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极限警戒 第1245节(2 / 2)

加入书签

沈约微笑再道,“很好。”

“我想……幕后让太子清君侧,到时候太子恐怕会以沈先生勾结明教为借口要驱逐沈先生。”赵佶沉吟又道。

众人诧异,暗想太子若真的这般指认,似乎也没过错。

方腊屠杀宫中禁军,沈约又和邵青云走的很近,这勾结明教谋反的罪证几乎瞎子都能认定。

沈约微有皱眉,“可清君侧素来清的不是君侧!”

他想的不是自身,而是另外的事情。

清君侧本意是铲除皇帝周边的小人,可历来被叛逆用的多,而且真正的目的,就是清理皇帝。

赵佶脸色微变。

沈约瞥见赵佶的隐瞒,诧异道,“太子发难的根本原因,你……知道?”

他问话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人、一杆枪。

枪是沥泉龙枪,持枪之人,正是岳飞!

第1843节 赵佶的私心

多数人犯罪是要考虑成本的。

当成本无法承受,犯罪的几率自然衰减。很多人倚老卖老的原因是——无耻卑鄙换取的收益远大于惩罚成本。

一理通,百法明。

沈约用这个道理可以推知世上太多问题的原因,可这个道理到了太子赵桓身上,却有点解释不通。

赵桓的犯罪成本实在太高昂了——他是在用太子之位赌铲除沈约?然后逼赵佶退位?

历来清君侧的真正目的不是清理奸臣,而是打着以百姓名义的旗号让昏君退位,让自己捞好处登基。

以别人的名义,多是为了自己。

古人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沈约对自身被赵桓列入清理的名单并不在意,但他更感觉赵桓是在逼赵佶退位!

赵佶居然明白这点?

那赵佶丝毫没有意外的表情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赵佶知道赵恒为何要发飙。

一系列的问题让沈约的超级大脑运作,然后超级大脑就给了他一个结果——岳飞?!

赵恒逼赵佶退位,是因为岳飞?

这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那他沈约如何会这般想?

影像闪过的时候,沈约脑海中又闪过李斌曾经说过的话——圣上找宗……泽入朝,本想封他为宗正少卿……

当时李斌说这句话的时候,有点欲言又止的味道。

他沈约当时也有些困惑——靖康之难的时候,宗泽在汴京附近的黄河保卫战十三战全胜,让金人都不得不称呼一句宗爷爷表示尊敬,赵佶人在金人的上京时,想必对宗泽的事情也是有所听闻。赵佶招一个这么能领军的人物入朝,不封个枢密院的官来运筹军事,为何封个不知所谓的宗正少卿呢?

这不合情理!

“宗正少卿是做什么的。”沈约突然问了句。

这句问话实在让众人莫名其妙。

赵佶和李斌却是脸色都变了下。

梁红玉不知沈约的用意,下意识说道,“那是掌管皇室族谱的一个职务。沈兄弟,怎么了?”

沈约目光微凝。

梁红玉实话实说,可沈约那一刻的震撼却是少见——赵佶匆忙找宗泽入京,然后封他一个掌管皇室族谱的官?

这听起来简直滑稽异常。

可真的滑稽吗?还是赵佶本有深意,而太子赵恒的逼宫,就是因为老子的这个深意?

“宗大人如今何在?”沈约轻吁一口气。

赵佶脸色又变了下,看了韩世忠一眼。

韩世忠解释道,“沈兄弟,我等都觉得你虽然以雷霆手段拔除六贼,可余波仍在,是以始终对京中城防很是关切。”

微有停顿,韩世忠再道,“宗大人说余波若是反扑,多会里应外合的动手,然后他让我密切关注宫中的动静,而他掌军就在宫外汴京城内戒备。”

稍微有些不安,韩世忠低声道,“之前我们未向你提及此事,可哪怕红玉,也对此不知情的。”

沈约笑笑,“韩兄职责所在,不用解释什么。”

他明白韩世忠不安什么——他沈约主要精力都是用在天柱山那些人的身上,对汴京的俗事不算尽力。

可他沈约又算是尽心了,因为他将正确的人安排在正确的位置上,剩下的就要看正确的人行使正确的职能了。

孟子曾言——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千余年前,孟子就告诉所有君王有关王道治理的方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