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节(1 / 2)

加入书签

竟然连陈校长几个都到了。他们告诉苏葵,有几个孩子知道她今天走,互相认识的一说,大家竟然都说要来送她。

苏葵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只觉得心里满满的,她微笑着说:“辛苦大家了,感谢你们能来送我。”

这次她没有说不用的话,因为她知道这是同学们的一片心意。

站在最前面的是贺正南几个,他们是最早来的,怕赶不上,他们很早就来这里等着了。

“班长……”他们看着苏葵,眼里有泪光,却说不出话来。

一位同样受到补助的女生哭着说:“班长,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对,班长,我们一定会报答你的!”

苏葵却笑着摇头:“大家到了大学以后好好学习,将来能为我们国家建设多出一份力量,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他们有些哽咽,同样知情的同学们也有些哽咽。

他们何德何能,这辈子能遇上这样的班长,可以说这是他们一生的贵人,是改变了他们命运的人,可她却从来不求回报,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

他们坚定地看着苏葵:“班长,我们会永远记得你的。”

苏葵同样温柔地看着他们:“我也不会忘记你们。”

是的,她大概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么一天,不会忘记这一双双真挚的眼神,这一份份珍贵的心意。

苏葵在离开时,只留下了一段话。

“世界很大,我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世界也很小,终究有重逢的一天。各位老师同学,珍重。”

班长……

我们永远的班长……

这一刻,所有人心里都在衷心地祝愿她,以后健康顺遂,永远得偿所愿。

作者有话说:

来啦!小葵花换地图了!感谢在2022-04-01 11:59:35~2022-04-01 23:25: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能说话就别bb、清妩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呆萌小小@ 20瓶;林小楽 4瓶;金茂府小明vip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宣传部的几位同志知道苏葵要来的消息, 一下火车就将她接走了。

接待她的人是新闻出版局的一位干事,他告诉苏葵:“目前,《清河乡之变》已经进入三审环节, 交给几位领导审阅。文学出版社那边也已经准备好, 等三审完成, 就可以立刻出版发行。”

苏葵问:“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吗?”

“苏葵同志,你把文章写出来, 就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干事笑道, “我们部门的同志经过一审二审, 一致认为,这部小说没有可以修改之处,可以直接使用。”

说起来他们也觉得惊奇, 一般这种文章难免会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需要作者修改。苏葵的这部长达二十万的小说他们却找不出任何一处不合时宜之处。

应该说即便是有,他们经过讨论后都一致认为原作更好,如果改了, 反而会失去这种味道。

为了审阅这篇小说,他们甚至将苏葵原来写的《小草青青》也一起看了,发现两篇小说有所不同, 一个写的是抗争命运的故事,主要写的是人,一个却是借人的角度来描绘社会的变革。

故事不同, 写作的风格却是相同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人物形象丰富饱满,擅长以出乎意料的方式使事件达到使读者喜闻乐见的结局, 并且还能在这样的方式中让人得到启发。集娱乐与启蒙为一体, 是她的小说能在这个时代几乎受到所有人喜爱的原因。

连他们部门的许多人都看过苏葵的小说, 认为苏葵的故事已经被她写到了最好,写到了极致,这就是这篇小说独特的风格,无法更改。

“楚同志,你们也太客气了。”苏葵谦虚道,“其实我这篇文章尚且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她早早来到京城,是为了配合他们的工作修改,没想到他们对自己的评价这么高,竟然完全不用她修改。

听到苏葵的话,楚干事却笑道:“苏葵同志,文章不在技巧的堆积,以情动人,才是作品的可贵之处。我们认为,你的文章就有这种深刻的“情”存在。”

无论是《小草青青》还是《清河乡之变》,无论是写人还是纪事,字里行间无一不融入了作者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核,才能创造出这样动人的作品来。

他又笑道:“苏葵同志,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我们领导说的。”

*

此时,他口中的领导正在赵芝兰家里,跟她说着话。

“老师现在身体还好吗?”郭毅问。

他口中的老师当然不是指赵芝兰,而是指赵芝兰的父亲赵邦国,曾经的政治委员,也兼任过组织部的部长。

赵邦国也是个文人,年轻时候也写过不少文章,还曾经在沪市那边担任过老师,郭毅只在他那里上过一学期的课,却一直对他老师相称,哪怕人已经退下来了,两家依旧有来往。

赵芝兰笑道:“老爷子身体还硬朗,就是惦记着成明这孩子。”

“成明的年纪是不小了,也难怪老师忧心了。”

陆子光听了笑道:“孩子长大了,他的事情就交给他自己做主吧。”

不得不说,两人作为父母,思想是非常开明的。

赵芝兰给他端了一杯茶来,开口问道:“郭部长,您来这里应该不是只为了问老爷子的事情吧?”

两家虽有来往,但他工作繁忙,平常经常到大院里去看老爷子,倒不常来他们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