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0节(2 / 2)

加入书签

杜向东打开门, 就看到小吴一家三口站在门口,何秀抱着孩子,小吴手里拎着点心匣子和两瓶牛栏山。

杜向东看他们这架势, 连忙把他们让进屋, 小吴这才笑着道:“杜哥, 这次真是多谢你了, 要不然孩子还得多受不少罪。”

接着小吴便说起今天发生的事。

原来上午听了杜向东猜测孩子可能不是感冒的话,两个人就上了心。因着见孩子老不好,他们就直接去的儿童医院,又见发烧门诊那边人多,就先挂的耳鼻喉科的号, 谁知大夫看过后直接就说他家孩子这不是感冒。

小吴拍着大腿说:“杜哥, 大夫说是鼻炎,......我们一开始根本没往这方面想, 得亏杜哥你提醒我们。”

小吴热络的叫着杜哥, 把去医院的经历一五一十的说了。

杜向东看了看何秀怀里的小娃,小娃在医院打过针,现在已经好多了,也不咳嗽了,一扫上午的蔫巴样, 虎头虎脑的,大眼睛骨碌碌转着, 别提多可爱了。

杜向东其实挺喜欢小孩的, 看小娃这样也只是道:“其实我也不敢肯定, 要不是看小孩病的太难受我也不敢瞎说, 怕误导你们。”

他之前也是听何秀说小孩一到晚上就咳的厉害, 白天就会好很多, 他才有这样的猜测。这当然不是因为他有两个儿子有经验的原因,而是他前世在外打工时曾经与人合租过一段时间。

对方也是个一家三口,那家小孩有一次也像小吴家孩子这个情况,一开始也是当成感冒发烧治,但治了半个多月也没治好,还把孩子折腾的挺受罪,打针灌苦药汤子的,最后还是去儿童专科医院,发现根本不是感冒,而像小吴说的一样,是鼻炎。

后来他也是听合租那家人说,咳嗽和流涕的症状也不是只有感冒有,引起咳嗽的情况有好几种,像呼吸道感染、鼻炎或是过敏都会引起咳嗽,但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是全天的,而过敏的话是要特地环境,像尘螨过敏什么的,但小孩在屋子里或是抱出来都是咳嗽的,再听何秀曾说过小孩子晚上和清晨咳嗽的比较厉害,就让他想到了鼻炎这茬。

鼻炎会起咳嗽是因为鼻子会有分泌物,白天孩子竖着会从鼻子流出,但晚上平躺没有办法流出,分泌物就会流到咽部,因此晚上咳嗽会严重很多。

跟他那舍友家孩子简直一模一样的,不过他也不是医生,也就只是猜测着跟他们提一提,还是让他们去医院检查。

没想到这还真是。

杜向东虽这样说,但小吴还是挺感激他的,要不是人家好心提醒一句,他们给孩子治病哪会这么顺利,说不得还得再耽误好几天,到时孩子不知还要遭多少罪。

小吴看了看儿子那已经好了不少的白嫩小脸,心底一片柔软,他抬头跟媳妇对视一眼。

何秀会意,便直接说道:“我看杜哥这几天一直出去,是出去找工作吗?”

杜向东不明白怎么一下子转了话题,不过他也没直说自己是想开个超市啥的,平常聊天的话这样有点让人讨厌,他也就点了点头。

见此,何秀也就继续道:“是这样的,我在信义大街那边一直摆摊子,你要是一时慢会找不着工作的话也可以去那边摆个小摊,投资不用很大,但也是能赚钱的。”

杜向东愣了愣,听她说完才知道,信义大街那边以前是a市的黑市。其实a市以前有好几个黑市,但是信义大街是最知名也是最大的,不过自打上面改革政策下来后,去年政府便把信义大街的市场过到的明面上。

这也算是一条正式的商贸街,本身人、流量就很大的市场,一下子人就更多了,几乎全市四分之一的人都会去那边买东西。

当然这也是因为那边交通方便,附近有好几所中小学和单位,也有住宅区,买东西的人多也是自然,不过也有那边东西便宜的原因,那边商铺虽也有,但却是少数,多数都是摆摊子卖东西的。

据何秀说她在那边卖些女人衣裳什么的,一个月下来能有几百块,当真不少赚。

杜向东听了若有所思,他虽然没打算摆地摊,但人家告诉他也是好心,要不是他无意中帮了一点小忙,他们两家也不熟,人家根本没必要告诉你这些。

所以杜向东也没说去不去摆摊,但还是好好感谢了人家一番,还把自己这两天跑货源中途给儿子买的小玩具给了小吴家孩子一个。

送走小吴夫妻两个,杜向东一回头就看到小宝正掐着腰、噘着嘴有些不乐意的看着他。

大小宝两个虽然年龄一样,长的也一样,但相比性格有些偏内向的大宝,小宝的性格自然活泼了许多。他如今已经十岁,个子长了不少,但小脸依旧很圆,不过因着这两年吃好喝好,倒是白净圆润许多。

此时他顶着圆润白净的小脸,再配上大而明亮的眼睛,前阵子带他们一块剪的锅盖,还有那嘟在一起的红艳小嘴,真是怎么看怎么萌,杜向东笑哈哈矮身把小宝揽在怀里,也明白小宝为啥刚才不高兴。

这小子有点护食,杜向东刚才给小吴家孩子拿的玩具是他们兄弟俩的,现在突然给别人了,这小子当然不高兴。

杜向东亲了亲儿子小脸,又连忙保证以后再给他买更好玩的玩具,这小子反而被弄的红着小脸不好意思起来。

杜向东西看大宝也在一忙却什么也没说,便趁机教育道:“你看看你小气的,家里玩具那么多了,我就拿了个最小的给比你小那么多的小孩子玩,你就不乐意了,你这样到学校人家也不乐意跟你玩,小孩子要学会分享嘛!”

小宝撇撇嘴:“不乐意就不乐意呗,反正我跟哥有的玩。”

杜向东摇摇头,晚上跟罗树琴嘀咕自家这小子太独了,这马上又要到附小上学,到时跟新同学相处不来怎么办。

罗树琴完全不觉得这是啥问题,她就说道:“你想什么呢?咱们儿子性格能有多独?以前在村小学和县小学跟那些同学不是都相处的挺好,最多有个小打小闹的,老师可是一次也没叫过家长,咱这孩子多懂事啊。”

杜向东仔细想想,两个儿子以前确实跟小伙伴们相处的还特,他也就没再多想。

接着两人就又聊起了别的,说着说着就聊到两个孩子越长大越不像个他们,杜向东就说:“我看他们长的像你还多一点,你看那大眼睛,那长长的睫毛,还有白的能掐出水的小脸蛋,简直是跟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他这么说简直就是变相夸罗树琴,罗树琴被他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还是道:“他们也就是上半张脸有点像我,但是脸型鼻子都不像,下半张脸却一点不像,而且小嘴粉嘟嘟的,咱俩唇色都有点深。”

“我看俩小子也就耳朵有点像我,有点大。”杜向东摸了摸据说有福的大耳朵,说到这他一拍大腿,“咱家这俩小子这是基因突变,大部分随的都是优点,比咱俩长的都好。”

杜向东和罗树琴长的其实都不差,杜向东五官梭角分明的,看上去硬朗一些,罗树琴面部非常柔和,是那柔美的长相,那俩小子确实越长越出挑了。

说到这,杜向东就咂摸起来了,这两个小子跟他们夫妻都不是很像,也就是三四分相似,但说他们像上一代吧,那倒也不是。

杜老头和杜老太长的都非常一般,也就是个子都不低,而罗树琴家里那边他没见过罗树琴亲妈不清楚,但她那亲爸长相也一般,甚至还有点差,两上孩子一点也不随他。

他就说:“咱家俩宝是不是随岳母?”

罗树琴摇头道:“我跟我妈长的挺像的。”

夫妻也就随口聊天,聊不出所以然就没当回事。

又过了几天罗树琴便开学了,而两个孩子期间也去附近的育英小学报了名并参加了三年级的测试,两人都通过了,第二天也要去上学。

不过他们租的房子也就在财大后头,罗树琴也不用他送,就自己去了。

他也就早点起来送两个小的上学,送到学校门口,小哥儿俩跟他告了别就蹦蹦跳跳的跑进校门了。

虽说之前来过学校,两小子也认识路,但他还想把人送到老师手里呢,没想到两小子就么跑了,他摇头笑笑只得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