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节(2 / 2)

加入书签

不仅是苏葵,其余学生更是对这次考试万分重视——只因为苏葵捐献的一大笔奖学金。

学校里家境不好学生的占多数,就是为着这份额外的收入,他们也要拼尽全力。

从考试前一个月,甚至可以说奖学金制度正式实行起,学校里的学习氛围就呈指数型上升,图书馆几乎成了学生们的第二个家。

图书馆开馆时间从早上七点提早到六点半,但无论开馆多早,门口都能排起长长的队伍。

每当看到那个真正把图书馆当第二个家的人,大家心里生出敬佩的同时也好像打了鸡血一样。

在一片紧张激烈的氛围中,苏葵迎来了她大一上学期的考试。

第一场考试就是英语系的,她本来也是这个专业的学生,英语系的考试就是她的重点。

在院系合并后一段时间,京大英语专业对考试的形式和分制进行了改革。目前来说,各个学科的考试形式还是由任课老师自己决定,但将原来的五分制改成了百分制。一些课程也由单纯的口试改为口试加笔试的形式。

比如她今天考的精读,就是这两种形式结合。师生进行英语问答,提出的问题大多有语音语法,笔试的内容则是他们上课时分析过的文学作品。

语言和文学分家的课程改革意见还在广泛商讨中,起码这学期他们就要按照这个来考试。

许荣升教授问的问题并不复杂,只是他不苟言笑,很多同学在口语上也是薄弱,甚至出现了几次听不清教授问题的情况,在笔试结束后的口试部分有些同学表现得不尽人意。

坦白说,他们才刚刚进入大一,问的问题确实不算难,比如问苏葵的问题就是“open”的“o”为什么要读长音?以及让她简单说一下几种时态。

这对苏葵来说甚至不算问题,几乎是在他话音落下,苏葵的答案就能响起。

她语言流利,没有任何卡顿,许荣升当然知道这些对她不是问题,只是很久不见这个学生,难免生起了一种对她水平考验的想法。

“苏葵同学,这部剧本‘augustas does his bit’是哪位作家的作品,你对这部剧本有什么看法?”

“之前我让同学们去读了《风雨飘摇》这部小说,你应该也读过,能不能谈一谈你的想法?”

即使这不是考试应该回答的内容,苏葵也从善如流地接受了。

“这部剧本是萧伯纳创作的一篇短喜剧……值得注意的是里面的英语修辞和写作……《风雨飘摇》这部作品和《嘉莉妹妹》有所不同,比起单个人物刻画,更加注重群像和环境描写,但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揭露资本的黑暗……”

面对这个学生渊博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就是许荣升也露出了淡淡的赞赏。

“很好。”他说,“你没有因为免修就荒废学业,老师也放心了。”

谁让她不仅是免修,还狂揽好几个专业,就是英语系的几位教授也不由得为她担忧。现在看她水平依旧稳定,处变不惊的样子,也能放心些了。

在苏葵之后进去的同学甚至还能看到教授脸上带着笑意的样子。

一想到之前进去的人是谁,进来的同学就有点发抖。

出去的同学就眼睁睁看着她迈着步伐赶赴下一个考场。

从早上八点半开始,今天一天,苏葵参加了英语系大部分的考试以及俄语系的两门考试,考试形式由老师制定,倒不是所有考试都很复杂。

她今天参加的一门俄语考试就是由一位苏联来的专家给他们进行口语考试,并且只有口语,只是问的问题包括课堂内容而已。

这位老师的名字叫做叶甫根尼,俄语系像他一样的苏籍教师还有几位,都是几年前就被学校聘来任教的,在语言和文学方面的造诣很高。

目前俄语系在整个外语系的发展中几乎是独占鳌头,甚至还有一些英语系的学生后来都转去学俄语了。

叶甫根尼对苏葵这个学生的记忆很深,毕竟像她这样同时修几门外语还能达到这个程度的人确实是不多见,甚至可以说他也就见过这么一个。

不同于英语法语专业,俄语系拥有他们自己编写的教材,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苏葵在那里上了一段时间的课确实是受益匪浅。

这也注定考试的口语课并不会简单。叶甫根尼给她提的问题从基本的语音词汇到语法结构,文学作品分析,甚至由于从中文系那里引进了文艺学引论,他还让苏葵简单谈了谈这个学科。

苏葵也没有让他失望,条理清晰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他并不要求学生不能出错,甚至还允许他们有些地方可以用中文代替。

只是苏葵不会让自己有出错的机会,更不会放过让自己得高分的机会。毕竟俄语系的几位教授答应她,只要她能够在这学期期末取得好成绩,他们可以允许她下学期免修。

流利的语言,清晰的思维,缜密的逻辑,让这位带着大胡子的老师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苏葵同学,我是非常想在下学期见到你的,现在看来,恐怕我们见面的机会会很少了。”

他的中文说得不错,意思也很明确了。

苏葵也露出了笑意:“老师,只要您还在华国一天,还在京大一天,我们就还有很多见面的机会。”

苏葵出于什么说这句话无人知晓,只是得到了胡子已经花白的教授一句感叹:“但愿如此。和你们这群孩子相处很愉快。”

*

大多数外语专业的课程并不多,两三天时间就能结束。

整整三天的时间,苏葵的身影奔波在各个专业的考场,几乎让所有同场考试的学生都感到害怕。

因为她参加这么多考试不说,居然还是考完就走,场场提前结束,明明是赶场子,却硬是让她走出了闲庭信步的感觉?

直到她最后一场在法语系的考试结束后,所有同学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然而这口气还没松完就提了上来,因为她在参加完和他们一起的考试后,马上就要进行缓考,将没能来得及考试的科目补完。

由外语系各专业老师亲自监考,最重要的是,就她一个人。

那才真的是一场接一场,连考场都不用换。

已经放假的同学甚至有种留下来见证奇迹的冲动。

于是,在大部分同学离开京大的时候,苏葵进行了这一场万众瞩目的考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