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3章(1 / 2)

加入书签

既然有此一说,应该不会少到哪去。

罗幼度随手翻起桌上枢密院的奏章,眼前一亮,是关于杨业的战报。

自从契丹分裂以后,河东与云中加深了往来。

雁门关这一军事据点暂无用武之地,让杨业这样的智勇之将驻守委实屈才。

罗幼度想到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静塞军。

历史上赵匡义在高粱河吃了大亏,深感骑兵的重要,亲自督建了北宋最强的一支骑兵部队,人数不多。在历次对契丹作战中,未尝败绩,屡次正面打败契丹最强的王牌军队铁林军。

这静塞军的兵源主要就来至于北方的代州、易州。

于是,罗幼度给杨业升了官,命他选择燕赵豪杰,组建一支静塞军,增强边境的军事实力。

还特地将为御营司准备的铠甲先调拨给静塞军装备。

契丹与耶律敌烈之间多有摩擦,大大小小的战役不少。

杨业也多次出兵雁门关相助耶律敌烈与契丹作战。

杨业天赋在这几次的战役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杨业并不适合统帅大军,他擅于寻敌破绽,擅于绕后奔袭来去如风,给他一支精锐,让他自己发挥,他会在敌人最薄弱的时候在敌人的弱点狠狠插上一刀。

装备精良的静塞军,在他手上屡创佳绩。

即便是契丹的耶律休哥对他也大为头痛。

多次设伏想要擒杀杨业,都给杨业躲了过去。

杨业跟后周纠缠的这些年里,将骑兵进退之法,玩出了花。

勇猛无比,来去自如,以少击多,斩杀敌将,短短的大半年的时间就闯下了老大的名望,彻底打响了杨无敌的名号。

当年的刘无敌是北汉人自己叫的。

但现在的杨无敌,那是契丹人叫的。

不过并非是耶律必摄那方的契丹,而是契丹友军。

杨业相助他们破敌,已经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巨大的威望。

至少在耶律敌烈的军中,无一人有杨业那般神勇,用兵也无他灵活。

无处不在的杨业,已经成为耶律休哥最头疼的存在。

看着北方传来的战报,罗幼度也不禁叫了一声好。

耶律休哥多次受杨业袭扰,此次进兵,处处设防。

作为契丹百年难求的盖世名将,在一次次的吃亏下,也渐渐成长。

杨业一时半会儿寻不到破绽,他索性退回雁门关,他不从云中走,而是穿过太行山到了幽州,从古北口杀入草原去袭扰耶律休哥的大后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