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1165节(2 / 2)

加入书签

可赵佶要将沈约重点培养的心思,所有人都是看的清清楚楚!

群臣想到了太多,唯独没有想到沈约一开口问策的对象竟是蔡鞗!

在如今的朝臣中,蔡鞗根本排不上名号的,问策也得按资排辈的来发表看法,难道不是吗?

有人感慨可能要变天了,有人却想,这个沈约和赵佶一样,都是糊涂之辈。

蔡鞗愣了半晌,“沈公子,卑职何能,敢讨论国家大事?”

沈约淡然道,“你爱你娘亲吗?”

群臣微哗。

蔡鞗脸色改变,蔡京也是老脸有些异样,他没想到沈约径直会问候他的老婆。

“这也不能说吗?”沈约不急不缓道。

蔡鞗微有怒容道,“请问沈公子此言何意?”

沈约凝望蔡鞗半晌,“我倒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敬爱一个人,也变成不能问、不能说的事情了。”

蔡鞗怔了下,常人听到沈约的问话,很多时候的念头都是认为对方在挑衅,他蔡鞗也不例外。

可听沈约这么说,让他又感觉自己过于敏感。微吁一口气,蔡鞗终于道,“我爱娘亲。”

众人有摇头不以为然,有沉吟琢磨沈约的用意……

沈约笑笑,“你若真爱你的娘亲,娘亲有了问题,你如何对待?”

蔡鞗脸色又变。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要回答,却和媳妇、娘亲落水去医院保大保小一样的让人为难。

“沈公子……”蔡鞗又要抗议。

沈约截断道,“这个问题不会出现吗?”

蔡鞗无语。

这个问题当然会出现,但在宋朝强调的风俗下,这却是极为矛盾的问题。

从汉朝就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到了宋朝,父亲不会错,几乎是教科书般的答案。

教科书也会错。

但当时世人能对此质疑的没有几个。

沈约问的是娘亲有错的问题,看起来没那么尖锐,本质却没有太大的区别。

蔡鞗沉默,一旁有人道,“沈公子,想孔子有云——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沈约向说话那人望去,见那人衣冠楚楚,仪表和手表刻度般让人无可挑剔,问了句,“这位先生是何来历?”

众人面面相觑,暗想你得天子信任,倒是谁都不放在眼中,因此对朝臣一个都不认识了?

赵佶一旁道,“此为耿南仲,太子詹事……徽猷阁直学士。”

群臣又怔。

他们没想到赵佶会充当介绍人的身份,对赵佶采用的称呼也是惴惴不安。

赵佶虽是皇帝,可皇帝为表对臣子的亲近,也会用官职、或者爱卿之类的称呼来拉近彼此的关系。

以往赵佶对朝中群臣多是说声爱卿,可对蔡京就直呼其名、对耿南仲也是如此。

越是这般,越让群臣心中难安,搞不懂究竟。

耿南仲也意识到称呼问题,施礼道,“圣上,微臣一时见猎心喜,忍不住多嘴,还请圣上恕罪。”

赵佶淡然道,“但说无妨。”看向群臣,赵佶缓缓道,“今日朕广开言路,让沈先生主持大局,和诸卿讨论对金之策,诸卿但说无妨,绝不会以言论罪。”

第1731节 奇技淫巧

众人见赵佶虚心纳谏的模样,反倒更是沉默。

都说金口玉言,可这世上最信不得的,皇帝所言可说算是一个。

皇帝素来都是又玩蹴鞠、又当裁判的,你和他讲道理,那不是在找死?

耿南仲反倒微有振奋,立即道:“微臣遵旨。”随即看向沈约道,“沈公子,卑职适才所言,可有问题?”

沈约神色平淡,“你方才说什么了?”

耿南仲怔了下,不想沈约年纪轻轻就得了老年痴呆,但他突然插言,本有表现之意,知道沈约不能得罪,耐着性子道:“卑职方才说——孔子有云,‘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沈公子可是不解吗?”

众人有的开始不怀好意的笑。

他们见赵佶一直对沈约以“先生”称之,却多觉得沈约这人连后生都算不上。

这等放浪之人,恐怕是不学无术之辈,只仗着蛊惑人心的说辞骗过了天子,他们这般想,因为他们自身也是这般做的。耿南仲以儒家言论说之,沈约立即露出肤浅的本质。

沈约点头道,“我的确不解,不知道阁下能否解释一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