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4(1 / 2)

加入书签

效率低下。

楚霁发现之后一面检讨自己不应远离了百姓生活日常,一面赶紧下令让人研制曲辕犁。

毕竟,他再是学霸,机械研究这事儿也只能交给专业的人做。

他只能根据自己学习过的相关知识,提供一些方向思路。

终于,这曲辕犁算是造出来了。

“很好,就叫王超按照这图纸加紧赶制一批,务必在春耕之前完工。”楚霁吩咐道。

纪安闻言微囧,开口提醒道:“少爷,整个工官署都还在抄书呢。”

楚霁轻笑一声:“那你便先命人将这图纸刻在石板上,刻好之后给王超送去,让他亲自监工,拓印出一百份来。”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拓印便是雕版印刷的前身,再往后才是活字印刷。

现在在大雍,拓印暂且只用于复制石刻图案,并未拓展到文字领域。

工官署里,王超正头也不抬地奋笔疾书着。

这一卷他自幼熟读,倒背如流。

因此,即使不对照着书册,他也能将全文默出来。

只有一样要格外小心——可千万别写错了字。

否则这一张纸便彻底废了。

提着一口气,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将这一卷写完,王超搁下毛笔,将竹纸与书册放在一起进行校对。

看着两张纸上的字迹,王超心中不知缘由地生出些许感慨。

这些誊抄而得的书卷,皆字迹不俗。然美则美矣,却终究不是卓大人亲自手书的原版。

听说卓大人素喜书法,亦精于此道。其字迹很有当年迟悔先生之风。

可惜,他远在这沧州,虽读书万卷,却也未曾有幸见过卓大人的真迹。

兀自遗憾了一会儿,王超按下心中的惋惜,再次琢磨起楚霁的命令来。

“曲辕犁”图纸早几日便送了去,可至今楚大人也没有什么指示,也不知能不能让楚大人满意。

正冥思苦想之间,外头突然有一下属进来禀报:“楚大人送了曲辕犁图纸的石刻来,命您先行将这图纸拓印出一百份来。”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匠人都是现成的。

王超心里正烦乱着,随意挥手道:“让底下的匠人去做便是。”

下属却道:“楚大人吩咐了,这批图纸尤为重要,需得大人亲自监工才是。”

王超闻言,叹了一口气。

也罢,抄书抄得他手都要断了。

出去换换心情也是好的。

今日阳光极好,天气已然稍有转暖的趋势。

微风拂面,也不再是刺骨的寒。

拓印坊中,一名匠人正做着准备工作。

王超站在那石刻旁,用目光描摹着曲辕犁的图纸。

顾名思义,这犁与寻常的耕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犁。

当日楚大人找他过去,便言明想要他改造原本的耕犁。

要求他将原本的犁辕从长直改为短曲。

王超虽不明所以,但还是根据楚霁的要求进行了的整改。

一开始的改造自然是失败的,犁辕的形制骤然改变,让耕犁本身失去了平衡,反而比原本更加的费力。

可楚大人却坚持要这么改,和他们一起寻找合适的长度和曲度。

果不其然,在经过近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制造出了更为省时省力的耕犁。

更为要紧的是,楚大人命他们在辕头处安装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有了这个犁盘,原先耕犁难以调头和转弯的缺点便消失了。

可楚大人却还是没有完全满意。

他还要求新型耕犁能控制耕土的深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