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6(1 / 2)

加入书签

达顺安时,已是半月有余,关河好几处堤岸都漫了上来。

花州不远了,可是邺城的急函没有来。

诚然,邺城外的北项人是在小打小闹,军情尚不紧急。

雨下得又急又大,道路泥泞不堪,她于是领着众人在顺安稍作休整,也容马匹休息一日。

她将回到大营便听人来报,赵若虚也来了顺安。

他刚到不久,还是一副落汤鸡的模样。

顾淼问道:“你怎么来了顺安,是从湖阳来的?”

赵若虚颔首,面露焦急道:“我本欲南下,可是关河涨水了现在往南的路走不通了,湪河一带也发了水患,往北也是不行了,我领了一队人,只好也在顺安停留,刚进城,便听说顾将军的队伍回来了。”

顾淼一听,连忙掀开帘帐,看了看外面乌漆漆的天空。

“你是说大雨一直下,我们便要困在顺安了?”

往北要经湪河,往南自是顺关河而下。

官道不是不能行,但雨中疾行,难上加难。

更何况,他们担忧的另有其事。

赵若虚面色沉重:“这是其一,其二,这雨下了大半个月,先前本就有雨,我一路行来,见到了不少游民也朝顺安步行而来,大多是饥民。”

顺安有驻军,自然有存粮。

接济百十饥民,自是可以应付,可是倘若是成百上千的居民,顺安一城如何接济?

水患可怕,可若有饥民染上时疾便更为可怕。

赵若虚沉吟片刻,叹息道:“顾公子有将军令,依某愚见,不如明日便关闭城门,先点清存粮,若是雨停了,水退了,自无大碍,若是雨不停,潮不退,顾公子还要早作打算。”

第60章 旧朱楼

顾淼沉吟片刻,摇头道:“不必关闭城门,但清点存粮刻不容缓。”

赵若虚愣了一愣,口中称“是”。

顾淼随即寻了两个营中的副将,将水患一事说了,清点存粮,用沙土加固城中河滩,二人领命而去。

大雨下个不停,浇过城中的石板道,溅起了蒙蒙雨烟。

赵若虚所言非虚,三日过后,顺安城中涌进了不少饥民。

城门一侧,设有专人施粥,记册。

身上有疾者,被暂且安置在城外的旧祠堂之中。

罗文皂乘着马车入城时,见到的便是这样一副井然有序的面貌。

他不禁探身朝车外张望,自言自语道:“这里竟然还有如此多的郎中。”

风雨斜刮,他看了片刻,只得又放下了车帘。

他扭头一看高檀,他的目光凝在帘上一处,似是怔忡。

关河水患,他们临近顺安时,高檀已无法策马,道途泥泞,他们好不容易才北上来了顺安。

顺安城果然有了饥民,高檀所料不错。

无论是这昼夜不歇的阴雨还是顺安城的民情,分毫不错。

罗文皂不晓得这样的高檀算不算多智近妖。

他侧目又多看了他一眼,却见高檀的目光一动,朝他望来,浅笑道:“入城之后,罗大夫便可将药方交予军医。”

罗文皂连忙点头道:“这是自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