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节(1 / 2)

加入书签

方瑾乐了半个白天外加一整夜,然后才想起要赶回县城,去看自家的厉害小鱼。

冯婉让丫鬟们先收拾去京城赶考要带的行李,可她现在心里也没了底儿,婆婆这边病情加重,丈夫身为人子也不能撇下生病的母亲去赶考。

方瑜现在也是很焦心,他娘的病情原本很平稳,就是咳嗽无力,可最近两晚却发起了高热,人都烧得开始说胡话了。

他们小两口也不能再回家住了,直接带点日用品在方瑜原来住的西屋守着,到了晚上就去母亲床前照顾。

方瑜特意问岳父家现在还有没有冰了,他想用冰镇着母亲的后颈和额头,这样兴许能有作用。

在没有退烧针的古代发高烧真是太可怕了,很容易就会让病人一命呜呼。

冯骞这时也替好女婿紧张了起来,若是亲家母重病不治,方瑜这次也没办法进京赶考了。他特意替方家多请了城里的几位名医,全都送了过去,希望可以将亲家母医治好。

三日之后,方瑜他娘依旧没有好转,整个人已经昏迷不醒,几个郎中也是委婉对方家人说了实情,让他们可以准备后事冲一下喜。

方瑜和冯婉脸上瘦了两圈,这几个月一直都辛苦着,等回到家也没休息上,直接又过来看顾病人。

听到郎中这话,冯婉担忧地看向丈夫,握住他的手。

方瑜仿佛失了所有气力,靠在墙边,垂下头。

“夫君?”冯婉端来一碗热茶,塞进方瑜手里。

方瑜坐到凳子上,冰凉的双手抱住温热的茶杯,却感觉不到温度。他低声失落地说:“我原本以为等我考上举人后,家里人就都能好了。尤其是我娘,她从前很可怜,现在我有能力对她好了,可她却直接病得这样严重。”

“婆婆会好的。”冯婉也不知道这时能劝什么,只能说这句安慰人的假话了。

“我之前没有精力来更好地看顾她,她也听不进我的话,最后我为了省事,就只能把她安排在家里,让老太太看管她。”

“是我做的不好,没有对她更有耐心,没有真正的体恤她。”方瑜在自责,对于家里的成年人,他能做得实在是太少了。

相对而言,他更爱在没出嫁的姐妹身上花费精力,因为这样回报率更高。对父辈人,方瑜就只是在维持,让其中最精明强干的老太太压着众人,因为这样最省事。

未嫁的姐妹们年纪小,还乐意学习,稍加引导便能茁壮成长,就比如说方宜文,只是在方瑜身边待了一年左右,就已经有了独立自主的思想。

可到了方瑜的爹娘这里,教育改造的事情就很难了。在贫瘠中生活了好几十年的人,思维已经固化,他们理直气壮。家暴的人不会改,糊涂的人也不会改,欺软怕硬的性格也是由始至终。

哪怕是大妮,虽然才二十几岁,也是随了老太太性格挺精明的人,在方瑜穿越前便嫁人生子,过进了古代农家固有的生活逻辑中,最后就算是方瑜有心帮扶,也是无力回天。

大妮头脑中的灵气已经消散了,再怎么灌新知识也是枉然,因为她自己已经封住了浑身的穴位,不再吸收新思想,就只那样活着。

这个事实很可悲,却是极为平常普通的例子。我们周围的人或是我们自己也许就是这个样子,过了一定的年纪,离开了学校,逐渐被生活琐屑裹住全身所有的毛孔,最后成了固有生活中的蛹。

方瑜打破不了,稍稍尝试便放弃了,对这辈子的娘采用半**的看管方式,他现在很后悔。

苦熬了半宿,方瑜光顾着自责也没有什么感觉,可冯婉却受不住了,小脸惨白着,额头上冒着冷汗。

“小姐,你先喝碗姜枣茶暖暖身。”冯婉的贴身丫鬟忧心道。

冯婉皱眉看了雪梅一眼,雪梅赶紧改口说:“少爷,少夫人,快喝杯热茶吧。”

方瑜这才从自己的思绪惊醒,发现冯婉的脸色不对,就推着冯婉回西屋躺下歇息。

冯婉也实在是坚持不住了,躺下就昏睡了过去。方瑜却是怎么也睡不着,等妻子睡熟后,又轻手轻脚地出去,坐在母亲病床前守着。

也许是感觉到了儿子在身边,王氏挣扎着醒了过来,握住儿子的手,说了不少话。

“我的好东西呢?没被别人拿走吧!”王氏看东西看得紧,这其实也很正常,她从小就没什么东西,好不容易有了东西她肯定要守在身边的啊。

方瑜亲自去柜子里把东西都拿到床上给母亲看。王氏笑得十分满足,用枯黄的手抚摸着柔滑的绸缎。

“我怕是要不行了,这些东西你都收好,谁也别给!也别让老太太知道,也别让你媳妇看到。”

王氏把这些财物都推到儿子身前,又拉紧儿子的手嘱咐道:“那柜子后面我藏了五两银子,都是你之前给我的,我就花了铜钱,没有花银子,我都给你留着呢。”

“你媳妇看起来娇弱弱的,别看她娘家厉害,可你是男人,还压不住她了。你一定要拿住你媳妇喽,别让她骑到你脖子上来,别像你二姐和二姐夫那样,你一定要多长心眼。”

“还有你要守住家里的田产和宅子,那可都是你的,别让你大伯家和三叔家占你的便宜,那不行!”

方瑜知道母亲是用她人生得来的经验在嘱咐儿子,他便句句答应下来,让母亲安心。

……

“还有,你要亲自操办我的丧事,别让你奶奶来,她这人抠着呢。我这一辈子也没风光过,我最后这一场一定要好好风光风光。我的儿,你就按那些大户人家的礼节办,一定要让我走得风风光光的,让别人都看看我的风光。”

说完这些话,王氏就又昏睡了过去,没有再醒来过。

到了第二天傍晚,年仅三十九岁的王氏病逝。

方宅挂白,并向亲友报丧。

方瑜披麻戴孝跪在灵前,泪已经流干了。

冯婉也是一身重孝,拿着帕子哭灵,并答谢前来祭拜的人亲友。

方瑾回来时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他几乎以为进错了院子。

他回来原本是要恭喜堂弟,谁能成想,这声喜还没道,就要对方瑜说节哀顺变了。

唉!

方瑾难得叹了口气。

另一边,冯骞也在叹气。身为姻亲,他自然要去出席亲家母的葬礼,他刚回来,就替女婿惋惜,为母守丧三年,肯定是不能去参加会试了。

大好的前程啊,若是一鼓作气,明年直接金榜题名多美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