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节(2 / 2)

加入书签

那可是十七岁的进士啊,卫朝还没出现过的最年轻的进士啊!

“老爷,二少爷的信来啦!”冯府管家从外面举着信跑进来。

作者有话说:

人生无常,小鱼要守孝三年了。

咕咕咕,我和我家边部分和好了,她现在很舔我,是个舔狗啦啦啦(▽)

第103章 不负责任

“快给我!”冯骞的嫡次子此次回原籍参加乡试, 因为离得远,这消息现在才传来。

冯骞急不可耐地撕开信封,一目十行。

“哈哈哈哈, 达儿考上了, 终于考上了!”冯骞激动得不行, 瞬间就把女婿忘在了脑后。

冯家二少爷冯达今年二十有六,考了足有三次乡试,才终于过了这道通官门。

冯骞正和管家喜气洋洋地睡着话,外边又跑来一小厮,大喊道:“老爷, 不好了!咱们大小姐晕倒了!”

方宅,冯婉跪了挺长时间, 在丫鬟的掺扶下起身, 还没站起身,就觉得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幸好她身边的方瑜和丫鬟都反应了过来, 一左一右扶住,没让她倒在地上。

方瑜抱起冯婉, 大步往卧房走, 头也不回地喊道:“快去请郎中来!”

等冯骞赶到方家时,请来的郎中已经诊过脉了, 正在开药方。

“怎么样?我女儿怎么了?”冯骞爱女心切,快步冲到女儿身边。

冯婉现在还昏迷着, 方瑜向老丈人说明情况:“婉儿她有了身孕, 最近又是太劳累了, 所以才晕了过去, 郎中说以后要让婉儿卧床安胎。”

方瑜现在大脑有点空白, 他结婚了自然就能想到以后做父亲的时候,但也没想到孩子会来得这么快。

冯骞担忧地看向女儿,说:“有孩子是好事,可之前婉儿一直在劳累,先是从省城回来在路上走了半月,回来后也没歇到,就忙着伺候亲家母了,然后又是跪了两天,她这身体能受得了嘛。”

方瑜也是满脸担心,他转述了郎中的诊断:“婉儿的身子底好,腹中的胎儿也还算强健,就是不能再累着了,要细细养胎。”

方老太太也在屋子里,高兴又放心地看着孙媳妇,满眼慈爱。后来见知县大人过来了,她就不敢轻易说话,生怕得罪了官老爷,可现在是方家表态的时候了,她只能壮着胆子说:“亲家大人您放心,我们家一定会好好照顾孙媳妇的。”

冯骞点点头,看一眼方家的环境,就想带女儿赶紧回家养着。

“亲家老太太说话我自然是放心的,只是贵宅现在忙着办亲家母的丧事,人进人出的,也不利于婉儿养胎,不如还是把婉儿挪回和女婿一起住的小家去吧。”

冯骞原本是想说让女儿回娘家养着的,可是又有些不妥,这年头哪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养胎的,除非是弃妇。后来他又一想,反正陪嫁的宅子离得近,他也照顾得过来,所以就没提回娘家的事了。

方瑜立刻答应下来,把冯婉抱上马车,带着郎中一起回了小家,冯骞自然也跟着女儿女婿一起离开了。

方老太太恭送走知县大人,才擦擦头上的汗,回屋吃点心躺着缓缓。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冯婉才醒来,睁眼就看到了在床边守着她的丈夫。

冯婉心里暖暖的,握住方瑜的手,笑道:“我没事了,现在感觉好多了。”

“傻样。”方瑜俯下身,轻柔地搂住冯婉,说:“我们要有孩子了。”

冯婉眼中升腾出纯粹的喜悦之光,她摸着还不显的肚子,身上已经有了母性的温柔。

“我太高兴了,嘤嘤,我一直盼着这一天呢!”冯婉喜极而泣,感谢老天爷让她现在就能有孩子。

方瑜温柔地帮怀孕的妻子擦拭掉喜悦的泪,又劝她不要哭了。

方瑜让丫鬟赶紧把吃食端上来,然后又派小厮去给岳父报信,再喂妻子吃饭。

等岳父过来后,方瑜就退了出来,留父女俩说话。他回到方家,继续操办母亲的丧事。

王氏的丧礼极有排面,可惜只是身后事了。

方瑜买了县城里最好的棺木,又请了和尚道士过来念经,还准备了一个长长的送葬队伍。

等到所有的丧仪走完,方瑜身心一松,也病了几天,可把方老太太和冯婉给吓得够呛。

这下,方瑜和冯婉一起在家里静养身子,过得倒也安逸。

寒冬腊月一过,便到了年关,只是现在方瑜要守孝,所以小家里并不见喜庆的颜色,过年一应的鞭炮对联福字也是没有。

景徽二十三年来到,方瑜扶着冯婉在中午日头最好的时候出来慢慢地散步。

冯婉这两个来月养得不错,很少孕吐,什么都能吃,脸也渐渐圆了起来。

方瑜却怕冯婉营养过剩,再让胎儿长得太大,到时候苦得可就是做母亲的了。

方瑜在这方面的经验为零,但他在现代也听说过不少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知道要控制产妇的体重和胎儿的大小,要让产妇多走动,还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要平衡膳食。

令方瑜开心的是,在小家里是他说了算的。

有时方老太太和岳父也会过来按他们的意思指点冯婉的安胎事宜,什么要多吃肉多进补多躺着少动弹,方瑜都是当面答应得好好,在他们面前做个样子,之后还是按照平衡饮食来安排食谱。

冯婉是完全都听丈夫的,她丈夫这么关心她,为了照顾她和孩子都天天去看医书了,她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

方瑜觉得很神奇,虽然天天陪在怀孕的妻子身边,但他现在也没有要当父亲的感觉。

他当然很高兴,可就是觉得一切来的太轻松了,没有多少现实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