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0节(2 / 2)

加入书签

其他考生也觉得这人有点傻。算了,就他的脑袋瓜子还是别折腾了,直接放弃今年的高考好了,省得白遭一趟罪。

田蓝写的飞快,她从小到大都这样,只要是会做的题目,就绝不耽误时间,考完拉倒。

监考老师第3次提醒时间时,她就直接站起身,上前交卷。

搞的监考老师都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强调了一句:“态度也很重要。”

旋即他又改了口,“算了,不浪费时间也好。”

他抬眼看台下的学生,“你们也是,这又不是高考考场。别磨叽了,会写的就写,不会写的早点交卷,我还好快点把试卷改出来。”

然而没那么多勇士。

就连陈立恒,他因为习惯控制考试节奏,所以到现在都没写完,只能老老实实坐在板凳上奋笔疾书。

倒是考场外面传来了喊声:“秀英,快点,娃娃饿了要吃奶。”

礼堂里发出吃吃的笑声,好几人都抬起头看一位剪着短发的妇女。

从她的外表上来看,她就是大西北再普通不过的农妇。

但她面无表情,对着孩子的哭声也充耳不闻的态度又显出了她的不一般。

齐耳短发妇女没有动,还在拼命写试卷。

外面的人似乎已经等得不耐烦,直接抱着小孩闯进了考场。在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时,她直挺挺地冲到孩子母亲面前,嘴里抱怨着:“娃娃都生了,考什么呀?考去哪儿啦?一个女人,连男人和娃娃都不要了,你这是想干啥?”

礼堂里的气氛瞬间凝滞起来,然后快速爆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几个人都交换眼色,还有人皱着眉毛指着那位怀抱孩子的上了年纪的女人:“我们在考试,请你不要打扰考场秩序。”

抱小孩的妇女暴怒,拼命将孩子往秀英手上塞:“你耳朵聋了?娃娃哭成这样你都不管?赶紧给娃娃喂奶。”

秀英埋头不吭声,笔尖不停,还在写试卷。

她的态度终于激怒了婆婆,后者发出一声咒骂,抓起试卷,直接揪成团,往地上狠狠地一砸:“写写写,写你麻痹地写!”

考场里的人惊呆了,英子气愤地站起身,愤怒地指责那女人:“你怎么能这样?我们这在考试呢,考试的时候谁都不能打扰。”

女人不甘示弱:“这是我儿媳妇,我们家的事轮不到你们管。女人生了娃娃就得好好过日子。”

英子叫气得够呛,下意识地寻找监考老师的帮助:“老师!”

没想到老师根本不管,只抬头看了眼闹钟,又提醒考场里的众人:“还有一个半小时考试结束,请抓紧时间。”

他扫了一眼秀英,正色道,“没多余的试卷,交不了卷子就算0分。”

秀英被婆婆拉着,强行要求给孩子喂奶。

听了老师的话,她突然间猛地推开婆婆,从地上捡起试卷摊平。

她婆婆猝不及防,差点连怀里的孩子都一并摔倒在地上。

她勃然大怒,分手又要揪卷子:“我看你是不想好了。你别做梦,甭想丢下你男人和娃娃不管。”

秀英突然抬起头,恶狠狠地瞪着婆婆:“你再动一下我的卷子,我就下老鼠.药,大家一了百了。我好不了,你们都别想活!”

她婆婆吓了一跳,怀里抱着哇哇大哭的孩子,自己也跟着拍大腿哭:“不得了咯,我这是讨了个祖宗在家里,不让人活哦。”

婆媳俩一哭一闹,考场里乱糟糟的,简直就跟菜市场一样。

然而监考老师充耳不闻,就像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听到一样,继续催促考生:“抓紧时间,没有写作文的人,动作快点。考试的时候,不管会写不会写,作文一定不能放弃。”

秀英木着一张脸,继续埋头写试卷。

她婆婆还在哭:“你就是安不下心,当初是你要嫁我儿的,看中我们家三代贫农。现在你又起了外心,就是不想好好过日子。”

陈立恒写完的卷子,起身去交,闻声到底还是劝了一句:“高考是好事,是让国家挑选人才呢,你要跟国家政策作对吗?”

上了年纪的女人又气又怒:“你少拿大帽子扣。什么都是你们说了算,拿我们的贫下中农开涮呢!”

一直不吭声地秀英突然间冒出了句:“现在改政策了,离婚不行,要丧偶才能回城。”

她这话没头没脑,却吓得她婆婆再也不敢吭声。

秀英继续往下说:“你们家要是不捣乱,我父母还能再想想办法。如果你们要耍花招,那就等着瞧吧。”

她婆婆被下了脸,面子挂不住,又嚷嚷着强调:“我们是外人,娃娃总是你生的吧?你难道连娃娃都不管吗?”

没想到秀英真狠人,表情漠然地看了眼还在哭泣的孩子,一字一句:“我这辈子就只能生一个小孩吗?”

天哪!这是一个当妈的能说出来的话吗?

秀英婆婆的天都要塌了。

然而做儿媳妇的人却面无表情,继续写试卷。

陈立恒看她婆婆不闹腾了,也不好再说什么,交了试卷就出来找田蓝。

距离高考还有好几个月呢,如果秀英不能做自己的主,就算她成绩再好,后面能不能顺利走上考场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田蓝一直没有远离考场,这会儿才问:“他们家到底怎么回事?”

大概的情况她能看出来。不外乎知青下放多年,以为真的要扎根农村一辈子,所以选择了农村配偶结婚生子。结果政策一变,知青们又有了回城的机会。

这个时代城乡差距极大,况且谁离家多年在条件艰苦的异乡生活,不怀念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呢?

于是小家庭和原生家庭的矛盾就直接摆在了面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