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国师大人穿六零 第172节(1 / 2)

加入书签

何市长一追问,人家就说他们也难办,毕竟涉及到本地税收,就算他同意,市里从上到下的领导都不会同意。

何市长他们没谈成,农业局的局长气愤道:“我们还没嫌弃他们的收割机落后,他们还拿乔,真以为这是他们的独家生意了不成?”

何市长叹气:“这回我算知道了,还是得有咱们本土企业。”

没遇到的事儿的时候,都说全国国营厂都是一家,但是碰到事儿的时候,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

时代变了,不是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了,财政分级包干制度出来,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怨不着人。

何市长这样的老干部,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心情低落了一晚上。

到这个份上,后面也没什么好考察的,何市长叫人买票,他们明天就回去。

回到西洲市后,何市长把市里重要部门的领导都叫到一处开会,主要商量该用什么政策引进九叶重工。

对的,叶朵朵他们机械厂取得名字结合了九岁山和叶家,取名九叶重工。

何市长先问叶文正,问他有什么想法。

叶文正说:“九叶重工是叶家族人办的,我也是叶家人,不方便说话,叫人误会我以公谋私就不好了。”

“谁敢说你以公谋私,你叫他来找我,我给你作保!”

何市长下定决心后,明显对叶文正倚重了不少。

“上次开会省长说,谁把经济发展起来,为百姓做实事谋利益,就保举他当省长。我在这说一句,谁要是能把经济发展起来,带着西洲市上一个台阶,我保举他当市长。”

何市长年纪不小了,他如果说这个话,说不准,还真有可能!

何市长拍板,农业局局长站队叶文正,一力主张引进九叶重工。

至于市里那个半死不活的农用机械厂,在场的人谁都没提。

叶文正是个知道避嫌的人,虽然领导信任他,他在和叶朵朵谈到市里办厂的相关事宜时,把农业局局长也带上。

农业局局长也是个妙人,叶文正叫他,他就去。

叶朵朵今年下半年毕业,加上机械厂最近在搞新项目,她时间很紧张,于是她希望能在暑假就把建厂的事情办好。

事情多,时间紧,叶朵朵没办法,就把在放暑假的叶大兵、叶立新、叶凯他们都叫过去帮忙。

因为这次是在市里,不用去深圳那么远,叶凯把好兄弟欧意也叫上。

叶大兵是当过交通局领导的人,深圳那边的机械厂就是他监督着建起来的,在西洲市这边建个分厂,那简直太容易了。

农用机械厂,要考虑到运输的问题,这个厂必须建在交通要道,走公路、走铁路都必须便捷。

因为西洲市给的政策好,叶大兵给分厂圈了一大块地,保准后面就算要扩张,这块地绝对也够用了。

叶大兵管建厂,叶立新就管财务,他以前既在税务局也在财政局干过,他管的账,一点毛病都没有。

叶凯他爸是副市长,欧意他爸是玉竹县县长,他们俩管着人事方面,不管是西洲市本地招的人,还是从总厂那边过来的技术人员,没人敢挑他们的刺儿。

叶朵朵这个厂长在深圳那边遥控指挥,叶大兵他们一个月就把西洲市分厂的事情处理妥当了。

这个九叶重工农用机械厂,是西洲市领导人引进的第一个项目,报社那边三天两头报道,所有人都盯着呢。

不说从头跟到尾的农业局局长,就是偶尔过来看看的何市长,都为叶家的能量惊讶不已。

叶家新一代的年轻人,真是不得了!

何市长开玩笑似地跟叶文正说起过,等哪天有空了,想去见见叶家这位有远见的族长。

叶文正半真半假地说,老族长年事已高,只是个普通的老人。

西洲市这个地方,传承几百年的大家族不是没有,不过都在那场动乱时被折腾的差不多了。

叶家能完好无缺地度过,还能在那样的年月里,把家族的年轻人培养成这样。

非常了不起!

经过九叶重工建厂这件事,叶大兵他们几个也入了市里领导们的眼。

等到冬天他们就大学毕业了啊,倒是个好时机!

八月初,建厂忙完,欧意回家住两天,郑小容看到儿子黑成这样,心疼的不行:“你傻呀,天气热不知道打把伞遮一遮?晒脱皮了不难受?”

“妈,人家都打赤膊在工地上干活儿,我一个管事的,还是个大男人,哪好意思打伞,这不是让人笑话嘛。”

“叶凯他们怎么样?”

“叶凯和叶大兵他们晒的比我还黑呢。妈你先别心疼我了,赶紧给我弄点吃的,饿死了!”

郑小荣打了儿子一下:“你个臭小子,整天就知道让我担心!”

欧直人倒是不担心儿子吃苦,他知道儿子在认真做事,也知道跟叶家那几个孩子混一起,他儿子以后前途大好!

叶文正说双赢,叫欧直人说,何止双赢!

八月下旬,新生产的收割机、耕地机下生产线了,市里的报纸和县里的报纸大肆宣传,九叶重工生产的农用机械变着花样儿地出现在报纸上,而且都和农业现代化这个提法捆绑在一起。

秋收高潮时期,人民日报转载了一篇西洲日报发布的“农业现代化就看今朝!”的文章。

锐评:农业现代化看西洲,西洲现代化看玉竹县。

玉竹县,全国农业化重点示范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