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节(2 / 2)

加入书签

大妮的婆婆听到亲家奶奶的话,也过来凑趣地说道:“亲家奶奶说的是,大妮这儿媳妇真是个勤快孝顺的好媳妇,我们家这么多媳妇,还就数大妮最好呢。”

方老太太听到这话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了,方老夫人也跟着夸起了自家的姑娘:“村里会织布的姑娘本就不多,我们方家的姑娘不光是会织布,还都跟着我们家老头子学了写大字,个个都是知书达礼的小姐,比县城的姑娘家还强呢。”

“哎呦,这是真的嘛,可够稀奇,哪有姑娘家还会写字的。”里正夫人就看不惯方家这种张狂的模样,就想戳穿她们不要脸的谎话。

“这还能有假的,我们家可是读书人家,个个都是认识些字的。”方老夫人十分骄傲地说道:“二妮,今儿是你姐姐的好日子,你就写几个吉祥话添添福气。”

“是,大奶奶。”二妮接过方瑜递过来的小石头,蹲在空地上一笔一划地写着,不一会儿就写了八个大字,又站起身来,用清脆的柔声解释道:“弄璋之喜,麟趾呈祥。这句话的意思是祝贺姐姐和姐夫喜得贵子,祝福周家子孙昌盛。”二妮之前特意学了这两个成语,就是为了在外甥的百日宴上大出风头。

“好!”村里的老童生拍手赞道:“方家丫头写得不错,秀才公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不管男女老幼个个都是读书识字的好苗子啊。”

众人看到一个姑娘家居然能写出这样复杂的字,也觉得很厉害,跟着那个老童生一起夸了起来。

方瑜静静地站在角落里,观察周围人的反应,然后再四下游走,听听村民们的讨论。在人堆里转了两圈,方瑜不免感到几分惊奇,开始佩服起家里的两位奶奶。

吃过席后,方家人向大妮的婆家人告辞,大妮的公婆笑得亲切,亲自送方家人出了院门,看方家一行人走远这才回去继续招待剩下来的客人。

方老太太累了大半天,一进自家院门就让没去的二儿媳妇和小儿媳妇过来扶她,把她架回正屋,再给她捏脚捶背。

几个孙女也被她指使着伺候方瑜,方瑜拒绝也没用,因为老太太不会说孙子如何,只会骂孙女没眼力见。

方瑜没有办法,只能让女孩们为他服务。

方老太太换下出门才穿的好衣裳,浑身松快许多,让其他人都出去各干各活,她就带着孙子在屋里躺着。

方瑜有些困乏,但这个时候不好睡觉,要不然晚上就容易失眠,所以他就靠着墙坐好,打起精神和老太太闲话。

“今天咱们家在外面可是出了好大的风头呢,奶你不怕招了村里其他人的眼,别人再给咱家使坏嘛?”

方老太太侧躺在炕上,半眯着眼睛,十分自得地说:“要是其他家像咱们家这样招摇自然是不行的了,不过咱们老方家和别人家不同,有你大爷爷这个秀才公在凌河村立着,这十里八乡的就没人敢对咱们老方家不尊重的。”

“大爷爷有这么厉害吗?”方瑜知道古代秀才很有地位,但他还是低估了功名在这年代这地界的重要位置,哪怕是科举中最初级的入门段位。

“你大爷爷可是秀才公,别说在村子里了,就算是在镇上也没几个啊!”方老太太神气十足地笑道:“你大爷爷多厉害的人啊,咱们村里都多少年了,才出了这么一个秀才公,剩下就只有两个童生,想学你大爷爷,可考了一辈子也就是个童生。”

“咱家和你大爷爷家是一家子的人,你大爷爷也肯照顾咱们家,所以咱家在村里的日子才这么好过呢。”方老太太精明地说道:“你看你大奶奶,比里正夫人还要阔气威风。唉,我要是有这么一天,真是做梦都要乐醒的。”

方瑜顺口哄着老太太:“我会努力读书的,奶你放心吧。”

“奶知道。”方老太太摸着孙子的头,若有所思,“咱们家现在全靠你大爷爷一个人撑着,你堂叔他们不争气,你大伯他们更不用提了。唉,但凡他们有一人能顶事,你和瑾哥也不用这么着急就去县城读书了,你们还这么小,我是真不放心你们两个。”

“我想去县城读书,我能照顾好自己和堂哥的,奶你就放心吧。”方瑜安慰老太太,又问道:“奶您之前不是说要在过年时才和外人讲去县城读书的事情嘛,怎么早说了。”

方老太太说:“还不是为了给你两个姐姐抬身价。二妮都十五了,来说亲的媒婆也没个靠谱的,都是些破落户,我可不能让咱家姑娘嫁到那种人家去受苦。”

听到这里,方瑜疑惑了。“奶,您不是说大爷爷很厉害嘛,咱们家有大爷爷在,为什么没有好人家来说亲呢?”

“毕竟是分了家的,大爷爷和咱们家早就是两房人了。”方老太太叹气道:“你大爷爷再厉害,和隔房的侄孙女的婆家也没多大的关系。所以啊,我只能傍着你大奶奶一道去满月宴,和她一起吹嘘咱们家的好名声,让别人也认为咱们方家的后辈都有出息,和别人家的不同。这样才能让条件好的人家想着与咱家结亲呢。”

作者有话说:

有读者小可爱指出叔爷爷叔奶奶的称呼错误,现更改,叔爷爷改为大爷爷,叔奶奶改为大奶奶,前文会慢慢改的。

第21章 营销鬼才与牙刷

“让别人都认为咱们家与众不同?”方瑜不禁赞叹道:“奶,您老可真是太有才了!”

这不就和现代的品牌营销是一个道理嘛。首先找到品牌的一个特殊点,然后大夸特夸,做广告让大家都知道这个品牌的特殊点,渐渐让大家认同,然后品牌的格调就上来了,价格也高了。之后再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格调,大家默认,最后就是所谓的奢侈品大牌了。

妙啊妙啊,高啊是真高,没想到,在古代一偏僻乡村中竟然有一个老太太可以无师自通并深谙其中的道理,而且还能天衣无缝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方瑜看这位老太太的眼神都不一样了,由普通的尊敬到完全的钦佩,语气热烈地说:“奶,您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啊!”

“这还用想嘛,一家子人不说自己家的好话,难不成还当着外人面说自己家的坏话啊。”方老太太啧啧两声,翻个身继续道:“我之前不是和你们说过了嘛,做人啊名声是最重要的了,那名声要怎么来呢,不就是别人夸出来的嘛。要是别人不夸,那咱们就先自己夸,让别人都信了咱们的话,也跟着咱们夸,那好名声不就自然来了嘛。”

听听,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多么精辟高妙的见解。

就这个简单的道理,估计大多数的人都是不明白也不会用的。

“奶,您要是有机会读书做官,绝对比大多数男人都厉害的。”方瑜诚心赞美着。

方老太太听孙子夸她,笑得开心,“奶就是个农村的老太太,哪有福娃说得那么好哟。”

方瑜抱着老太太,嬉笑道:“奶就是厉害嘛,你看村子里那么多人,有几个乐意说别人好话的,就算是最亲的家里人他们也都爱背后说坏话,就奶奶和大奶奶不一样,说出来的话好听,还能让别人都高看咱们家。奶您真是女中豪杰!”

“哎呦,福娃可真是和奶最亲的好乖孙啊。”方老太太被孙子夸得心花怒放,抱着孙子亲了好几口。“我孙子才最聪明呢,这么小的人就能懂这么老多的大道理了,比那些糊涂人强过百倍去。那些人啊就是心眼比针眼都小,眼睛就只盯着那一点点芝麻蒜皮的小事,根本不为家里考虑,没事就出去嚼老婆舌。”

“做婆婆的说媳妇不好,当儿媳的又去讲婆婆恶毒,做老子的骂小辈不懂事没出息,当儿子的又去抱怨爹娘偏心眼,絮絮叨叨地在外面大讲特讲,好像是博得了外人的同情和支持,殊不知人家回过头去又会和别人讲他家里的闲话,到最后谁都捞不着好,只有他自己家的名声臭大街,供外人消遣取笑,日子也会越过越差劲。”

方瑜认真地听着方老太太所说的金玉良言,受教颇多。同时他的心也更谦逊了。原来方瑜对着穿越后的家人心里总有点隐隐的优越感,因为他是从现代过来的,又有高学历,方瑜潜意识里就觉得他自己的思想和学识更先进,从而导致他对着身边的人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这样不好,很不好。方瑜三省吾身,再一次端正态度,打算拿出最虚心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进古代生活中。

同时也下定决心,以后讲话时要做到口出善言良语,绝不做那种恶意诽谤的小人。

方老太太把方瑜抱在怀里,眼中期盼地说道:“希望咱们家的好名声能传得快些远些,这样你二姐才能找到好婆家啊。”

“奶,您想给二姐找什么样的婆家啊?”方瑜听老太太的话音,觉得这位精明强干的奶奶应该是找到了说亲的目标,而且这目标还就应该在满月宴上。

方老太太不想和孙子说这事,怕小孩子心里藏不住话,说出去了耽误事,就眯着眼说她困了,要睡一会儿。

方瑜不依,贴到老太太身边,哼哼唧唧地磨人:“奶,我的好奶奶,您别把我当小孩子糊弄,您根本就不困,快起来和我说话,讲讲您的谋划,我也好和您学学本事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