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2 / 2)
海盐,来源大海。
井盐,来自地下卤水。
湖盐,从咸水湖中获得。④
……】
【且古代盐和咱们现代盐,有颜色、颗粒和味道上的不同。
咱们现在吃的盐都是白如雪的细盐,味道只有咸味,没有其他杂味;古代则是颜色各异的粗盐,颗粒粗糙不说,味道也苦涩,那就是没去除干净的杂质。
其实古代也有细盐,但细盐价格比粗盐高,属于百姓们买不起的范畴。】
“白如雪,没有杂味的细盐,后世人居然吃那么好吗。”诸朝贵族们看向自己的盐,也算细盐,但细品,依旧能尝出淡淡的杂味。
在今天之前,他们从没有嫌弃过自己吃的盐,因为跟普通人比起来,他们盐的品质和味道不知好多少。
但是跟后世的盐比,他们觉得自己被比下去。
“细盐长什么样啊?”诸朝百姓们好奇,他们连细盐的样子都没有见过。
因为盐贩子知道他们买不起,就算手里有细盐,也不会跟他们介绍。
刚巧,姜叶身后放出后世的盐田视频。
【古代把盐卤水制成盐的方法是煮和晒。
咱们现在的海边晒盐场,其流程和古代的“盐田法”一脉相承并创新。】⑤
随着姜叶解说,身后视频俯拍,只见下。面是整齐的大片盐田。
刚开始百姓们不知道那是什么,直到镜头拉近,有人解说,他们才知道,那是海边晒盐场晒的盐。
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原来盐田长这样,以及盐是这么晒出来的。”
“是粗盐,那就是我们吃的粗盐!”看到已经晒好的海盐,古人们觉得熟悉。
“不过海边的盐颜色好白啊,咱们的粗盐则颜色偏黄。”有人疑惑,
“因为咱们的粗盐不是海盐,也不看看咱们距离海边多远。”身边人感慨。
如果说这一步,还在他们的理解范围,等看到粗盐制成细盐,以及如何过滤杂质,他们都目不转睛。
“那么白,那么细,那么干净的盐,吃起来一定很好吃。”
“醒醒,那样的盐价格肯定很高,哪怕是后世,也绝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有人冷笑。
“可是后世晒盐场那么多,那么大,盐价格应该会降下来吧。”百姓们希冀。
【从古代的“盐田法”就能看出古人也是会用太阳能的,而海水中的盐,堪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然如此,古代的盐为什么还那么贵?】
诸朝百姓们回神,“对啊,既然海边盐那么多,为什么我们买的盐还那么贵?”
“我们要是住在海边就好了,吃盐就不用发愁了。”内陆百姓们道。
海边的百姓们要是知道,一定会冷笑,他们的确不缺盐,可也有别的烦恼。
比如朝廷不让他们下海捕鱼谋生,手里只有盐,照样活不下去。⑥
【古代盐价贵,和路途遥远、不便有很大关系,路途远而不便,就让卖盐人的人工成本上去。
更别说路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