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7(1 / 2)

加入书签

上:“女郎,夫人夜半病笃,性情也突然躁动,医师诊治以后,只言恐不能再延其大限,所以郑夫人才遣我来长乐巷。”

谢宝因想起梦中,望了眼长长垂在腰间的长生符,佩以与清冷温润的白玉,然后她莞尔而笑。

很怪异,但也很好看。

国都的王道中央,士族奴僕与豪奴甲士前后拥簇着家中夫人的车马出行,最后停在宽阔到能容纳五驾的长极巷。

左右随侍也即时抬起车的帷裳。

谢宝因弯腰下车后,径直入家门,往妇人所居的馆舍而去。

谢晋渠所聘之妻郑夫人则已经在中庭迎候,举手合掌向前一推:“谢夫人。”

谢宝因抬臂揖回一礼,随后与其併肩。

途中,郑夫人无奈叹言:“夫人始终不愿言语,不愿进食,不愿饮汤药,即使是李傅母也不知所措,君舅与谢郎又因孝昭皇帝的丧祭而鸡鸣就离家,我只好遣人去请谢夫人。”

谢宝因轻轻颔了颔首,迈入房室。

室内光照充足,时时都在熏香。

卧在榻上的范氏已经瘦臞,黑发也失去数年来所静心护养的光泽,呼吸微弱至需要静心屏息才能闻见一二。

侍婢见嫁出去的女郎归来,迅疾在榻边设席。

谢宝因履地至榻前,先后屈足:“阿娘。”

范氏偏过头,默然不应。

在席上跽坐好后,谢宝因缓缓开口,声音就似山间溪水汩汩,宁静温和:“我知道阿娘心中难受,那汤药真的很苦,昔年我大病曾被苦到伏榻呕药,我以为阿娘知道后会斥责,但没有,阿娘拥我入怀,不停宽慰我,最后不再进食药石,尽心尽力的从外郡请来会针刺之法的医师,所以阿娘也不要食用了,我已经遣人去另请医师。”

范氏突然哽咽出声:“但待你还是不及我所生,我愧为家中嫡母。”

谢宝因抚摸着长生符,眼里含笑:“我夜里又梦见少时阿娘带我与三姊去国都之外的原野上出游,那时才知道原来阿娘所知其实比我们还多,我们一同手舞足蹈,合唱乐府,但在此之前,阿娘才因得知我未看《女诫》而去看先秦史册,急得几日都没有睡好。因为二姊产子而亡,阿娘忧心其余女儿以后也会蹈其覆辙,所以在嫁为人妇时,给我与三姊野参以备救命之用。”

“阿娘对阿姊好,也会对我好,对我严厉,对阿姊也是同样严厉。”

“而晋渠已聘妻郑夫人,晋滉将要仕宦就职,晋楷从来都好学,阿妹在阿娘的教导之下,言行举止都胜于我,这些皆是阿娘尽心所致。”

范氏听到内心有所感触,起身靠着榻上隐囊,笑言:“你与你三姊昔日是家中最慧黠的,也是最难管束的,你三姊显于外,而你显于内。我常常疑惑究竟是你三姊使你性情如此,还是你使你三姊如此,但我知道那时欢乐也最多,因为你们时时都会让我觉得生活是鲜活的,如同我少时那样,而非沉闷。”

妇人微微倾身去抚女子的发顶:“然你的婚姻也始终是我心中所愧,惟独庆幸你如今否终则泰,你与你三姊都很坚毅,比我还要坚毅,所以在遇到险阻艰难的时候,你们能安然适应,再找时机一举反击,不像你们大姊..稍有困难就会惊慌失措,最后作法自毙。”

她逐一说着:“那李夫人我也已遣还回她家乡,她所要谋的,谢氏已经做不到了。”

孝昭皇帝是天下士族所忌讳的一柄利剑,此时天子追封孝昭帝后,就是将利剑刺入士族胸口。

士族则只能饮血咽下。

范氏闭上眼,长叹一口气,开始悠悠追忆这一生。

“我也曾想过少时游历山川,暮年隐于山林。”

“但可惜身在士族,你我皆背负着家族。”

“我活成了我阿娘的模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