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种田日常 第237节(1 / 2)

加入书签

苏世泊担忧:“世良的大棚他种了许多年,西瓜都种不出多少,你行吗?”

谢卫辰信心很足,说:“我感觉我能种得好”

谢雯很支持侄子,给他打气:“我信你,不过读书也不能落下”

苏世泊想翻白眼,有那么容易就好了!冬天的西瓜那么贵,他们又不是没试过,结果是整棚整棚的死苗,罢了,年轻人,不到黄河不死心,亲自试

过失败了才甘心

午饭过后,丫头上了切块的冰西瓜,谢承瀚照例拍亲爹的马屁:“爹,你好厉害,读书厉害,种西瓜也很厉害”

“爹厉害”

“二叔厉害”

被灌迷汤的谢卫辰没有很高兴,说:“现在西瓜才三文一斤,粗略一算,全卖了只值五两半银子”

谢云舒:“那,二叔,成本是多少?”

谢承瀚掰手指算:“种子,肥料,打虫药水,人工,人工最贵,爹,你一天工钱是多少”

谢云芙叫:“我知道,三十文,短工一天挣三十文”

谢云舒偷笑,说:“那不成,二叔是举人老爷,人工不能这么算”

谢承熹点头

谢承霖看向谢卫辰:“爹,你一天挣多少?”

被儿子女儿侄女插刀的谢卫辰脸色难看,谢母朝几个孩子气道:“你们爹二叔干活能用钱衡量的吗,再说他打算挣冬天的钱

谢承瀚眼睛一转,说:“哎呀,爹,要是冬天你发财了,一根藤两个瓜,五十五颗有一百一十个西瓜,五两银子一个,哇,五百五十两啊,这只是一分地,爹,若是种上几亩”,说到后面,谢承瀚激动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两眼亮晶晶地看向谢卫辰,谢卫辰艰难地咽口水,说:“姑父说以前他种过,瓜苗全死了”

孩子们一脸失落

谢承瀚谢云舒谢云芙: 唉,过年大红包飞了

苏叶笑笑,说:“没事,我们家小暖棚种十多年了,也没见菜苗全死过”

赵晴也说:“对,小暖棚有时我也管,知道什么时候烧火,什么时候浇水,授粉我也做过,相公,到时我随你去南丰”

谢卫辰偷偷握妻子的手

谢母开口:“那边建暖棚就按家里的建呗,琉璃贵是贵,种好了能挣钱,这点钱就不足道了”,她心里决定,老二去建暖房时,偷偷补贴他一点

苏叶也说:“我觉得建琉璃暖房比较好,二弟,银子不够,我借你,不收利息”

谢卫辰微笑:“多谢大嫂”

不说谢卫辰怎么费心思设计暖房,三伏天,夏天过去,中秋节前几天,傅启烨苏华灏一行人从南边游学归来,中秋过后,郁先生二老,傅家就要启程回京了

傅启烨参加明年二月的县试,开始走向科举,韬光养晦几年,傅家三房该回去了!

几年时间,郁二老和傅家几人已融入村里,成为村里的一分子,得知两家要走,很多人哭了,特别是傅夫人的女学生们,每天泪汪汪地准备礼物

这天晚上,孩子们都睡了,苏叶和谢卫华商量着给徒弟多少傍身银子,郁先生家是书香门第,清贵人家,通俗点说,比较穷,没多少产业,傅夫人出嫁时陪嫁的东西不多,大部份是书和画,还有通州二十几亩地

傅启烨父亲出事后,傅家分家,傅启烨父亲是三房,只分到一座三进小院,旁的没有

徒弟一家蛮清苦的,谢卫华和苏叶说:“我想给傅家带回去五千两银票,京郊是买不到庄子了,在通州一代还可以买个小庄子的,傅夫人在村里几年,怎么让庄子出产最大,应该心里有数,这样他们回去也不致于过得太难”

苏叶想了想,说:“这几年傅夫人虽有俸银,但也不多,回去人情往来这笔数不会少,这样,私下里我再给她三千两银票吧”

谢卫华知道她说给的是私房钱,他笑:“你不心疼?”

苏叶白他一眼:“有点心疼,又不是三十两,三百两,五千两那笔她不会推辞,我给的这笔估计她不会要,就说借她吧”

谢卫华“嗯”一声,说:“卫辰虽说未正式拜郁先生为师,但有师徒之情,我一直寻摸些好东西,送份礼给他,只是没有合适的,我打算直接给两千两银票,郁家银钱也很紧”

苏叶笑道:“郁先生会骂你: 充满铜臭的暴发户”

“郁先生没那么迂腐”,谢卫华神情淡定地说

“他们来几年了,东西想必不少,你和姑父商量一下,村里组一车队送他们回去吧,我们家马车能腾一辆”

“以经说好了,姑父正好有一批羊皮牛皮羊毛要从京里运回来”

“听说草原那边各种皮毛涨价的历害,还能挣到钱吗?”

“能的,利润没那么高就是了”

“哦”

“南丰买下的五个山头,第三和第四个山头之间的山谷很大,看着有一百亩左右,那里开荒后我打算种下苜蓿,养十几匹马和二十头左右的肉牛,马仔和牛仔跟姑父买,再养些羊”,谢卫华说

“那太好了”,苏叶高兴地说,后面十亩养牛羊太少了,靖安那里三年来只生两只小牛,扩展太慢了

家里两年才能杀一头牛,村里杀的也不多,有时馋牛肉馋得紧

谢卫华看她表情,笑笑说:“后天中秋,明天姑父杀一头,我抢订了五十斤纯肉,牛腩健子肉我们没份了”

“没有就没有吧,爆炒牛肉片也很好吃,明天去拿肉时骨头也买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