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节(2 / 2)

加入书签

第109章 父子决裂

方宜文和程彦之已经在府城刘家住了有一个多月了, 两人都有些乐不思蜀。

同宁府很热闹繁华,是乐平县远远比不上的。

这对母子每天都会上街溜达一圈,时常能见到新鲜事物。

刘勤书一直以来就是特别靠谱的人, 在二姑姐没来之前就已经把程瑞的后事办好了, 等方宜文和程彦之来了后, 只出席了一下葬礼,然后就没有别的事了。

刘勤书还特意每天留出时间来指导外甥的功课,程彦之也是十分懂事,每次都学得十分认真,而且还能举一反三。

刘勤书原本就常听他父亲在信里念叨程彦之是个优秀出色的学生, 好学聪明的劲头就比他舅舅差半截。现在一看,果然如此。

想到这里, 刘勤书就不由得一声叹息, 他的长子在读书天赋上就很平庸,虽然是个忠孝仁义的好孩子,可他这个做父亲的还是觉得有些气闷。

他本就是在学堂里长大的, 对于教书那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等到年岁大些就时常替父亲给开蒙班的小豆丁上课。现在遇到了这么一个好学苗, 刘勤书自然是很喜欢很欣赏的, 就在程彦之的身上花了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方宜文常和四妹方宜佳坐在一起照看孩子,顺道聊天。

这些年来, 方宜佳一共生了一女两儿,小儿子才八个多月。

闲聊中, 方宜文有些惋惜地对妹妹说:“从前在家时, 你可是姐妹之中学习最好的那个, 写字也最工整, 记什么都快。可惜你不是男儿, 要不然说不定也能考个秀才呢。现在一嫁人生完孩子,就只能困在屋子里养孩子了,唉!”

方宜佳亲亲儿子的小脸蛋,心里很满足,她的理想就是经营好家庭,做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

“也没有太可惜,我现在也能教金桂读书写字,还能陪着思贤一起背书,等思学大了,我就教他背诗。这样和孩子一起学习,也算是进步了。”

方宜文见妹妹生活得这般好,很开心地笑道:“是啊,我也常常跟着彦儿一起学习读书,看来就像咱们弟弟说的那样,多学习看书总会有用处的,还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让生活变得美好起来。”

有的人,他自己不好受了,就想拉着身边所有人都不好受。

方瑾他爹恰好就是这样的烂人。

自从他知道要在无聊又简陋的村里守孝三年,心里便压着无边的火,碍于孝道不能正面反抗,就天天骂他媳妇和那个外室生的小儿子。

又过了几天,方瑾他爹心里更难受了,就扩大了攻击范围,连怀着孕的儿媳妇也开始骂,骂急眼就开始摔碗碟,打小儿子的耳光,偶尔还要踹几脚媳妇。

方瑾他娘被踹到地上,捂着肚子呜呜直哭。

方瑾听到他娘的哭声,冲到他爹跟前,气红了眼,扬手就要揍他。

他爹见这情景,先缩了脑袋,然后又梗着脖子,一头撞进儿子怀里,虚张声势地大吼道:“你打我啊!你打死老子啊!看我不去告官的,你以为你考上秀才就牛了,连纲常伦理都没有的忤逆家伙!”

梁珍珍见这边闹起来,就又跑去隔壁,把老太太和方瑜带过来。

老太太拄着拐杖,步伐飞快,方瑜更是先跑了过去。

进了隔壁大门,就听到里面有人在教训那对父子。

是大爷爷的长子,方大童生。

只听他说:“那是你亲儿子,比你出息多了,你还告官?告什么官啊,你想一家子沦为全村的笑柄嘛,还是你想让你儿子和你一样一辈子是个白丁!”

“那也是他先打我的!我是他老子,他就应该孝敬我!”方瑾他爹跳脚道。

“你要是有个做老子的模样,瑾哥能不孝敬你!”方大童生拍桌子教训:“还有你方瑾,怎么回事,书都白读了吗,你父亲再怎么不对那也是你父亲,有什么不对你也要多包涵。”

方瑜走进了屋,里面的人立刻就不说话了,全都看着家里的举人老爷。

“我奶马上到,我先带方瑾去我家冷静冷静。”方瑜怕方瑾听到这些话再冲动了,还是先把这对父子分开为好,而且他一个侄子不好教训堂叔,这种活还就得等着老太太来做才名正言顺。

老太太赶过来接管了这边,方瑜和方瑾躺在正屋炕上说话,就像小时候一样。

“我知道我爷爷的意思,你放心,我不会留在这里和我爹怄气的,他不配。”方瑾冷静下来就反省了他的错误:“刚才是我冲动了,我处理得不对,以后不会这样了。对了,我打算下午就带着我娘和我媳妇回县城,你要一起走吗?”

方瑜看小瑾目光不再茫然,反而燃起了斗志,这才不再担心。“好啊,这边的事都办完了,多待无益,我们还是赶快回去干正事吧。”

景徽二十三年萧索地草草结尾。

过年时,方家的饭桌很丰盛,家人也都团聚在一起,可是新年的喜气却很少,只有方成安小朋友才会毫无心事地露出无齿微笑。

景徽二十四年,大年初二,方家姐妹聚在一处说说笑笑。

方宜文和程彦之是腊月时跟着刘勤书一起回来的,方宜佳因为儿子太小就没有回来,留在府城照顾孩子。

方家院里屋里的孩子成堆,大的都在跑跑跳跳,小的都在屋里炕上躺着趴着。

方老太太人老了就喜欢热闹,尤其喜欢吵闹的小孩子,她笑着给外孙们分糖分点心,一点都不小气。

她还对大妮说:“这要都是咱们方家的孩子该有多好,我晚上做梦都能笑醒。”

“等来年春天福娃两口子出了孝期就好了。”大妮说:“过不了多久您就能抱上心心念念的曾孙了。”

“那还得一年多呢,等怀上生下来还要一年,我都多大岁数了,哪里还禁得起这么等。”方老太太摩挲着拐杖上刻出来的大花,嘟嘟囔囔。

自从大伯子和大嫂故去,老太太就感觉出她自己的老来了。她怕自己时日无多,又怕自己突然生病,就特意去订做了一个上好的红漆雕花拐杖,到哪都拿着,虽然她现在腿脚还很利索。

“跟你在这说话把我正事都给忘了,哎呀,我孙子给我买的养生汤还在炉子上呢!”

老太太快步走出去,大妮笑着嗑瓜子,在奶奶身后说:“您这般的老人家拿个拐杖就是用来装饰的。”

与此同时,大妮的闺女花儿正在跟方舒怡的女儿关宝珍一起玩耍,两个表姐妹坐在一处,一个精致讲究,一个有点土气。

方宜文上完厕所,从院里经过,发现花儿正一脸羡慕地看着表姐头上的绢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