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103节(1 / 2)

加入书签

再说他?们也不是说叫把?私塾直接关停了,左右也就是停课三五个?月,等?后面陆尚回来了,早些开课也不无可能。

姜婉宁本就意志不坚定,这样被左右劝说着,到底还是应下了,随着私塾停课,可不正给了她安心养胎的机会。

眼看只剩最后一个?月,姜婉宁记挂着陆尚该是进了考场、正在作答、考试结束,而其余人则操持着找接生婆、找大夫、找补品、找新衣等?等?,反正各有各的在意。

五月第三天,姜婉宁在姜母和?陆奶奶的陪同下在院子?里散步,不觉提起远在京城的人。

姜母算了算:“陆尚该是今日出考场来着,只不知今年要多久才能放榜,这赶不上孩子?出生,总不能连满月也赶不上吧?”

姜婉宁沉吟片刻:“今秋还有正科,恩科结果应该不会拖延太久,我估摸这月肯定能放榜,要是速度快些,月底殿试也能结束了,就是不知夫君能不能过了会试。”

路奶奶说:“有你?和?亲家公教他?,尚儿定是没有问题的。”

姜婉宁莞尔:“那可好,就借奶奶吉言了。”

等?到了五月中?旬,陆家光是接生的婆子?就请了三个?,另有四个?医术高?超的大夫,其中?一位还是曲恒从外地请来的,这些人全住在了陆家客房里,早晚请一次脉,定要将所?有隐患都掐死在胚胎中?,力求最后半个?月的稳妥。

而远在京城的陆尚,也得来了春闱将放榜的消息。

正如姜婉宁推测的那般,朝廷着急准备秋天的正科,预备在六月前结束殿试,最晚等?到五月二十号左右,就能完成全部?阅卷工作,紧跟着便是放榜了。

陆尚自认答得还挺顺畅,会试刚一结束,就联系上了京郊的物?流队长工,跟他?们问了问近两年近京的情况,开始琢磨着将陆氏物?流的生意开进京城里去。

只可惜他?在京中?转了十来天也没能发现什么商机,这日他?和?詹顺安一起出门,却在城门口碰见了一个?免费代写书信的摊子?。

这个?时代,凡是涉及到纸墨的,从来都跟便宜挂不上钩,像这种书信摊子?,便是放到小县城里,也不是贫苦人家能消费得起的,尤记得当年他?们初搬去塘镇,正是因为他?们的摊子?物?美?价廉,才在短时间内挤入市场。

以至于当陆尚听见这写信摊子?免费后,忍不住驻足多看了两眼,然而这一看不要紧,却是叫他?发现了更意外的东西?。

只见那书信摊子?后头坐了一个?身强体壮的汉子?,无论是体格还是面相,瞧着都不像读书人。

“画好了画好了,下一位——”汉子?招呼一声?,手?脚麻利地换了张新的信纸,又招呼下一位上前来。

陆尚没有跟在队伍后面凑热闹,只从侧面去看,只见那汉子?在纸上并没有写太多字,而是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些很是粗糙的小人画,若是画得实在不像了,才会用文字解释一二。

詹顺安也瞧见了这边的情况,不禁疑惑:“这不跟夫人之前的书信摊子?一样吗?这京中?竟也有以画代字的?”

这也是陆尚所?不解的。

他?倒没觉得,在信上画画的主意只有他?能想出,偏偏那汉子?画得简笔画太过奇特了,可不就是当年他?去书信摊子?上帮忙,偶尔画过的火柴人。

后来姜婉宁生意太忙,也会用火柴人简笔代替人物?,只到底还是精细画作更多一些,火柴人的流传并不算广。

几件巧合全撞在一起,也不怪他?诧异。

因着这点意外,陆尚索性在旁边等?了一会儿,想等?书信摊前的百姓散得差不多了,他?也好上去打探一二。

只是他?到底低估了免费书信摊子?对平民百姓们的吸引力,他?和?詹顺安等?了小半个?时辰,摊前的队伍反是越来越长。

也是从后来的百姓口中?,他?们得知那位画画的汉子?并非专职替人写信,他?有正当营生,大多数时间都不在京中?,但只要是回来了,一准会来城门替人写信。

听说那汉子?早些年出海行商,与家中?人断了联系,不知家中?贫苦,直至老母几经辗转给他?送了书信来,才知原是父亲时日无多,又有发妻辛苦拉扯大了他?的未曾谋面的亲子?。

汉子?匆匆赶回家中?,正好赶上了与父亲到最后一面,后来又从老母口中?得知,他?家中?本拿不出请人写信的钱,若非碰上了好心人,只怕短时间内是联系不上他?的。

那汉子?本想亲自去感谢老母口中?的好心人,奈何寻了好几日也没寻着人,又逢他?跟随出海的商队将要起航,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先带上家人一同赶回京中?。

只是汉子?也是个?重情义的,他?感念当年那位好心人,这几年在京中?的时间长了点,就学着那位好心人,在城门口支了个?写信摊子?,分文不取,只给贫苦百姓写。

汉子?行商多年,略通几个?大字,但他?给人写信却很少写字,而是用线条画代替,据说这也是仿了好心人的,欲将这一特点传承下去。

陆尚听了这些,莫名感到一阵熟悉,可不管他?怎么想,都想不出到底是在哪里听过。

最后他?只能暂且作罢,瞧着不远处有个?凉茶铺子?,便招呼詹顺安去凉茶摊上等?。

这个?时间城门进出的人不算多,凉茶铺子?里也没多少人,经营这家凉茶铺子?的是两位妇人,一个?老迈些,一个?尚在中?年。

老妇负责在后面煮茶,中?年妇人则是给客人斟茶倒水。

这凉茶铺子?多是为了方?便过路人,一人只要两文钱,随便喝多少。

中?年妇人给陆尚和?詹顺安端来茶盏后,又介绍到:“小店还有自家酿的果酒,客人若是喜欢,不妨也来上一壶。”

“另外小店能代买花生牛肉等?下酒菜,代买不收跑腿费的。”

陆尚道了一声?谢,又拒绝道:“凉茶就好,其余不用了。”

“好嘞,您二位慢用。”妇人没有过多纠缠,福了福身,便从他?们桌边离去。

陆尚来此全为等?书信摊子?后的汉子?结束,刚才又听说那人做的是海上生意,更生几分结交之意。

如今已是午后,左右也就是等?到天黑,陆尚和?詹顺安并无旁事,自然也能耐着性子?等?下去,等?待过程中?不觉说起陆氏物?流的事,却是詹顺安在送货中?途听说的——

“我去岭南时听说,这几年西?域来的商人渐多,好些西?域的玉石皮料备受欢迎,已经有动作快的人家琢磨到西?域采买了,还雇了镖局护卫安全,再就是押送货物?来往。”

“老板您看,咱们物?流队是不是也能往西?边走一走,寻不到合作的商户也没关系,咱们自行采买,把?东西?带回来再出售就是。”

陆尚对西?域了解不多,却也是有接触过他?们的香料等?物?,如今听詹顺安提及,不觉考虑起其可行性来。

正当两人商量着,却见店里又进了人。

原本陆尚是没注意来人,直到那人在堂里喊了一声?:“娘,媳妇儿,我回来了!今儿来找我写信的足有七八十人,这一天下来也只写了不足一半,赶明?儿我还得再来一趟,争取在月底出海前把?着急的都给写了……”

陆尚抬头一看,可不正是城门口免费写信的汉子?。

而这时,凉茶铺里的两个?妇人也从后面走出来,陆尚看到最后面的老妇,就那么刹那间,记忆深处的面孔变得清晰起来,他?脑海中?灵光一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