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95节(1 / 2)

加入书签

程昭和沈正坐在了牛车另一边。

赵老太太步履轻松的回来了,她老人家正要开口跟县令家的少爷打招呼,突然味道了一股怪味。

“咋这么臭?”老太太耸动着鼻子到处闻,“好像是臭鸡蛋的味道,这也太臭了……”

程昭开口道:“应该是院子里鸡屎鸭屎的味道。”

这几天日日都能闻到这股臭味,他已经习惯了,不过好像越来越臭了,可能是鸡鸭长大了,拉出来的粪便也越来越多,臭也正常。

“鸡屎鸭屎不是这个气味。”赵老太太皱眉,突然一把拽住了沈正,“沈少爷,是你身上臭,咋这么臭?”

程弯弯也闻到了这股怪味,前天她问起来的时候,四蛋说是小黑在屋子里拉了一泡屎,她也就没再多问。

就在这时,老太太的手伸进了沈正的衣服里。

沈正一个文弱少爷书生,力气哪里比得过一个农村常年劳作的老太太,根本就动弹不得。

然后就看到老太太从他的衣服里,掏出来一个白色的鸡蛋,鸡蛋白中透着黑,还散发着浓浓的臭味。

“老大媳妇,你也太抠门了!”赵老太太忍不住骂道,“沈少爷可是县令大人唯一的儿子,金尊玉贵的公子哥儿,你咋能给沈少爷吃臭鸡蛋,这鸡蛋放了至少有七八天,臭的不能再臭了,吃了会死人的!”

程弯弯一脸懵逼。

家里两只大母鸡生下来的蛋一般当天就被吃掉了,怎么可能会留七八天!

再则,家里最近也没吃水煮蛋,沈正这个蛋哪来的……好吧,她记起来了,这是刚收稻子第三天,因为石磙的事,她奖励给这孩子的。

这么多天过去,这个蛋竟然还留着?

沈正这样的贵公子哥儿,竟然会把鸡蛋留着舍不得吃?

“咳咳!”沈正面不改色的道,“我还以为是生鸡蛋,可以多放几天,打算留着带回去给我爹吃……”

赵老太太好奇的问道:“县令大人平时连鸡蛋都吃不上吗?”

“当然不是!”

沈正立马否定了。

这个鸡蛋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和其他的鸡蛋不一样,意义非凡。

他当然知道鸡蛋臭了不能吃,他就是要带回去给他爹瞅一眼,知道他有多厉害。

“可怜的孩子……”赵老太太拉住了沈正的手,“县令大人真是个好官,宁愿自己没有吃的,都要给我们百姓降税,县令大人爱民如子,让百姓能吃上粮食,咋能让县令大人吃臭鸡蛋……沈少爷,老婆子我告诉你,这个啊,是臭鸡蛋,不能吃,等过两个月家里的鸭子生蛋了,我挑一些个头大的送到县衙去……”

她说着,直接将手里的臭鸡蛋扔进了路边的草林子里。

沈正:“……”

他藏在怀里七八天的鸡蛋,被人嫌弃了七八天都没扔掉的鸡蛋,竟然就这么被扔掉了。

若是他现在跳下牛车去捡鸡蛋,会不会有损他县令之子的身份形象?

程弯弯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

不过这孩子死要面子,她还是不戳穿这层窗户纸了。

牛车晃晃悠悠到了平安镇,一行人从牛车上下来,各自去办事。qqxδnew.

沈正吊儿郎当往县衙走。

程昭去了平安镇最大的墨宝斋。

程弯弯和赵老太太还有赵达一起去粮食铺。

到了粮铺才知道,原来县令大人秋收之时发了一些关于粮食的政令,各大商行不许私下收农民的粮食,农民若是要卖粮,送到平安镇的粮仓去,整个湖州的大米是统一十文钱一斤。

粮铺的粮价也被限制了,最高不允许超过十二文钱,且还限售,不允许商行大量囤积粮食。

往年的大米是六文钱左右一斤,十二文这价格虽然比往年也高了不少,但是在粮食短缺的年成里,这个价格算是很公道了,要是没有政令干预,粮商囤粮一个月后再放粮食出来卖,大米的价格怕是得到五十文。

到了那时,钱就不值钱了,粮食才是硬通货。

而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也会很严重,百姓有钱也买不起粮食,就成了流民,流民聚集容易起义造反……

程弯弯暗暗给当今的朝廷点赞,粮食限价,能大幅度减少流民的产生,杜绝了不少后患。

赵达带了三百斤粮食来镇上,全部换成了银钱,他家中有病人,需要银钱治病,钱对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赵老太太带来的四百斤粮食,一半换成铜板,另一半换成了粟米和黑面荞麦粉豆子等主食。

程弯弯照着做,一百斤大米最后变成了五十斤粟米、二十斤黑面、二十斤荞麦粉、二十斤豆子、二十斤藜子、二十斤陈米……

第148章 在镇上采购

粮食换好之后,堆在了牛车上,赵达负责守着牛车。

程弯弯和赵老太太前往绣坊。

平安镇最繁荣的产业怕就是布庄了,大大小小的绣坊布庄有上十家,镇上许多小门户的妇人都在绣坊当绣娘。

随便进了一家不算高档的绣坊,这家铺子里的客人还挺多,大多是村子里的庄稼人秋收后卖粮食得了钱,然后买布匹回去做秋衫冬衣。

赵老太太和程弯弯走进去,直接去找站在柜台后的掌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