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节(1 / 2)

加入书签

奏本在政事堂走了一圈, 批复下来出乎意料的顺利。

裴显在姜鸾面前出言嘲讽,话里话外都是拒绝,姜鸾气得拿铁护腕砸了他, 两人就此伤了和气。

等她真的上了奏本, 政事堂四位重臣聚在一起, 商议东宫皇太女的头一道奏本时,裴显却压根没开口反对。

御花园里修建鳌山的事,顺利批复下来了。

工部在圣人面前露脸的机会来了,工部尚书拍着胸脯立下赶工的军令状,除夕前必定扎起一座热闹精美的鳌山。

圣人前两日又发了一场癔症,昨晚开始人倒是清醒了,就是不知道这回能清醒多久。

姜鸾听说了消息,赶过去探望。

端庆帝姜鹤望正在拿拨浪鼓逗儿子。

虎儿四个月了,在学翻身的月份,不巧天气入了冬,身上穿得累赘,他吃力地翻了几次,趴在龙床上,抬头盯着耶耶手里的拨浪鼓,咿咿呀呀地叫唤,可爱得很。

懿和公主先来了,坐在床边,看得欢喜,又不敢伸手抱。

“这么小的虎儿,一个没抱住,掉下去了怎么办。”

端庆帝姜鹤望靠在床头,听得直笑,“抱不住掉下去了,也是掉在床上,厚实的被褥,还怕摔着他小子了?”

懿和公主看了眼顾娘娘,委婉地推脱,“娘娘抱吧。我拿拨浪鼓逗逗虎儿就好。”

姜鸾就在这时通禀进来。

她卸了身上的雪貂皮斗篷,搓着手过去,“外头的雪下得好大,二兄赏了雪景没有?”

“赏过啦,早上站在门边看了一会儿。今年的雪是不小。”

端庆帝捂嘴咳了几声,和她开了个玩笑,“两手空空就来了?就连下厨碰了满手灶灰的梨子水也没带来一碗?”

姜鸾呸了声,“埋汰谁呢,我下了七八次厨了,没一次碰的满手灶灰。给二兄的礼就在窗外堆着。”

御前内侍过去开了半扇窗,迎面一个硕大的雪人堆在庭院里,眉眼五官细致得捏划过了,依稀是姜鹤望自己的模样。

雪人的脑袋上像模像样戴起翼善冠,身上披了一件袍子,雪人两只手拉出一幅金底红纸的横联,姜鸾的字迹写道:“福寿安康。”

姜鹤望看得欢喜,笑声牵动了肺叶,又断断续续地咳了一阵。

“在外头堆了多久了?难怪这么迟进来。阿鸾实在是、咳咳……有心了。”

“没多久。”姜鸾听着二兄止不住的咳嗽,关切地问,“前些日子我和二姊送来的秋梨还有吗?每天带着吃,有助于养肺的。”

“一直都有,放冰窖里冻着,每天拿两只出来蒸着吃。咳嗽比之前好一些了。”

懿和公主召姜鸾过来龙床边,让开身子,

“两个月前是虎儿整日忙着喝奶睡觉,一个月前轮到你忙着学政务了。今儿总算你和虎儿两边都有空闲,阿鸾快过来看看虎儿。”

姜鸾早瞅见床上趴着的大胖小子了,直接坐去龙床边,亲昵地贴了贴虎儿粉嘟嘟的脸颊,

“肉嘟嘟的小虎儿,长得真壮实。来,三姑姑帮你翻身。”

她接过拨浪鼓,使坏地故意放到虎儿嘴边,先给他咬了咬。虎儿抬手要抓时,拨浪鼓往旁边迅速避开了,念念有词,

“翻身,来,翻一个。翻身三姑姑就给你吃。”

虎儿张嘴咬了个空,气得哇哇叫,艰难地翻了个身,胖嘟嘟的小手往前一扑,把眼前的拨浪鼓牢牢抓在手里。

周围御前随侍的内宦女官们齐声欢呼,“小殿下翻过来了!”

虎儿把拨浪鼓的手柄塞嘴里啃了一大口,亮晶晶的口水滴溜到了龙床的提花锦被上。

端庆帝笑得又咳喘起来,挥了挥手,吩咐左右宫人,“给虎儿擦擦。”

顾娘娘身边随侍的大宫女风信冲上去一步,就要把拨浪鼓抢下来,去擦虎儿的嘴,虎儿的小拳头捏得死紧不肯放。

端庆帝看得哭笑不得,连连摇头,“不是擦虎儿,是擦他咬的拨浪鼓。擦干净了给他拿着继续咬。”

姜鸾既然来了,端庆帝就和她说起几件朝廷新奏上来的正经事,

“正旦大朝会,是大闻朝开国两百年的老传统了,不像重阳宴,还能往后推一推时日,改个秋日宴的名号一样的办起来。正旦大朝会,不论朕那天如何,能不能起身,文武百官必然要入宫贺仪。新年第一日的朝会,象征新年之始,意义至关重要。”

他以坦然的口吻说起自己的病症,

“朕的癔症,什么时候犯,什么时候又好了,太医们都说不准。朕想来想去,除夕夜那天,务必劳烦阿鸾在宫里守着。朕情况好,一切如常不必提;朕的情况如果不好,阿鸾务必代朕参加正旦大朝会,接受百官朝拜。这是姜氏皇室在朝臣面前的脸面,万万耽搁不得的。”

姜鸾应下了。

“每年除夕都有宫宴,我原本也是要在宫里守岁,不碍着什么。”

就在这时,外头通禀进来,说道顾六郎来了。

姜鸾听得名字耳熟,顺着姓氏才想起来,是顾娘娘家里的幼弟。秋日宴时似乎见过一面,恃才傲物,当面骂了谢澜,闹得不太痛快。

姜鸾坐着没动,懿和公主起身就要回避。端庆帝拦住了她,

“你们二嫂家里最小的弟弟,算是自家亲戚,不必避让。”

他无奈地看了姜鸾一眼,“顾六郎来京城才多久?人生地不熟的,礼仪生疏,人又不够稳重,上回听说冲撞了阿鸾?都是自家亲戚,叫他过来赔个礼,秋日宴上的事就算过去了。”又看了眼顾娘娘。

顾娘娘低头默然无语。

姜鸾当然无可无不可地应下了。心里转了个圈儿,心想,怎么这么巧,在御前都能碰着面?故意算好了时辰堵我呢?

寝殿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顾六郎进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