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3节(1 / 2)

加入书签

主持人:我一直有个想法,苏联就像一面镜子。因为大家都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踩过的雷,我们也曾经踩过,或者很可能今后还会去踩。

嘉宾小瑞:对,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必须得深刻地认识苏联究竟是怎样走向毁灭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是事实,但不能光归咎于此。光惦记着总有刁民想害朕,不看看朕究竟干了些啥,是不是已经被老百姓恨的牙痒痒了?那不用刁民出手,你自己就已经完蛋了。

嘉宾秋秋: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觉得后来者还是比较占便宜的。毕竟先行者连探雷器都没有,全靠自己慢慢趟雷。一不小心踩中了,不炸的四分五裂,也要满脸开花。跟在后面的人有了前面人的教训,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嘉宾小航:那也未必。像东欧,同样是在二战之后才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但他们在苏联之前红旗就变了颜色,情况更糟糕。

嘉宾小瑞:所以要坚持自己的国家特色,不能想靠抄作业,一劳永逸。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必须得自己去实践,去摸索,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嘉宾秋秋:其实即便在学习的时候,我们也很难真正做到不踩别人踩过的坑。包括50年代,老大哥当年吃过类似的亏,后果很严重。原本5年经济计划是很好的,这次就碰到了挫折。现在想想,感觉好心疼啊。

嘉宾小航:那时候两边关系已经紧张了,正常的交往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说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我又有个想法。他们两者都是从资本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所以连犯错误都是同步的。但我们国家之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工业极为落后,基础十分薄弱。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逼迫我们没办法照搬苏联模式,必须给自己寻找适合的道路。就好比说打仗的时候,常规工业化国家的模式是占领大城市。我们就是农村包围城市,逐步蚕食。相类似的情况有很多,所以到后面我们就必须得自己找路自己走,路也就慢慢越走越宽。

嘉宾柯柯:我觉得你们对苏联的评价太低了。苏联很强大,八一军演的时候,整个欧洲都吓死了。据我所知,当时我们国家日子也不好过。甚至有集团军扛48小时,然后自行突围。这48个小时内,不要指望有任何援军。

嘉宾小瑞:没有人否认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虽然最后这场冷战,赢家是美国。但单论军事实力,美国其实应该不是巅峰时期苏联的对手。可一个四肢发达的人,如果脑袋犯糊涂。那么不用别人动手,他自己先撞墙上去了。

嘉宾小航:估计是伏特加喝多了,酒瘾太重。

众人笑。

主持人:说到伏特加的话题,我又想到了秸秆制作乙醇。小瑞同学,如果我们的调查资料没错的话,你应该认识提出方案并用半生时间推广的田蓝教授吧。

嘉宾小瑞:认识啊,我也管她叫田姥姥。因为田教授和陈教授跟我外公外婆是朋友,我外公当时跟他们一块儿都在赵家沟插队。包括三八红旗手吴秀芳奶奶,全国劳模胡长荣爷爷,他们全是插友。

嘉宾小航:那我国最早的女宇航员赵小飞阿姨呢,也是同一批的知青吗?

嘉宾小瑞:不是,赵小飞阿姨就是土生土长的赵家沟人,她和金融大佬赵英阿姨小时候是邻居。

主持人:这样说起来赵家沟人才辈出啊。

嘉宾小瑞:当然了。虽然放在全国来说,襄阳公社的名气更大。但公社最早发达,还是从赵家沟开始的。那时候高粱壳子酿酒、玉米芯子和秸秆以及山芋粉渣制糖是田蓝教授在赵家沟最先开始搞的。后来因为需求量太大,一个大队根本没办法扛住订单,所以就发展到了全公社。再往后,其他几个公社也加入进来了,到后面全县都搞这个。他们县的造酒厂都问他们买蒸馏出来的酒精,就现在也很有名的果酒,当时就是这样起来的。

嘉宾小航:笑,向阳公社有名不是为这个啊,应该是因为电视机吧。我听说第一台神奇的电视机就是我国著名的船舰专家陈立恒教授制造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嘉宾小瑞:不是。这个是以讹传讹,真正的第一人是造大飞机的唐院士。当时他还处于劳改状态,不过因为县领导关照,向阳公社的领导也惜才,就同意将他调到公社中学当老师。

嘉宾小航:他为什么造电视机?

嘉宾小瑞:因为孤独啊。那时候交通各方面都很不方便。你想获得外界信息,要么靠收音机要么靠报纸。报纸不用说,公社中学的老师工资很低,没那闲钱订报纸。可光靠广播的话,又相当单调。他自己就组装了一台电视机。后来改革开放了,陈教授为了给知青点挣更多的钱,除了组装拖拉机卖之外,就是想卖电视机。刚好他自己也会组装电视,所以他就找了唐院士帮忙。因为他和田教授一直把“为人民服务”当成座右铭,所以他也贴在电视机上了。后来就莫名其妙,出现了神奇的外挂。

嘉宾秋秋:大佬就是大佬啊,心理素质可真强。当时他们就没吓到吗?那么多高科技。

嘉宾小瑞:没人会吓到啊。那个时候已经有电视大学了,县城都有电视大学的办学点。他们看到电视上的内容,第一反应就是收到电大的台呗。谁也没当回事。我外公外婆说,当时大家特别高兴,觉得机会好难得。那个时候电大非常紧俏,你想进去学习,不仅需要单位推荐,还要经过考试,录取率也很低。大家都说既然可以在家自己学,那也不纠结了。因为这个,那会儿电视机卖的特别好。我国的彩电事业之所以在很短的几年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也是因为这事儿。

嘉宾秋秋:为什么强调彩电?

嘉宾小航:那还用说呀,肯定是因为彩电看上去更清楚,才方便大家学习。

嘉宾小瑞:对,当时我国特地花钱从日本进口的彩电生产线,就是为了大规模生产彩电。那几年录像机和彩电真的是发展的特别快,其他家用电器比方说洗衣机冰箱之类的,反倒是集体退避三舍。大家把有限的资源全花在电视机学习上了。

嘉宾秋秋:哦,所以小康的标准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变成了电灯电视?我奶奶还说80年代他们就小康了,原来是这样判断的。

嘉宾小航:那他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电视机非同寻常的呢?

嘉宾小瑞:我外婆很早就意识到了。她是医生,特别爱追根问底,察觉到不一样之后,她就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最后他们终于肯定,他们的确造出了不一样的电视机。

主持人:哎呀,不好意思,时间又到了。至于这神奇的电视机究竟带来了多少惊喜,我们明晚再聊吧。各位观众朋友们,晚安,明晚同一时间再见。

第158章 番外:我们的八零年代(三)

主持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时光穿梭机》,今晚我们的主题依然是穿越回80年代。说到80年代你们会想到什么?是ufo还是迪斯科?是精神玄学还是黑科技?欢迎大家一块儿讨论。下面有请我们的嘉宾跟大家打声招呼。

嘉宾秋秋:刚才你说到ufo, 80年代真的是蒸汽与黑魔法的时代, 我看过一些苏联和美国解禁的资料, 发现那个时候真的是全球都在寻找外星人。外星文明被视为最先进, 最发达的文明, 各大国家都争着抢着在这方面搞研究。还有好多稀奇古怪的人体特异功能,相当有意思。那时候大家坚信外星人的存在, 并且认为他就隐藏在地球人中间。

嘉宾小航:关于外星文明, 我记得霍金老爷子有个著名的忠告,就是千万不要联系外星人, 否则你将会变得不幸。

嘉宾秋秋:这个我倒没注意到,为什么?

嘉宾柯柯:因为霍金认为外星文明要比地球文明先进发达很多, 外星人发现地球,就相当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对于强盗们来说, 哥伦布是航海英雄, 给他们指点的掠夺的宝地。但对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来讲, 哥伦布就是恶魔,带来了无数侵略者,灭族性的屠杀。我真搞不懂,明明就是强盗的后代, 而且清楚地明白自己是强盗,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还弄了一堆纪念活动, 自以为绅士, 自诩是文明。就这种骨子里流着肮脏血的,也好意思自称贵族,还有一堆人追着捧着闻臭脚。尤其是那些苏联解体后的国家,真是恬不知耻,当年卫国战争中牺牲的红军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嘉宾小航:我认为这正揭示了他们抛弃公产主义选择资本主义的本质。除了那些已经被带进沟里的,完全丧失了自我思考能力的人之外,其他那些嚷嚷的最厉害的,真正追求的,不是他们口中宣称的追求自由平等这些。但凡有脑袋都知道,真正要说平等,那肯定得是公产主义。他们实际上追求的是成为所谓的人上人。我要比你过得好,不是在道德的社会规则下,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创造财富,而是去掠夺。

嘉宾小瑞:对,其实贵族不是什么多美好的称谓。贵族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享受特权,剥削奴役别人。张口闭口说要当贵族,把自己跟劳动人民分割开来,不管包装的多好,都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些什么高贵呀,有品位啊,有追求,强调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劳动大众,荒唐又可笑。劳动贯穿了人的进化史,所有的美都是劳动创造的。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没有劳动,你上哪儿高贵去?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美好,你一边欣赏那份美,一边又鄙视真正创造他们的劳动者。你难道不分裂的很难受吗?为什么要强调贵族?故意扭曲贵族的定义。贵族,它就等于特权。你可以说你的审美小众,跟周围大多数人欣赏的风格不太一样。但不管是少数派还是多数派,都没必要觉得自己比别人高贵。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颜色,无论牡丹花还是狗尾巴草,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呀。美化贵族这个词,本身就居心叵测。想想贵族是谁供养的。追捧贵族,难道你想当跪族吗?奴隶还没当够吗?

嘉宾小航:我觉得特别可笑的就是强调精神上的贵族。尤其是那种所谓的贵族就是荣誉感特别强之类的,好像普通劳动人民没有尊严追求一样,不在乎个人名誉。追捧贵族,恶意污名化普通人,就很可笑。坐在太阳伞下面喝咖啡就一定要比蹲在门口喝大碗茶来的高贵吗?最多只能说明人的口味不同啊。把某些生活习惯归为高贵优雅,然后炒作贵族的概念,诱导人要怎么怎么就贵族了,这完全是消费主义的陷阱,收智商税呢。

嘉宾柯柯:资本从来到人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肮脏的是资本家和狗腿子的心,滴的是劳动者的血。所以要永远警惕他们的糖衣炮弹,要从根本上消灭他们,绝对不能给他们死灰复燃的机会。也不能让他们继续蛊惑人心。

嘉宾秋秋:我们一开始是聊什么的?我怎么记得我们有聊外星人。

嘉宾小航:对对对,七八十年代是外星热最流行的时候。全世界都关心外星人的话题。这些年有些美剧就是以这个为背景的,有的感觉很像真的。

嘉宾小瑞:其实星际航行在此之前就已经很有市场了。早在60年代,大概是1962年,钱老出版了一本奇书《星际航行概论》。我在我外公外婆家翻出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是24k钛合金狗眼都震瞎了。那是1962年啊,美国人还没登上月球呢,前脑就已经构思好了星际航行。包括宇宙飞船要怎么设计,以及怎样在星际航行中生活。

嘉宾秋秋:真的吗?还有这样的书,钱老写的?我的天呐。都说我们有穿越必备三大奇书《赤脚医生手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民兵军事训练手册》。我以为已经够神奇的了。没想到我们连太空旅行,末日求生都有指导书籍。

嘉宾柯柯: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做好了打核战争,全部被毁灭,然后从头再来,逐步反攻的思想准备。

嘉宾小航:虽然当年集全民之力搞三线建设,挖防空洞最后没有派上用场。但我觉得正是因为我们当时的态度摆明了我们不怕打仗,要打就跟你死扛到底。不管美国还是苏联,最终才没敢真的动手。绝对不是因为他们热爱和平,不愿意挑起战争。事实上帝国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奴役他国。

嘉宾秋秋:你们又跑题了,我们还能不能愉快的聊一聊外星人的话题?老实说,我到今天为止还是怀疑80年代的神奇电视机跟外星高等智慧有关系。因为按照相对论的概念,要是我们能够回到未来,但无法重返过去。

嘉宾小航:如果按照虫洞理论的话,那应该是拥有无数个平行空间。我认为大家猜测的外星人,并不是真正的外星文明,而是平行世界里另外一个我们。

嘉宾秋秋:为什么就非得不能是外星人呢?他们走过我们走过的路,犯过我们犯过的错,最后终于到达了高度文明的状态,建立起公产主义社会,希望所有有智慧的生物也能过上和他们一样的日子。所以他们对我们伸出了援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