了,好好处着吧,说不定咱们还有求到人家跟前的一天呢。”

张芳杏顺手给丈夫盛了一碗米粥,稠糊糊的,道:“我知道,不过我估计我跟人家小赵说不到一起去,倒是王大姐看着为人老实。”

顾家全接过碗看了一眼,将碗里的米粥往两个孩子碗里各倒了一半,又给自己盛了一碗稀汤。

张芳杏皱眉道:“你吃不饱咋干活?”

顾家全喝了一口汤,道:“没事,我吃一碗就够了,娃儿们正是长身子的时候。”

张芳杏叹气道:“要不我下个月多买点粗粮,细粮给孩子们吃,咱俩光吃粗粮。”

顾家全道:“你看着买就成。”

至于厂长和花大姐,他们家的生活条件也不差自然不会说什么。

……

到了第二天,赵雨笙便跟宋安懿说好了,今天请几个跟他关系好的人来家里吃饭,算是暖房了。

宋安懿拟了几个名字何远聘和杜方麓当然不用说,还有袁德安、张顺华、以及上次赵雨笙在绘图室里遇见的那个孕妇洪秀秀,当然了现在人家已经生了孩子了,这次知道赵雨笙搬过来了,特意要过来感谢的。

当然也请了厂长了,不过厂长也知道如果自己去了大家也就放不开了,所以就没有去。

这一天一大早,王桂灵便开始和面蒸馍馍了,赵雨笙则负责出门采购食材。

毕竟有些食材在厂里是买不到的。

不过赵雨笙也没有第一时间就往市中心跑,而是去了附近的村子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