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节(1 / 2)

加入书签

大家都知道这个考试很重要,却从来没有人向她这样这样直观地将高考剖析透彻。

上面的话鞭辟入里,几乎所有看到的人都恍然大悟,甚至生出了高考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的想法。

当天,这则新闻迅速传遍了全国地区,并且被《京城大学周报》转载。

不说别处,最震惊的就是他们同系的学生。

之前还在惊讶她就是那个传说中带领全班考上大学的班长,现在竟然就看到了教育部表彰她为“教育模范”!

那可是教育模范啊!

在行业内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能被称为模范,那是典型,是全国人民都要向她学习的!

而这个人竟然就是他们同系的学生,就在他们身边?

大家一瞬间生出一种见到名人的不真实感。

连学校老师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同样充满着不真实,这孩子才刚刚进学校,还没开始学习,竟然就搞出这么大的新闻来了?

一时间,整个京大都沸腾了,她迅速成为京大的名人,甚至还有人专门来看她这个“教育模范”。

而她们宿舍里的人才是真像活在梦中,全都小心翼翼又好奇地打量她。

她们就想看看这位苏葵同学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就这么厉害?

都是一起进学校的,在大家连环境都没熟悉的时候,她就已经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闻名全校,不,是闻名全国了!

乔海燕已经不敢跟她说话了,甚至李玉华都看了她好几眼。

连来给他们上课的老师都稀奇地打量着她。

尤其是郑云虹。

她那天才想过苏葵会不会还做了什么大事,谁知道她还真有!

坐在教室里,不时有人打量这个新出炉的“教育模范”,苏葵却依旧云淡风轻,在座位上坐得笔直,手里拿着笔,不知在写些什么。

郑云虹看见,暗暗点了点头。

自院系调整后,原来清大、燕大的外语系一起并入京大西方语言文学系,同样是师资力量雄厚,众贤云集,老师们都是执教多年,教学水平都很高。

英语系刚刚独立出来,由郑云虹担任系主任,全系共有六十七名学生,一起在教室里上课。

他们的课程主要就是精读、翻译、写作和一些英国诗歌赏析的选修课。

郑云虹上的就是翻译课,如今他们没有专门的口语课,都是老师上课一起教的。

开始上课,最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水平。

怕同学们不敢开口,郑云虹先是用英文做了一段自我介绍,讲起她学英文的事情来。

她是非常标准的英式口音。

因为她家曾经在沪市,那边因为建国前一些特殊的关系,对英文非常重视。她小学中学都是在那边的教会学校上的学,更是重视英文,甚至那时候上课的教材有些都是英文原版。

可以说,郑云虹的英文水平毋庸置疑,更有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所以学校才将独立英语系这个重任交到她手上。

她讲完后,便让同学们也来自我介绍。

高考不考口语,大家虽然做题可以做对,但让他们开口就很困难了,更别说还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当着京大教授的面,万一说得不好……

一时间,教室里竟然有些安静。

郑云虹当然不会强迫学生,只是微笑着问哪些同学愿意起来做一个自我介绍?

大家都面面相觑,有两个学生胆子大,尝试着站起来,看样子他们之前是学过的。

只是平时不常用,加上没有好的环境练习,两人的英语说得磕磕绊绊,发音也有很大问题,勉强说完,看到大家都在看着他们,羞愧地低下头。

早知道就不站起来了。

郑云虹却是微笑着鼓励他们:“两位同学,学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能开口,你们能站起来已经很了不起了。”

国家虽然对英文已经非常重视了,可全国实行英语教学的时间还太短,大家的水平不高是很正常的。

她温和地问:“还有同学愿意给大家做一个展示吗?”

然而经过那两个同学后,大家更不敢站起来了。

苏葵却忽然举起了手。

“好,苏葵同学。”郑云虹看见她笑眯眯的,想起她刚刚做出的轰动事件,她开玩笑道,“那就请我们的教育模范苏葵同志来给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

苏葵在所有同学的注视下站起来。

一段自我介绍十分流利,没有任何的卡顿,并且和郑云虹几乎是如出一辙的口音。

教室里有一瞬间的寂静。

郑云虹眼睛一下子亮了,对苏葵有了更深的兴趣,忽然用英文问了她一些问题,苏葵几乎是不用思考,话音刚落,她就能接起,全部对答如流。

郑云虹越发来了兴致,甚至想要知道这个孩子的水平到底在哪里。

“你对拜伦的诗歌有什么看法?”

“简·奥斯丁的小说你有没有读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