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42章(2 / 2)

加入书签

看起来,想要顺利地渡过这个春耕和接下来的青黄不接时期,贷款便是必须的。

一成的利息,并不贵。

比起以往五成甚到七成的息,这差不多等于是白送。

重中之重,还是要赶紧将眼下的春耕做完,已经有些耽搁春时了,作为农家的周洪,岂有不知你误地一时,地误你一年的道理?

可是想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春耕,就必然需要大牲口,偏生这大牲口,却是最缺的。

这可如可是好?

周洪将脑壳都几乎挠破了也没有想出什么好主意,最终他将眼光投向了距离他们这个村子不远的一处军营。

或者,也许可以去求求他们?

第六百四十二章:依仗

张任万万想不到,自己居然还要去种地。

不是驻军的屯田,作为驻扎在与赵军对峙的第一线的军队,他们唯一的任务便是作战。

“离咱们军营不到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是新建的,安置的全是流民。”老什长笑道:“刚刚被送过来,眼看着便要错过春耕时节,慌了神儿,便找到咱们了。”

“咱们还帮人干这个?”张任万分不解。

“在广西的时候,咱们经常干这个!”老什长却是一点儿也不意外:“闲遐之余,常常去帮周边农夫干活,给孤寡老人挑水啥的。这些事情,都是当年贵州路上的萧相公首倡的,说什么军民渔水情。”

军民渔水情是啥张任不太理解,但他却是晓得,过去厢军,是经常被军官弄去帮着自家耕种土地的。

现在的情况大概敢差不多吧,只不过不是帮着自家,而是帮一群素不相识的农夫罢了。

驻军有挽马、骡子啥的,都是可以下地的大牲口。

天还没有亮,什长便带着他们一伙,牵着几匹大牲口出发了。

与他们一样的,还有另外四个什。

看起来这一次,整个战营出去了一个队去帮忙。

犁铧是有的,现在有了大牲口,便算是妥当了。

老什长他们一行人,一看就是老把式,套马拴骡安装犁铧,熟练得很。

张任就不行了,干瞪眼帮不上忙。

最后还是老什长让他扛了一把锄头,去挖那些犁铧耕不着的边边角角。

他们这片地,差不多有五十亩的样子,而他们的任务,是今天要将这件事做完,分到五个什,也就是一什有十亩。

周洪相当的开心。

他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思,去军营请求帮忙的。

这得益于他在谯县的时候,见到的大宋的军人,对老百姓都相当的和气,而且他还看到过在哪里,有当兵的帮老百姓挑水扛东西来着。那些当兵的头上,都插着一根白羽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