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节(2 / 2)

加入书签

这三本书里只有一本三字经是正经书,其余的两个薄册子都是当年的话本子,还是有点颜色的那种。

方瑜心里疯狂吐槽,怪不得这家老头子读书不如他亲大哥,认识几个破字后就一心搞颜色了,呸,臭不要脸。

至此之后,方瑜以这家老太爷为鉴,专心跟着叔爷爷学习千字文,倒是又在古代重拾了学习的兴趣。

方瑜在现代是没学过千字文的,也没想到这蒙学识字的书中蕴含了这么多的道理。他听着古代正宗的秀才讲课,从这四字一组的短句中学到了自然规律、人生道理和礼仪习俗,当然了还有许多忠君爱国的封建教育。

学了一个多月,方瑜总算是能把全文都背诵出来了。这样的学习进度也让方老秀才侧目,他教了这么多年书,极少遇到如此勤学好问的孩子。

私下里,方老秀才对自家老婆子感叹道:“咱俩的儿子不争气,孙子中也没有苦学勤学的苗子,我还以为咱们方家后继无人了,天可怜见的,方瑜这孩子原来还不显,自打进学后方才看出他的聪颖好学来,我们方家以后光宗耀祖就靠他了。”

“咱们家方瑾不也挺好嘛。”秀才公夫人不想承认妯娌的孙子比自己的强。

“你啊你,年纪越大倒是越糊涂了。”方老秀才笑着摇头说:“瑾哥和他哥哥们比是强了些,可瑜哥确实是与大部分孩子不同,那千字文学了一月就可流利背诵,里面大部分的字也都学会了,背后的典故含义也能掌握个九成。老婆子,你也当过许多年的师母了,你说是,这样的孩子你见过吗?”

秀才夫人听丈夫说完,心里也清楚了侄孙的聪颖,她也挺高兴的,这么些年下来,没人比她更清楚读书科举的好处和风光,族里要是真有这样的后生,那对她家的好处也是极大的。“那我以后可要对瑜哥更好些,瑾哥跟着瑜哥学习也能得些好处,说不定以后还能中举呢,那咱们家就能出一个官老爷了。”

方老秀才:“这话你就别和别人讲了,咱们自己知道就成……”

第7章 流行的架空穿越与长寿面

“这话你就别和别人讲了,咱们自己知道就成。”方老秀才怕这老婆子嘴不严,连忙嘱咐道:“尤其不要和弟妹讲,我看她家宠孙子宠得不像话,要是这话真和她说了,她还能督促孙子学习苦读嘛。”

“知道,知道。”秀才夫人也很有自己的生存智慧,这种好事自然是不能告诉别人的,她要对方瑜像亲孙子那样好,让方瑜和她家更亲厚,这样以后方瑜出息了她家才能跟着享福啊。

第二日早上,方瑜被四妮儿送到隔壁家,就直接感受到了来自叔奶奶的爱。

“好孩子,早饭吃好了没有啊,再吃块糕点吧,老大媳妇快去端水来,给福娃润润喉。”

方瑜吃过糕点,连忙对叔奶奶说:“叔爷爷还等着我去书房上课呢,侄孙就先过去了。”

进了书房,方瑜就拿出三字经,专心致志地听着方老秀才的讲解。

除了开头的几天,方瑜现在的学习进度并没有进行伪装。一是古代的生活实在是无聊,在农家大院除了学习背书也没有什么好做的。二是想快点考中一个秀才,这样他才能让家里更多的女孩嫁得更好。

而且他也想过了,早慧也不是什么不好的名声,这样做也不会暴露出他穿越的身份,更不会带来什么危险,还能多为他省出时间来,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方瑜白天都在叔爷爷这里读书写字,中午回家吃饭然后小睡一刻钟,就起来在正屋背诵新学的课文,同时熏陶跟在身边的四妮儿和被他用糖块吸引来的小七和小八。待到方老秀才午休好,方瑾就会跑过来叫方瑜回去上课。

现在方瑾和方瑜已经混得很熟了,本来方瑾有点烦方瑜,觉得这人年纪不大却处处古板,和他爷似的天天抱着书读,连累得他每天上课的时候都多了许多,因此心里很是不乐意。

方瑜的内芯是个大人了,还能看不出方瑾这小孩的心思来,所以方瑜就有意交好方瑾,毕竟是他连累这古代小孩儿,他总要补偿人家一些东西吧。

后来有一日午休时,方瑜就让方瑾带他去找同村的小男孩玩,然后就带着他们一起玩了经典的老鹰抓小鸡游戏,成功俘获了全村小孩子的心。

至那以后,方瑾就觉得方瑜这小堂弟和他趣味相投,都是爱玩的性子,心里的小别扭也就不见了。

方瑜见古代小孩这么好哄,心里很是得意,于是又教方瑾玩跳格子游戏,很快又风靡了全村。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下午课程结束,还没到吃晚饭的时间呢,方瑾就拉着方瑜一起玩跳格子。方瑜觉得自己也需要体育锻炼,于是就答应了方瑾的玩耍邀请。

“瑾堂兄,你去过县里吗?”方瑜没事就喜欢和方瑾打听这边的消息。

“我没去过,我大哥跟着我爷去过,还有我大伯也去过。”方瑾跳得有些累了,气喘吁吁地说:“县里比镇上还大呢,铺子也多,糕点也比镇上那家的好吃,我爷还说那边的书肆也多,哦对了,我爷还说他之前教的一个学生考中秀才后就娶了一个富商的小姐,然后就拿着钱去县里生活了,过得可好了呢!我家时不时就能收到那位刘秀才送来的孝敬,我奶可喜欢他了呢。”

方瑜又问:“那这个刘秀才在县里做什么营生呢,还在读书科举吗?”

方瑾答道:“教书呢,他的学堂收了许多学生呢,每年光束脩就能收不少银子呢。”

方瑜很想知道学堂读书的花费多少,于是继续往细里打听:“束脩费很贵吗?要多少银子啊?”

“挺贵的吧,我听我奶叨咕过,好像是一年二三两银子呢,这还不算拜师时要送的拜师礼,还有平时逢年过节给师父家送的礼呢。”方瑾知道得还挺多,不愧是曾经的私塾先生的孙子。

方瑜估摸着家里的条件,不知道能不能供得起他以后去学堂读书的银钱。他又想要是能一直在叔爷爷家学习到考上秀才,他不就能为家里减轻不少负担了。

可转念一想,叔爷爷家里大一些的孙子都去镇子上读书了,这就有点奇怪了。“那咱们以后要去学堂读书吗?还是一直在家里跟着叔爷爷读书呢?”

“当然是和哥哥们一样去学堂读书了。”方瑾理所当然地说。

方瑜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啊,叔爷爷和私塾里的先生都一样是秀才,为什么咱们还要花钱去外面学习呢?”

“我也不知道。”方瑾耸耸肩,“反正我哥哥们都是开完蒙就去学堂了。去镇子上读书多好啊,比咱们村子里好玩多了,还不用被爷爷看着学习,多棒啊!”一说到这里,方瑾就双眼冒光,挥舞手臂,活像一只大猩猩。“我要是能现在就去镇上就好了。”

“那你就好好学习呗,早点把蒙学的书都学会了,你就能立马去镇子上了。”方瑜不走心地激励着小伙伴用功读书。

“哼!”方瑾面露难色地说:“你以为谁都像你呢啊,背书背得快又多,你这个烦人精比我晚学那么长时间,现在都要赶上我学到的地方了。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我一天天地被我爷多骂了多少回啊!”

“都是小弟的错,还请堂兄大人有大量,原谅小弟吧。”方瑜也知道自己这般操作会给真小孩方瑾带来多大的压力,就直接服了软,又告诉方瑾一个新游戏,让他去教村子里其他孩子玩,也好巩固他在凌河村一哥的地位。

和方瑾混在一起后,方瑜趁机打听到了不少消息,还可以比照着方瑾的样子装出寻常顽皮男童的模样。如果遇到什么方瑾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方瑜还可以和方瑾一起去问方老秀才。

就比如说,穿越过来后方瑜就很想知道现在的皇帝是谁,他之前问过家里的人,可他们都说不清,问今年是哪一年,他们也是说用天干地支算出来的年份,根本就不知道今年是用什么年号的。

后来还是方瑜勾搭方瑾借着书上讲忠君爱国时,才问的方老秀才。这点事情,方老秀才自然是清楚的,他就告诉两个孙辈说现在的皇帝是卫朝的第三位天子,年号景徽,在位十余载,是位仁德之君,国姓为周,今年是景徽十二年。

方瑜这个文科生一听,就知道他这次的穿越应该就是最近很流行的架空历史。只可惜现在的他还无法接触到史书,不能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走向。

时间在学习的日子中不紧不慢地走了下去,一晃眼间就结束了秋收,各家各户已经开始为过冬做准备了。

农历九月二十,这是方老太太一家的大日子,提前十多天就开始准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