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节(2 / 2)

加入书签

乐妍带着嫁妆、启动资金、信鸽和宴平一路回到乐平县城大门外。在这里,宴平带着一部分行李直接往府城去了。

乐妍与方明、丁萱如一起回到老宅中,还留在县城的亲朋好友听到信了立刻就过来看他们。

大妮赶了过来,还以为能见到小女儿方华呢,结果只见到了外甥和外甥媳妇,不免就有些失望。

方明笑着拿出妹妹给大姨带回来的礼物和信件,也算是部分缓解了大妮的思女之情。

大妮抱着宝贝信找三妹家的大小子给她读了好几遍。三妮方舒怡、五妮方佳丽和小六方宜鑫一直围着最小的堂妹看个不停。

姊妹几个也有十年未见了,说生疏也生疏,但一直也都有信件来往,关注着彼此的生活,所以很有话聊,亲情在话语中交汇。

要说最激动的人,在老宅中当属方老三和他媳妇,也就是乐妍爹和娘。

“我的儿啊,爹娘可算是看到你了!”这对夫妻抱着乐妍哭了一阵儿,才被大家伙给哄好了。

晚上时,一大家子亲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饭后,乐妍问大家是否准备好了行李,他们要在三天后启程赶往府城,到时在那边的宅院里举行她的婚礼。

方家人一早就收到了方瑜的信,一个月之前就收拾好了行装,就等着新娘子乐妍回来了。

大妮要跟着过去,她丈夫留在村里盯着族学的事。方舒怡和关秋茗要带着家里孩子一起过去,这样正好能去看望大女儿和女婿。

五妮家是方佳丽带着孩子一起过去,云天成留下来照看县城这一大摊子的事。方宜鑫家也是全家一起行动,反正小六的丈夫也是个闲人,正好趁此机会出去多见识见识。

这里面最激动的当属方老三夫妇了,他们还从没有去过府城呢。

休息了一宿,第二天乐妍就开始坐着马车满县城地巡视方家产业。方明也没闲着,开始挑选家里培养出来的孩子,然后又去跟知县冯达吃酒交际。

忙完了这些事,一大家子人启程前往府城。

府城里,宴平已经带着人把方府上下打理一新。

宴平是个认真严厉的管事,在他手下讨生活的仆人并不敢有一丝一毫糊弄的心,所以方府上下真是焕然一新。

可宴平还是不满意。他拿着九小姐在路上给他列出来的任务清单,一遍遍地核对。现在全部完成后,他心里也不安稳,非要吹毛求疵,把他手下管着的人折腾得不行。

他好像还在梦里一般。宴平至今不敢相信,他居然就要在下个月初同九小姐拜堂成亲。

他不敢置信,虽然这婚事已经订下有一年多了。

九小姐,九小姐,九小姐……

宴平抚摸着任务清单上颇有风骨的字迹,手尖发烫,他立刻收回了手,又左右张望,怕有人发现他僭越的行径。

刘勤书此时正在他置的外室身上作乐。一场白日的荒唐后,那外室捧着乳鸽汤喂老爷喝下。刘大老爷心满意足地享受着温柔小意,拍拍柔嫩外室的脸蛋,而后道:“你明儿就去城外的庄子上住着吧,等我忙完了这阵子,再接你回来。”

那外室一听这话,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不敢相信她听到了什么。

这外室原来也是良家女子,只是家里的兄弟坏了事,求到刘勤书的头上,最后她家里只能拿她出来当人情。

刘勤书趁着夫人不在,就偷香窃玉,享受了许多温柔乡。如今方家一大堆人都来府城参加九小姨子的婚事,他这个女婿也该表现好些。

方瑾这边也差不多。他平时除了当官交际,就是看着长子读书,还有教导给安成和佑成备下来的男孩。

剩下的一点时间里,他在后宅里走动也很勤快。小连氏已经达到了他的贤妻标准,方瑾也开始踏足正院。如今小梁氏有了五个来月的身孕,小连氏也刚刚诊出两个月的喜脉。

方瑾比他姐夫还强不少,并没有置什么外室,反而直接往家里领了两个府城中等商人的女儿,还都自带了一份嫁妆。

方明并没有留在府城等着参加小九姑的婚礼,他需要赶路赴任。说起来,方明还比他小九姑大了一岁,每次他叫乐妍小姑时都有点脸红。

等到正式成婚的日子,方府内外人头攒动,红绸招展,府城里有姓名的人家都赶着过来送礼,就连知府大人家都有人过来坐席,场面铺得十分大。

到了吉时,宴平从外边的一个宅子里出门,骑上高头大马,在府城的大道上展示一番英姿。

等到了方府大门外,宴平翻身下马,亲自去扣响新漆的朱门。

里面传来一个清亮的好听女声,问门外何人。

宴平朗声答曰:“吾乃方家的上门女婿,宴平是也,还请九小姐接小生进门。”

乐妍下令开门。

只见她身穿喜袍,头戴金凤钗,耳坠明月珰,星眸皓齿,顾盼生辉。

可是,这时门外围观的众人都议论了起来,说这天底下的新娘子哪里有不顶红盖头的,真是胡来,哪怕是招婿也不成啊!

宴平甘之如饴,哪里会在意外面人的话语,他现在整个人都是飘飘然的,满眼都是九小姐。

作者有话说:

哈哈哈哈,终于写够三千字啦,开森!

我家边边,昨天半夜吐了三次,依旧活碰乱跳。

第170章 乐妍的娶夫庆典

乐妍是个有勇气特立独行的人, 她定下这个婚礼流程时就知道世人肯定会议论纷纷的。她不在乎。

大门全部打开后,宴平先退到台阶下,乐妍迈过高门槛, 站在台阶上。几个家丁端着火盆和马鞍鱼贯而出, 将这些东西高低错落地摆好。

宴平拱手作揖, 乐妍回了一礼,宴平再作揖。

这时乐妍接过贴身丫鬟递过来的方氏族训族规,捧在手里,端庄严肃地说:“今入我家,望宴郎宜家宜俭, 修身养性,和气满门, 德礼诚善, 端庄持重,夙兴夜寐,无有疏漏懈怠之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