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唐第一太子 第181节(2 / 2)

加入书签

所有人愣住:“王家?太原王家?”

李承乾肯定:“对。”

“哦,难怪了。此前说崔卢郑王如何,但崔氏郑氏行事确实恶劣,卢家也多有不当之处,可王家却是没传出什么不正之事,偶尔那么两件,也最多是子弟纨绔,没有伤害他人之举。”

由此,人们对太原王家渐渐改观。但这点却并没有让王八郎王九娘感到高兴,反而面色大变,神色惊悚起来。二人好容易逃脱前来交好赔礼的人,匆匆离开,第一时间门便是提笔研磨,传信回家。

********

世家再聚。

哗啦。

“东宫太子好厉害的手笔。图书馆,竟然是图书馆!谁能想到他建的‘房子’竟是图书馆。他居然搜罗了所有藏书以作刊印。”

“据长安来信,皇家图书馆地方不小,书架林立,其中藏书浩如烟海。这么多书不是短期内能刊印出来的。从皇家的《氏族志》出台,从针对我们的话本说书流传开始至今不过三个月,这点时间门远远不够。”

“东宫辖下有崇文馆。崇文馆成立之初便不仅仅是教导馆内学子,还承接整理校队宫中藏书之事。”

众人深吸一口气。也就是说,这件事在崇文馆建立之初,圣人以及太子就在规划了。而崇文馆是何时成立的?贞观初年。至今已有五年。

五年,圣人与太子用了五年的时间门来布局。一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釜底抽薪之计。

“太子公然说出世家与世家,子弟与子弟需分开来看,如此,我们之前准备的东西,许多都用不上了。”

有人轻嗤:“别说那些,但就目前的情形而言,图书馆一出,我们此前的计划还有用得上的吗?”

众人一愣,是啊,不是许多用不上,而是全都用不上了。他们只觉得心口发堵,胸中憋闷,却无法排解。

此局要如何破,暂且商讨无果,四家分别,只能等后续再议。

回到家中,崔氏卢氏郑氏都纷纷将自家各房掌事者唤过来。

“今日与三家会面,王家怎么说?王八郎怎会去给太子捐书。他既捐书,必然是提前知道图书馆之事,既然知道,为何不告知我们?”

崔家家主脸色沉重:“王家家主说,王八郎不曾捐书,这是太子的离间门之计。”

“离间门?”有人轻嗤,“我们四家同气连枝,若非调查清楚,如何会因太子的一句话去怀疑质问。长安发过来的消息,王八郎王九娘去年腊月就到了长安。不但多次与太子同在春风茶坊,彼此厢房邻近,还特意去看了太子的蹴鞠赛。

“后来太子更是上门拜访,这事许多人亲眼瞧见,难道还能有假。况且这也不是我们一家查到的内容。郑家卢家所查消息与我们一致。如果说我们查的有误,难道三家分开查的,会同时有误?王家这是把我们当傻子吗!”

“三叔的意思是,王家早已投诚?”

三叔挑眉回视:“谁知道呢。你们可别忘了,此前舆论之事,我们崔家所受抨击最甚,郑家次之,卢家再次。可他王家,却没多少人骂。”

没多少人骂是因为王家没传出多恶劣的事,战火自然都集中在前者的身上。但都是山东士族,凭什么王家能例外?莫非王家就没不孝子弟,还是说皇家查得到他们三家之事,查不到王家之事?怎么可能。

既然不可能,那么原因为何?结合现在的情况,未尝不是王家早已投诚,所以皇家故意放他们一马。

有人深思:“若王家真倒向皇家,不应该只派王八郎与王九娘二人入京。王八郎今岁不过十五,王九娘更是只有十二。”

“那又如何,王家是没派有分量的长者,却派了有分量的管事。陪同他们的管事在王家地位可不低。你们当真相信只是王家所言的为了照顾王八郎王九娘?更何况,你们想想,王八郎游学何必非要带上王九娘?”

众人愣住:“你的意思是……”

“王八郎王九娘都是王家嫡支。太子今岁十一,与王九娘年岁相仿。圣人宫中还有几位公主。你们别忘了,圣人曾透过结亲之意。”

众人眼睛猛然睁大。

两年前,李世民确实透过欲与世家结亲的心思,没有下旨,没有正面询问,只是稍微传了点口风出来,略有试探之意。

彼时他们自恃高门。崔卢郑王乃望姓世家,望姓自需配望姓,李家算什么?所谓的陇西李氏也不过是皇家为了给自己抬轿贴上去的,真要论起来,李唐之李可算不上陇西李氏之李。因而他们自然看不上,不回应便是拒绝。

但现在……

太原王氏祖上也是出过几位驸马并几位皇后的。如今他们在四姓中排最末,会否想依靠此举来升一升排名,甚至压他们崔氏一头,成为魁首呢?

“嫁去王家的女娘,可以书信问问他们,王家究竟是何等情形,怎生想法。”

“问确实要问,但既然王家家主如此回复我等,只怕也问不出什么来。更何况,女生外向。既入了王家门,便是王家妇。王家若真有此意,在事情未成之前,自是要防着些的。若是你们,你们会轻易告知家中王氏妇吗?”

自然不会。

众人心头又是一沉。

崔家家主神色冷了冷:“此事还需与郑家卢家商量。四家一体,不可轻易生隙。”

不可轻易生隙是真,但说出与郑家卢家商量之语,便已是起了疑心。商量什么?自是商量王家之事他们怎么看,王家所言是否属实,王家是否还可信。若当真全然信任,又何需商量呢。

第134章 集贤书院。

长安。

再次见到李承乾, 王八郎与王九娘的神色瞬间门沉下来。两人心里暗自咬牙,若不是从小到大的教养勒令他们稳重自持,不允许他们撒泼骂街,他们这会儿只怕什么脏话都能说出来。

自打当日太子为他们“说话”之后, 他们这座清静院落就热闹起来, 可谓门庭若市。王八郎与王九娘各自收到许多来自各方的邀约帖子。

其他人他们还能找各种借口推拒, 闭门谢客。但太子呢?李承乾数度登门, 他们怎么敢!实在没办法了, 王八郎只能称病告罪。偏偏李承乾是个混不吝, 当时是走了, 转头就把太医署的医官带了过来, 美其名曰关心王八郎的身体。

这一番操作下来, 又是储君亲临,又是太医署医正诊脉, 又是赠送药材。声势浩荡,闹得满城皆知。

王八郎王九娘彻底后悔了,这还不如让李承乾直接进门呢!

兄妹俩相顾无言, 唯余叹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