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节(1 / 2)

加入书签

就好比吃香瓜时随便把籽甩到墙边,然后就没管,过两个月随便走过的时候就发现长出小苗来了,就有些期盼香瓜长成的时候。

嗯,他这是不是挺不负责的啊?

不行,方瑜心里谴责自己的感觉系统,然后转过头来就加倍地照顾怀孕的妻子,试图赶快建立和肚子里宝宝的亲情联系。

方家现在正热闹着,因为家里有老太太这个长辈在,所以这里也不用给身为晚辈的儿媳妇守丧。

不过,方老太太还是很在乎孙子的看法,决定今年也不贴对联和福字了,不过这并不妨碍过年的气氛。

冬天时,方老秀才也病了,正巧在县城,方瑾也回来了,就陪在爷爷身边照顾。

方老秀才深感年岁已高,不放心最疼爱的孙子,就催促方瑾快点成亲。

方瑾现在可是举人老爷的堂兄了,还是知县大人的姻亲,本人又是个年轻秀才,所以想招他为婿的人家是很多的。

方家现在未婚的少爷小姐都很抢手。小六方宜鑫就是在方瑜中举后定的亲事,对方是本县县尉家的小儿子,今年十七,比方宜鑫还小了两岁。

虽然是最末等的芝麻小官,可这也是官啊,哪里是寻常老百姓能结亲的人家呢。

这县尉家也是看重了方家和知县大人的姻亲关系,他们这些在知县手下做事的人,哪有比和上官结亲更划算的事呢。

方瑾也想娶个官家小姐,他还想在府城安家落户。

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俩,想是想,现实是现实,他分得很开。

最后他娶了一个府城大商人家的长女,得到一个府城三进的大宅子,那姑娘又陪嫁了许多东西,方瑾还得到岳家三百两的赠银。

春天时,方瑾正式娶亲。他在县城买的宅子也收拾好了,就带着爷爷奶奶、他亲娘和媳妇住了进去。

方老秀才的病一直没好,方瑾这个孝顺孙子就没回府学读书,守在和他最亲的爷爷身边伺候。

梁珍珍这个新媳妇就更要孝顺了,天天不是在太婆婆、婆婆跟前立规矩,就是陪着丈夫伺候太公公。

她太婆婆吩咐道:“你去熬药去,要亲手熬,这样才是孝顺呢。”

等梁珍珍熬完药,端到太公公房里,她丈夫又说:“我爷爷不爱喝蜂蜜水,去拿蜜饯来。”

她脚步飞快地去外面拿来,并不敢指使陪嫁丫鬟去替她做事。她的陪嫁丫鬟已经被婆婆和太婆婆要走了,说她一个年轻媳妇用不着人来伺候。

等端过来一碟子蜜饯,方瑾又命令妻子给他爷爷捶腿,梁珍珍跪在脚踏上捶腿,锤到太公公睡着,方才起来。

好不容易忙到天黑快歇息的时候,她太婆婆对她说:“快把这符水喝了,东边钱家的媳妇就是喝了这个生下大胖小子的。喝完给我孙子打盆洗脚水,你给我孙子洗脚。记住了,以后每天晚上都要给我孙子洗脚。”

梁珍珍从府城嫁到县城,娘家离得远,也够不上,婆家人又厉害,她就只能当个受气小媳妇了。

好不容易等到一天可以外出,是丈夫的堂弟邀请他们夫妻过去吃饭,梁珍珍高兴极了。

方瑜现在天天忙着读书练字和胎教,每天过得都很充实。

守孝也不能总往外跑,方瑜现在外出去的地方都有数,不是回家看望亲人,就是去岳父家看看邸报和文书,要不就是去探望大爷爷一家和刘秀才一家。

就是这短暂的拜访,方瑜发现新嫁的堂嫂过得很不如意,每天像个小可怜似的,就想着要在有限的范围内多照顾一下。

他和冯婉说了这事,冯婉对梁珍珍的印象也很好,就商量好以后隔几天就派人去接梁珍珍过来玩半天,就说是冯婉孕中无聊想要找堂嫂陪着说话。

作者有话说:

我今天真是出息了,溜完狗就写小说了,嘎嘎嘎,这么早就写完了更新,嘻嘻。

不说了,我要去吃早饭啦!

第104章 方老太太怒打不孝子

方瑜这几个月一直在安养身体。他之前不是在赶路就是在拼命考试, 心血费了不少,回来后又逢母孝,更是劳累了许多天。

从考上解元后, 方瑜心里就提着一口气, 在外交际时要无懈可击, 私下里也在刻苦用功,为接下来的会试做准备。

现在要守孝不能进京赶考了,方瑜也说不上是沮丧还是松了口气,反正整个人都有点无所适从,还是歇了几日才缓过来神。

岳父冯骞看出了方瑜的不适, 他半生都在考学,自然能理解女婿的这种感受, 故而特地宽慰他, 说:“此次没能进京确实甚是可惜,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未尝没有好的一方面。”

“你如今高中解元,正是风光的时候, 如果此次匆忙去应试,结果名落孙山你又该如何自处。你在咱们宣北自然是一号人物, 可到了京城又是鱼入江海了。京城卧虎藏龙, 各省英才又是三年一会,以你如今的水平, 若是万事皆顺,金榜题名倒是不难, 可这也不保准。”

其实冯骞觉得方瑜这次没去考试是件特别可惜的事, 不过情况如此, 他就只能硬劝了。

“你好好准备三年, 把字再练好些, 文章学得更通透些,到时位列金榜前端,岂不快哉。”

方瑜自然是能想开的,他谢过岳父的指教,笑道:“正好空闲下来,可以多陪陪婉儿,一起等待孩子的出生。”

“对喽。”冯骞满意地笑着,女婿看重女儿,他这个做岳父的自然欢喜。

这几个月,方瑜就一直坚持练字读书,还会帮着岳父处理县衙里大半的公文和琐事。

等到方瑾和梁珍珍过来做客,方瑜特意挪出了一个下午的空闲时间。

四人先吃了顿午饭,因为方瑜和冯婉要守孝,所以饭桌上并没有酒肉,不过素宴也可以做得美味。

吃过饭,冯婉领着梁珍珍去后院说话,方瑜就带着小瑾去了前院的书房。

小瑾和方瑜的关系很亲近,两人同吃同住同学几年,大爷爷对方瑜还有启蒙之恩,所以方瑜对方瑾是极好的,也乐意花费时间多看顾他。

方瑜先是关心大爷爷的身体,然后就是说学习上的事,最后才像闲聊似的把话题扯到梁珍珍身上。

“我听我家冯婉说,堂嫂嫁过来后都瘦了不少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