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成为敌国郡主后 第53节(2 / 2)

加入书签

二房三房四房都是老国公庶出的子嗣,照理说待遇该差不多。但老国公在时一碗水端不平,偏爱宠妾生的二房,四房又是小儿子,从小养在老夫人膝下,情分不比寻常。二房和四房自有老国公老夫人贴补,唯有三房不受重视,日子过的也紧。

然而据鸾仪卫调查,朱霖刚入国子监时在一众官宦子弟中还算朴素,后来却好像发达了,手头松了不少。众人都知道他是成国公府少爷,只以为他父母心疼儿子多给了些钱财,也没人感到奇怪。

朱霖阔气起来的时间恰在黄正新定下东云酒楼包间前后,这一条就足以鸾仪卫对他产生疑虑。又查到几条零散线索相互印证,鸾仪卫怀疑,朱霖不止是黄正新发展的一条普通眼线,他很可能还肩负着和其他眼线或暗探往来传信的职责。

也就是说,一旦深挖下去,很有可能挖出一串来。

朱霖虽然无官无职,但他身为顶级勋贵成国公的侄子,本身就很有价值。再加上他可能关联着其他暗线,虽然由于黄正新死了,他看上去暂时和采莲司断开了联系。但采莲司蛰伏一段时间之后,一定会再度派人接回这条暗线。

为了将朱霖和采莲司派来接头的暗探一网打尽,鸾仪卫层层布置层层监视,动用了好几个埋下的眼线,努力争取让朱霖一举一动都在鸾仪卫的监视之中,眼看不久之后很可能就要取得成效,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朱霖死了。

朱霖死了固然令鸾仪卫心痛,但更令鸾仪卫费解的是,杀他的究竟是谁。

如果朱霖死于采莲司灭口,那么很可能意味着鸾仪卫的行动泄露了风声,无论是监视露了行迹,还是内部有人泄密,都是极大的问题,鸾仪卫从上到下都要严查整顿;但如果杀他的不是采莲司,朱霖是恰巧卷进了其他恩怨之中,那么及时捂住他的死讯,说不定还有希望接着查下去。

然而现在,随着叶家那个侍女小玉慌慌张张一嗓子嚷出来,当日前去成国公府赴宴的女眷们都知道成国公府死了人,鸾仪卫不可能把这些身份高贵的夫人小姐全部封口。朱霖死讯传开之后,即使他的死因真是意外,和他相关的采莲司暗探眼线也会主动抹去痕迹断掉联系。

副指挥使忙活一两个月,全部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手下被卷进了可能泄密的嫌疑中去,其郁闷自不必提。

他恨恨跺脚:“真该把她抓过来,以泄密论处!”

指挥使先横肘戳他一下:“你疯了?人家小姑娘派个侍女去报信,反而报出罪名来了?侍女也是个小姑娘,撞见死人吓得魂飞魄散,嚷几句也属正常,你要治了她的罪,明日都察院那群御史就要往死里参你。”

副指挥使看了指挥使一眼,不忿地辩驳:“侍女确实是吓昏了头,叶臻可不是吧——大人,我不信您看不出来,叶臻就是故意的。”

指挥使微一沉默。

叶臻心思再怎么深,在他们这些和南朝暗探打了数年交道的鸾仪卫眼里,也显得浅薄。他当然能看出来,叶臻对小玉的失态乱嚷,其实是毫不意外,甚至在意料之中的。她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帮成国公府捂住这件事。

但问题是,叶臻的行为毫无可以指摘之处。鸾仪卫的盘算被她打乱,只能自认倒霉——难道要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跑去把当朝首辅的嫡亲孙女抓走问罪?

这可不止得罪叶问石一人,得罪的是满朝文武。

风曲挥了挥手:“明日一早我会入宫面见皇上禀报此事,给你们争取查案的便利,不要再在叶臻的问题上纠缠了。”

“是。”指挥使与副指挥使都躬身应是,退了下去。

副指挥使退下去之前还不忘把自己踢倒的椅子扶起来,拍了拍灰。

风曲倚靠在椅中,慢慢思考着。

他没有焦躁,更没有愤怒。

比起副指挥使对行动失败的耿耿于怀,风曲更关心的是,如果朱霖真的死于采莲司灭口,那采莲司是怎么做到卡在鸾仪卫监视朱霖,尚未收网的时候出手灭口的呢?

是他们察觉到了朱霖身旁的风吹草动?

还是说,鸾仪卫中,混进了采莲司的钉子?

作者有话说:

风曲这边:悬疑剧本。

桓悦那边:恋爱剧本。

感谢在2023-01-23 11:51:40~2023-01-24 12:01: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老微 10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4章

桓悦像朵招摇盛开的向日葵,快乐地迎着明湘团团打转。

清晨, 长安街

湘平郡主府的门房娴熟而毫无感情地重复着同一句话:“郡主暂时不在府中,不如先留下名帖,等郡主回府一定替您呈上。”

与此同时, 他的手边已经堆积起了厚厚一摞烫金嵌玉的名帖。

成国公府凶案的结果直接关系鸾仪卫内部有没有出现钉子, 此案由日字卫指挥使亲自负责,不但当场封了成国公府半个园子,还把当日国公府中的侍从抓走了不少。

至于席中离席的夫人小姐,由于受邀前去赴宴的都是高门贵女, 鸾仪卫不好直接下手抓捕,在一一问询后,有嫌疑的夫人小姐都孤零零地被接回了家——身边侍从被鸾仪卫扣下了。

迟钝者还茫然不觉时,聪明人已经意识到区区一个朱霖的死不值得鸾仪卫如此大动干戈——这样做直接得罪的人不在少数。再倒回去一想鸾仪卫的职责,不由得心中暗惊,猜出这起案子恐怕和南朝有些关系了。

如今稍有些品级的官员, 都知道南边嘉州的情势已经如同绷紧的弓弦, 紧张到了极点, 南北一战就在眼下。这种情况下沾上南朝,周维就是前车之鉴。

这个六品的通判生前在京中没什么名气, 死后倒是闻名京城,一时间使得朝臣纷纷自危,敲打族人门生。

族人门生出了问题, 还能断臂求生。自家夫人女儿落下了嫌疑, 问题可就大得多了。

重臣们昨晚把受了惊吓的妻女接回家问明了情况,不免忧心。鸾仪卫办公的北司,他们既不敢也不屑踏足, 于是一大早便派心腹前来掌管鸾仪卫的湘平郡主府上递名帖。

心腹们奉命而来, 失望而归。

郡主府门房没有说谎, 明湘现在是真的不在府中。

风曲向她禀报完此事,明湘就猜到会有无数人上门求见打探消息。闭门称病固然可以婉拒大多数人,但总有些人是她不得不见的。

于是明湘干脆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