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节(1 / 2)

加入书签

嘻嘻,真棒,他可真是太有才啦!

方老太太郑重地记住了这个玄学故事,从此以后对孙子更是好上加好,对孙子说得话也更加信服了,这对方瑜来说倒是一个很有用的意外之喜了。

第二天,方瑜还提着礼物去了王家,毕竟是他外家,就算是没什么感情也要把面上的事做到位,更何况这事关着方瑜他娘的脸面了,方瑜自然是想对这辈子可怜的娘好些。

方瑜准备了两盒糕点,还有一匹红色的绸缎。

不过,方老太太不同意,说红色的好缎子要留着给自家用,直接换了一个不好看的老绿色的缎子,还把其中一盒糕点换成了便宜的,这才算心里平衡些。

之后的几天里,周边的村子陆续知道了消息,他们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赶着过来贺喜,方家热闹风光得不行。

这其中就包括了桃花村里正程家,就是二妮的婆家。

原本程家人是打算占方家的便宜,让方家养程瑞读书。可没等两年人家九岁的孙子就考中了秀才,这才是把程家比到了泥里,程家开始心甘情愿地跪舔。

方瑜回来的那天晚上不是放烟花了嘛,桃花村离得不远看得那是十分的清楚。

早几天程里正就听说了亲家孙子考上秀才的事了,当时他就派程瑞他爹娘亲自带着礼物去方家贺喜了,顺道还带了多多地带了上等的米粮肉蛋,说是给程瑞二妮两口子的口粮,不敢再占方秀才家的便宜了。

待看到凌河村方向的烟花,程里正就知道是正主方秀才回家了,第二天就亲自坐上牛车,不顾六十多岁的高龄,带上更多的礼物,谦恭地来给方秀才道喜。

方瑜客气地接待了程里正,只说了三句场面话,然后就是方老太太接过去和程家打交道了。

方瑜没有兴趣再关注程家的事了,这种前倨后恭的作态挺令人烦腻,再说了就算是之前方老太太也没让程家占过便宜,现在他们方家厉害起来了,程家还是个事儿。

方瑜和老太太商量了搬家的大事,又说了家里女孩子的教育和婚嫁安排。

方瑜其实就是想让自家姐妹多接受教育,至于嫁人的事情主要还是要看女孩子各人的意愿。不过,和老太太说肯定是要打着为了好好嫁人的名头,这样才能让老太太心甘情愿地支持呢。

至于方老太太这边,她现在就很看不惯老二媳妇和王家人。她原本也不是什么心胸宽阔的圣人,在争夺孙子这件事上,她就是最普通的农家老太太心思,就是要卡着别人。

她用三妮的婚事当做明面上的借口,说老大两口子现在必须跟着去县城,又说老三媳妇现在怀着孩子最好要去城里养着,但家里还不能没有女人张罗,就说要老二媳妇在家里守着,等明年春耕结束再来城里,反正就是几个月的事。

方瑜他娘一听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的,她现在可是秀才公的亲娘了,她亲儿子买的大宅子她凭什么不能第一个跟着去享受啊。

这黑了心肝的老虔婆!方瑜他娘在心里大骂婆婆,可她又被收拾怕了,不敢当面和婆婆闹的,丈夫又是个特别听他老娘话的,她就只能在私底下找方瑜哭。

方瑜也是一个头两个大,这婆媳矛盾该怎么办才好啊,他又不能全靠编玄学故事来糊弄老太太,这玩意说多了就不灵了,只能用这一次啊。

方瑜闷头想了半日。

老太太是必须要跟着去的,毕竟全家最拿事的就是老太太了,全家上下离不开她。

老太太又是死活要为难方瑜他娘,这回方瑜就算是替他娘出了头,勉强让他娘跟着一起去了县城,老太太不顺心了还是有一万种方法磋磨二儿媳妇。

方瑜是想让他这辈子的娘过上好日子的,去县城享福看起来是更风光,可内里未必是好选择。

莫不如反向思考一下,老太太去了县城,他娘留在村子里,家里他娘最大,方瑜再给他娘多留些钱,那他娘的日子不也爽歪歪嘛。

方瑜就是这样劝他娘的,又把道理揉碎了和这个可怜女人讲清楚,可惜他娘是个死脑筋,一听儿子不让她跟着去县城享福哭得就更厉害了。

方瑜能理解他娘的心思,也知道她委屈,可也没有别的办法啊。这是古代,不可能让他娘和婆婆分开过,这种事就是老婆婆说了算的。

最后,方瑜是把这件事的原委和四妮讲了一遍,让四妮方宜佳多去劝他们的娘。

方瑜他娘也没有别的办法,老太太最近几天又很厉害地追着她骂,她只能接受了儿子的提议,拿着一大罐子铜钱和几两散碎银子,留在凌河村过日子。

作者有话说:

听说吉吉同学最近很欧,吸欧气,吸溜。

话说,我今天被我家边边给暖到了(*^▽^)/★*☆

我早上做梦哼唧,她就跑过来把我扑醒,然后我就学着她平时撒娇嘤嘤怪的模样,也嘤嘤。

她很认真地观察我一会儿,然后把她狗头就挤到我枕头上,用爪爪搂我脖子安慰我。

嘻嘻嘻(˙︶˙)

看来她还是爱我的,嘤嘤嘤。

第71章 有面子

方家姐妹最近都高兴得很, 一个个挑好缎子就开始做新衣裳,连门都舍不得出,就想着快点做完穿出去显摆。

二妮方宜文有些心不在焉, 对绸缎衣裳的喜爱没有那么多。

唉, 她是真羡慕她妹妹三妮啊, 赶得时候好,可以跟着家里去县城,然后能找个真正的读书人嫁了。

她奶都和她讲了,她只能留在家里,跟着丈夫一起生活, 帮家里照顾屋舍田地。

二妮知道好赖明白事理,她都嫁人了, 有了自己的小家, 就不能一直靠着娘家过活。

再者说了,就算是她弟弟不在意带着她,可程瑞呢, 一个好手好脚的大男人,总不能让她弟弟养着吧。

程瑞倒是心里怀着不靠谱的期待, 希望能继续厚着脸皮跟方家去县城, 到时候再去方瑜读书的私塾读书,岂不是美哉。

方老太太和二妮都清楚程瑞心里在打什么算盘, 所以就更不能松口让程瑞赖上来了。

“唉!”人眼向上看,二妮也希望能去县城过更好的生活, 可没办法, 她现在只能安心在家里过活。

方瑜回家之后就一直忙着, 今天是去方家的祠堂祭拜, 好不容易忙完了才有功夫去找二妮说话。

“宜文姐姐, 你别着急,等开春了,你就陪着我娘一起去县城,到时候在家里多住几天,我领你去逛。”方瑜看出来了二妮的失落,可他也没办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