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1165节(1 / 2)

加入书签

可赵佶也着实很难找到有能的人才,因为以往的行为,导致他的身边尽是垃圾,他能做的或许只是矮子里面找大个。

在上京的时候,蔡鞗曾救过赵佶,这让赵佶始终记得。

有些人局限眼界,只用信任之人,却难用有用之人!

眼下的赵佶,无疑就处于这种情况,不然他多少知晓历史,为何不径直启用赵构手下的能人?

对赵构忠心的,对他赵佶会忠心?这未尝不是赵佶在考虑的问题。

赵构登基,并没对迎接赵佶回转有什么迫切之意,这些事情落在赵佶心中,都是心病!

赵佶对赵愕的惩罚,并不全为了他沈约,而是因为由来已久的那股怒气!

既然如此,赵佶会不会对赵构下手?

沈约对这些心思很是了解,暗想蝴蝶效应极为复杂,这其中微妙的变化,实在让人难以厘清。

群臣听到赵佶所言,却是另外一番心思——蔡京四度为相,蔡攸还是朝中使相,蔡鞗娶了天子最漂亮、也最喜欢的女儿茂德帝姬赵福金……

这一切都表明蔡京哪怕闲置,蔡家在天子的眼中也是极为重要。

如今赵佶信任沈约,又对沈约提及了蔡鞗,这是看蔡京、蔡攸老了,准备让蔡鞗上位吗?

一念及此,着实有几人忧心忡忡,暗想蔡家满门奸佞,若让他们再度掌权,对大宋绝非好事。

轩内无声,无声更胜有声。

半晌,沈约才望向蔡鞗道,“蔡待制,依你之见,我等应该如何对待金人的宣战呢?”

蔡鞗怔住。

第1730节 广开言路

官场比常人想象的要复杂许多。

华夏数千年的官场文化,导致了太多的官面文章和勾心斗角。

这也是赵佶寻常的一句话、一句表态,就会引发群臣诸多揣摩的原因。

其实在现代,各国领导人在发表公开讲话的时候,其余国家的情报系统都会通过视频进行诸多分析。

哪怕坐着姿态的改变,都会引发对各国领导人健康情况的推断。

宋朝没有摄像机,但如今赵佶的这帮臣子,多数是靠琢磨赵佶的喜怒爱好而上位,若论对赵佶的分析,只怕不逊色现代的fbi分析术。

但赵佶始终不表态,一直追问沈约的意见,让众人不由开始分析起沈约这个人。

事实上,这些日子来,揽秀轩的臣子倒有大半一直在琢磨沈约的为人。

沈约狂浪不羁,这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他们哪怕再是荒唐,也没见过才有希望当驸马的人,转瞬就去青楼鬼混的。

去和女人鬼混的沈约因得不到崔念奴,索性选择毁掉崔念奴,然后将崔念奴弄的不知去向,最后查封了念奴娇。

崔念奴下落不明,有人认为,是沈约囚禁了她!

当然了,这些消息是从太子、蔡攸身侧那些人口中得到的。

当初在念奴娇时,崔念奴和沈约的那番对话另有玄机,她没有说服沈约,但最大的用处就是,她成功的引导了世俗舆论,说服了别的旁听者。

说崔念奴是金人细作,大多人是不信的,但若说有男人得不到崔念奴,想毁去崔念奴,大多人都认为情有可原。

这个毁去崔念奴的男人,顺便毁去了在京城屹立多年、男人心目中的圣地念奴娇,可说是有权任性。

这个任性的男人本来有个同伙叫做陈东,可陈东入狱,沈约却是屁也不放,可见薄情寡义。

但沈约查封土地一事,又给他多少博取点百姓的好感。

在百姓看来,沈约做实事,就是好人,就是青天大老爷,可朝中的群臣却多数不这么认为。

作秀不仅现代才有。

古代若论作秀,其实不逊现代,皇帝养能臣不用,养奸臣不除,其实都是给下一代做准备。

等下一代一登基,重用贤臣,铲除奸佞,自然能给大病缠身的社会一剂兴奋剂,让百姓看到希望。

有希望,就还能蝇营狗苟的活下去。

历代王朝,都是靠这种强心针来维持腐朽的运作。

推而广之,皇帝要重用一个人,自然要先让这人表现一下,在现代叫做下基层历练、海外镀金,古代也是大同小异。

赵佶要收没李彦的土地,其实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李彦或许做错了很多事情,但他有句话没有说错,他的土地,其实就是赵佶的,赵佶要用,无非是翻掌之间。

可赵佶为何要将收回土地、还地于民的事情交给沈约去做?那无非是给沈约建立威望罢了!

这些年来,童贯、高俅、王黼等人,莫不是靠这种方法从籍籍无名之辈上位,群臣如今见到赵佶对沈约这种使用,自然也是一样的想法。

皇帝为什么如此信任沈约?

这是除李斌和赵佶自身外,没人知晓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