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节(2 / 2)

加入书签

“三郎说了,先生心系国事,让我一定要讲清楚一点。”徐放说完一大段话,口渴地饮用完一盏茶,又倒了一盏。

木须听完后,愣住好一会儿,才长叹道,“新帝能得三郎夸赞,想来是真有长处。”

说话时,他往边上的钟庆看了一眼,见钟庆面带疑惑,又问怎么了。

“我是在想,新帝的底蕴较浅,真的能服众,并震慑住京城的那些老油条吗?”钟庆对此颇感担忧。

之前太子被废,钟庆就松了一口气,因为于家也跟着落败,了解他多年的心事。后来贤王和恭王夺位,又让他们担心不已,觉得两个都不能堪当重任。现在突然冒出的新帝,更是他们不了解的人。

“行不行,得用时间来证明。”木须道,“咱们现在,谁都不知道往后如何。只希望,咱们历朝,不要乱起来才是。”

一声叹息,代表了木须对未来的担忧。

但事实是十有八九不如意,等新帝登基没过多久,并州附近的番王就开始起义,说新帝名不正言不顺。

之后好几处地方都出现了暴乱,只有新余一带还算太平。

木疆接到命令,新帝要他带兵去平并州的暴乱。

收到消息时,木疆知道这是新帝看重他,当即就带兵出发并州。

本来徐放还要在京城待一段日子,但他听说南边和西部都有暴乱,立马请命出征。

如今徐国公府的门楣得靠他来撑,若是他贪生怕死,往后徐国公府指不定就要被人害了去。

新帝对此没有意见,徐放愿意带兵出征,对他来说是好事,这说明又多一个可以用的人。

徐放和木疆都被派了出去,有了能用的武将,新帝还需要文臣。

但是朝中的那些老臣,对他来说,都不太好用。好些人都在观望,并不信任他。还有一些旧臣,本事没多少,架子却很大,特别是一些出身显贵,是家中安排官职的,新帝更是使唤不了他们。

新帝苦恼无人可用时,接受到江云康的请安折子,恭贺的同时,并说明新余附近一切安好,并且已经让人打造武器,会陆续送去给木疆和徐放,支援他们讨伐叛军。

同时,江云康还和新帝举荐了几个人。折子里虽没直接写新帝的困境,却侧面表明新帝如果需要用人,可以考虑下江云康说的。

新帝看完江云康的折子后,立即让人去查了文渝等人的背景,得知文渝是清流,江云帆办事耿直只认礼,张博宇也是个诚恳的,当即把这些人叫到跟前。

一番问话后,各自派了职务,还给文渝升了官。

从入秋到深冬,木疆和徐放四处征战,帮着新帝平定叛乱。

而京城里的事,新帝也是雷厉风行,办起贪官隐患毫不留情。

当有人意识到这个新帝不是个好糊弄的人时,京城内外和新帝唱反调的,已经被新帝处理了半数。

聪明一点的,便知道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不敢再低估新帝。

但也有不知死活的,还在私下里拿新帝母族卑微说事。这话但凡传到新帝耳中,一律处死。

瞧着一年又要过去,刺头们也都被处理了,剩下的得慢慢来。

原以为可以舒服过年,沉寂大半年的北狄突然送来了使臣,要历朝继续上贡给北狄。

消息传到新余时,白轻舟听到北狄要上万石的粮食,还要千匹骏马和绫罗绸缎等,和江云康骂咧咧地道,“他们怎么不来抢?这是看我们内乱,又皮痒想打仗?”

第130章

江云康听了也颇为气愤, “北狄这是看我们内乱,想要趁火打劫。”

“谁说不是。”白轻舟气愤道。

“那皇上是什么意思?”江云康比较在意这个。

如果皇上答应北狄的要求,那……那才是最气人的。

眼下历朝是内乱, 但北狄也没好到哪里去,去年雪灾加战败,北狄就是拼了老命征兵, 也无法比上次乎颜完赞的二十万精兵多。

“还不清楚皇上的意思,现在只知道皇上很气愤。”白轻舟叹气道, “今年一整年,确实太多事情。再不平息内乱, 百姓们苦不堪言啊。”

江云康点头说是,徐放和木疆到现在还回不来,也不知道还需要多久。

江云康从府衙回家,马上就是除夕,街道上已经装点上红灯笼,有些勤快点的,门口的雪也清扫干净。

今日, 江云康没有乘马车,而是带着书砚往家走。

走过主街, 拐弯准备进入小巷时,看到几个孩童在追着玩,江云康刚想说可爱, 就看到自家的安儿也在其中。

“安儿。”江云康唤了一声, 安儿立马回头。

安儿戴着虎头帽,林姝怕他冷, 里里外外包得格外严实, 朝江云康跑过来时, 江云康害怕安儿会摔倒,大步走过去把人抱住。

“你是偷跑出来,还是你母亲让人带你出来的?”江云康捏捏安儿白胖的小脸蛋,手感很好,又捏了捏。

安儿笑咯咯地躲开父亲的手,指着路边的杨树下,“是母亲让我出来的,您瞧,书墨在那儿呢。”

书墨已经朝他们走过来,笑着喊了句三爷。

“嗯啊。”江云康和书墨点点头,“外边天冷,回家吧,去看看你母亲准备什么吃的。”

江云康抱着安儿,一路往家走。

回家后,看到张月英坐在长廊下皱眉,江云康先喊了一句弟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