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4(2 / 2)
吕相公回曰:官家不需要特意取消宦官的监军资格,只要下令宦官监军出现问题宦官首领与之同罪即可。
类似于朝中大臣贪污受贿宰相连坐受罚,一旦牵扯到上头的人,宦官首领自己就会不要这个权利。
果不其然,吕相公的建议刚被采纳,宫里的宦官首领就自请取消宦官监军的资格。
人都怕死,将领都能出现临阵脱逃的情况,监军临阵脱逃太正常了,政事堂的相公们怎麽不说文臣监军临阵脱逃让宰相跟着连坐?
不对,按照吕相公的意思,应该是朝中所有官员犯错宰相都得跟着连坐。
凭什麽只拿捏宦官,文臣不应该更要以身作则吗?
当然,朝中到现在也没有大臣犯错宰相连坐的规矩。
宦官只有区区几十人,让宦官首领连坐能说是首领御下不严,朝中官员成千上万,要是所有人犯事儿都要连累宰相,政事堂的相公们一天能换三轮。
政事堂可以干涉内廷任命,内廷却无法干涉政事堂,宦官有意见也没用,自然无法越过文臣专权。
所以狄大元帅清醒一点,官家可以改军制,但是绝不可能不设监军,往前看几百年也没有完全放任武将的道理,放在大宋自然更不可能。
“监军不监军的不重要,包大人,官家真的准备不再让将士们奔波轮戍?”狄青的重点全部放在韩相公的设想上,如果朝廷真的能那麽改,那还管什麽监军?
但凡武将能带自己的兵,监军就是个屁!
咳咳,这麽一想武将掌权的确挺危险,将军真有本事也就罢了,要是个半吊子将军带兵,打仗的时候会变成什麽样子他都不敢想。
行吧行吧,只要监军别那麽死板,他也不是非得把军中的文人踢走。
将军打仗需要谋士,脑子不够谋士来凑,他懂。
官家先前和他说过要动军制,具体怎麽动却没说,只说几位相公吵完架就能定下来。
老天保佑,希望包大人说的能成真。
韩相公加把劲儿,为了大宋军队的战斗力,一定要突破文相公的防线将政策落实下去。
就算不能让固定的将军带固定的兵,能停止轮戍也是天大的好事儿。
南方的兵来北方还好,北方的兵去南方真的要命啊!
北方人狄大元帅如是道。
狄青满怀期待的和包拯探讨改变军制的必要性,恨不得把他的脑子挖出来安到包大人头上让包大人知道他是怎麽想的。
虽然他是个将军,但是改动军制之类的话他说不管用,得包大人这样的文臣才有资格去提议去讨论。
没办法,武将没有议事的权利。
枢密院主管军事,但是纵观枢密院也找不到一个武将,更别说政事堂了,那都是文臣专属的衙门,武将碰那些位子就是居心不良。
看看他就知道了,他都那麽低调了还是有文臣看他不顺眼,身上战功多能光赖他自己吗?
西夏不犯边,他能挣那麽多军功?
一群神经病不去谴责西夏年年犯边侵扰百姓,反而怪他这个平西大元帅势头太大,一个个的切开脑袋都能倒出来一缸水,凑一块儿去直接成海了。
他没有在说包大人,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