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 第306节(1 / 2)

加入书签

“那是什么?”

“是比花岗岩还要好的材料,是汉白玉。”

“是玉?”

“玉?”

阿三和罗铁石,一个比一个惊讶。

要是早知道,他们从小就玩儿的荒野墓园里边,全是玉石石碑的话,他们早就凿一块下来拿去卖了。

毕竟前些年大家都穷,吃饱饭都是梦想,要是有块玉,哪怕是换个馒头也行。

听阿三和罗铁石说,荒野墓园就在他们村外头,在铜山脚下。

“这个地方邪门的很,里边全部都是石碑,进去之后半天走不出来,村里的老辈人都说,墓园子里头被布了迷魂阵,所以大人从不进去,

我们小时候不懂事儿,经常跑到里边玩儿,倒是没有迷的太厉害,总归还是能出来的……”想起荒野墓园的厉害,阿三至今仍心有余悸。

“你也说了,这墓碑只有荒野墓园里有,可它怎么会跑到你家来,这太蹊跷了,不行,我得跟小红商量商量。”

冯新强到底是从事刑侦工作的,觉得这事有些蹊跷,可他自己又分析不出来原因,顿时想着要向安庆红求助。

等到罗铁石,把柳春草和安庆红找来,两人也吃了一惊。

“阿三,你确定看到,有人扔下这石碑吗?这石碑可有几百斤重,一个人怎么能拿得动?”柳春草掂了掂石碑。

听到这个重量,阿三有些挠头,他和冯新强几人现场试了试,发现即便是他们三个小伙子,也只能抬着这玩意儿走。

以这东西的重量,绝对不可能一个人拽着跑。

那阿三看见的,究竟是怎么回事?

柳春草不说话了,开始现场寻找痕迹,她有侦探技能,想解开石碑之谜并不是什么难事。

很快,她就发现了痕迹,地上有滚动的痕迹,而且阿三院子里到处都是擦痕,顺着擦痕,她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地方,

“阿三,这是你家地窖吗?这石碑原来在你家地窖里放着呢。”

阿三猛的一拍脑袋,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地窖,只不过昨天大家伙都在修新房子,谁也没想起来去看看地窖。

经过柳春草提醒之后,几个人拧亮了手电筒,又打开地窖口,这才依次进到里面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地窖里面还有好几块同样的石碑。

柳春草皱眉看了一会儿上面的字,“这个石碑的年代还挺早的,我得去墓园看看才能确定,这是不是从墓园拖过来的。”

阿三急忙摇头,“春草你不能去,那墓园很蹊跷,成年人去了肯定会迷路,走不出来,以前也有考古的人想进去看,结果都被迷住了,现在是生是死还不知道呢。”

“还有这种事?”柳春草突然一笑,“这还不简单,咱们多带点绳子进去,咱们有这么多人呢,留一个人在外边,其他人拉着绳子进,一边走一边放绳子,拽着绳子不就出来了?”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他们怎么没想到呢?要想解开墓园之谜,这恐怕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了。

阿三笑了一会儿,又摇头道,“恐怕还是不行,这墓园大的很,就算每人背几十斤重的绳子也没用,不过用你这个法子,在边缘看一看,应该是够了。”

几人说着话,就听到地窖口发出了吧嗒吧嗒的声音,原来外边下起雨来。

几人正想去墓园查看情况,这下子正好有了借口。

阿三找了邻居家的小孩去送信,新屋暂时停工,等雨停了再说。

柳春草又在地窖里转了转,指着几个黄胶鞋的鞋印儿说,“大家不用太害怕,这个墓碑并不是凭空飞到地窖来的,看这个鞋印就知道,有人把墓碑搬进来,至于搬运的方法,应该是用了带滑轮的车子。”

冯新强立刻点头,“我就知道这世上没有鬼神,我们还是得用科学的方法,解释这些奇谈怪论。”

大家伙都对冯新强嗤之以鼻,没有科学方法的时候,他不也没法子解开墓碑之谜吗?

“阿三你去搞些绳子来,我们先去墓园里看一看,这些墓碑年代久远,搞不好涉及到文物,需要报警。”柳春草又凝神看了几眼鞋样,然后嘱咐阿三。

阿三答应一声,就跑出去搞绳子了,没多大会儿功夫,他跟罗铁石就扛着好几大捆绳子回来。

外面雨很大,大家穿上农家的斗笠蓑衣,背上绳子出发了。

第568章 童年阴影

村里道路泥泞,车子没法开,大家只能步行。

外边打雷闪电雨还不小,阿三有些害怕,冯新强嘲笑他说道,“又不钻山洞,有啥好怕的?”

从理论上来说,墓园是平地,没有山,没有沟,没有水,即便是下雨天进去走走问题也不大。

话虽这么说,可是一想起这个地方,给自己留下的童年阴影,阿三和罗铁石还是心有余悸。

大雨天外边没什么人,几人穿过农田小路,朝着山脚下走去。

在农田的边缘已经有了稀稀拉拉的墓碑,阿三说这都是村里人的墓碑,有名有姓,他都知道是谁家的,不用害怕。

恐怖的是山脚下的荒野墓园,那片墓园里头年深日久,里头都是大石碑,平时起白雾,雨天看不清路,是标准的迷魂阵。

考虑到他们两个人的情绪,柳春草决定把留在外围驻守的任务,交给他们两个。

大约走了一个小时左右,大家终于来到了山脚下,这个时候雨已经小了很多,天空也没有打雷闪电了。

看到有放晴的趋势,阿三才松了口气,刚才他还在想,如果雨越下越大,他一定坚决制止柳春草,不让她在这种天气进入墓园。

站在山脚下,放眼看去,雾茫茫的一片,都是大大小小的石碑,这些石碑形态各异,但是无一例外都是汉白玉制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