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6节(1 / 2)

加入书签

徐有志惊讶了:“哟,这是哪位教授录的课呀?讲的还挺有意思啊。”

说着,他干脆坐下来认真地看了。

陈立恒默默的看了眼他和田蓝,在心中安慰自己。

外挂之所以没出现军工课程肯定是因为觉得这个保密级别比较高,不应该随随便便露脸。

绝对不是因为他求知若渴的心逊色于别人。

一回试验成功,两人悬着的心总算落回了胸腔,又开始提心吊胆地等待服务公司生产的产品。

结果这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脱离了媒介,农场教职工家属生产出来的电视机不仅画面清晰度强差人意,还死活没电大课程出现。

就连他们能学习教授的儿子都满脸疑惑:“不是说现在电大课程特别多吗?怎么我等半天都没放。”

田蓝捂眼睛,不停地调试电视,急得要命。

可外挂像闹脾气了一样,死活不发力。

她瞪着电视机看了半天,突然间反应过来:“那个为人民服务呢?”

众人都莫名其妙,大西北生产的电视机弄个为人民服务也就算了,好歹也算他们产品的地方特色。

可服务公司做的电视机应该贴农大的招牌呀,不然怎么能体现出特色?

“听我的,错不了。”田蓝信口开河,“以前我们在大西北做电视的时候,也是一开始画面模模糊糊的。自从用的那个为人民服务,质量立刻上了几个台阶。要不是现在没元件,我们做出的彩电里出现的人保准跟真人在你面前一样。”

一群待业青年都将信将疑,不过就是喷上为人民服务的字样好像对电视机也没什么损害。

算了,死马当成活马医吧。谁让他们组装出来的电视机,就是没人家的质量好呢,看着就是模糊呢。

结果神了,“为人民服务”一落在电视机上,画面清晰度立刻不一样。

众人围着电视机看了半晌,最后得出结论,肯定是喷漆造成的压力影响了电视机的某个元件,所以它一下子就清楚了。

说到底,还是力的原因。

田蓝在心里呵呵。

好吧,科学无法解释的事,她也不浪费口水了。

陈立恒刚好放学过来,听大家说了事情始末,立刻跟田蓝交换眼神。

哎哟喂,这个外挂还挺有仪式感的呀。

两人笑着直摇头。他立刻催促大家:“既然试验成功了,那就动作快点尽快生产吧。我这边有200台的订单呢。”

徐有志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跟着强调:“我这儿也有订单,人家催得急,你们千万得快点啊。”

他现在干劲十足,订单已经扩散到河北了。他的目标可不仅仅是京城。他要把电视机卖到全国。让所有人都感受知识的熏陶。

田蓝趁机鼓励他:“加油!好好看,我国能不能早日实现全面奔小康就看你现在够不够努力了。”

这顶大帽子一扣上去,砸得徐有志都头晕眼花,走出门时还晕晕乎乎。

甚至在他直直撞上大盖帽的时候,他都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对。

还是对方扶住了他,亲切地询问:“同学,请问田蓝同学在吗?”

田蓝和陈立恒正笑着跟出门,闻声立刻盯着对方,不躲不藏:“我就是,警察同志,请问有什么事吗?”

警察的态度还算温和:“同学,不用紧张,我们只是了解一下情况。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到边上谈行吗?”

两人对视一眼,陈立恒点点头:“可以,这边没什么人,就在这里说吧。”

警察没异议,也没和他们寒暄,开门见山地问:“请问你们认识唐永刚先生吗?”

“认识,他是我们高考复习班的老师。当时就是他带领我们复习迎接高考的。请问他出了什么事吗?”

“没什么,那他出国的事情你们知道吗?”

两人都点头:“知道,他弟弟从美国过来,要带他一块儿出国。他在国内没亲人了,应该是上个礼拜走的。”

警察点头,表示自己知道情况了。

就在两人试图看出对方来意的时候,他终于丢出了重磅炸.弹:“那他带人做过为人民服务牌电视机的事,你们清楚吗?”

田蓝和陈立恒都心脏狂跳,脑海中只有一句话:来了来了,果然来了。

外挂如此嚣张,肆无忌惮到这份上,果然引起国家机器的重视了。

第144章 八零知青不回城

徐庶进曹营是一语不发。

面对找上门来的公安, 田蓝和陈立恒则连眼神都不用交换,直接满脸天真淳朴与热情。

电视机他们知道啊,就是他们向阳公社电视机小组做的。现在到处都是待业青年闲散劳动力, 农村社队企业搞得如火如荼呢。

电视课程他们也晓得啊, 下放大西北这么多年, 一直没多少机会好好学习, 都感觉自己陷入了知识的荒漠。结果在他们扎根农村搞建设的时候,我们国家居然已经飞速发展到这一步了!

田蓝眨巴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语气亢奋得不得了:“好多课程,我们还跟着电视机学种草药、养蘑菇、养鸡养猪, 日子越来越红火。大家都说跟着国家跟着党干没错,即便是大西北的旮旯角落里, 科学的春风也吹满大地。”

公安叫她满脸真挚的热忱之光闪得差点儿扭了腰。

他还想再打听点儿内幕呢, 结果面前两位大学生都是交口不绝的对国家发展的震撼,又把电视大学夸成了一朵花, 认定了赶英超美绝不在话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