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节(1 / 2)

加入书签

钱妈妈一一道:“都习惯,这回来便不会回去,您走后夫人就接了信儿,说是老爷回京述职,差事办的好极,圣上赏的宅子不久就会下来,平阳城老宅子的家什物件都已在路上。”

她说完,又道:“此行非夫人一人,老爷另有嘱咐,段家姑爷不期便要考学,由人引荐去国子监借读,故而二小姐与段家姑爷一起来了。”

郁桃自鼻腔里哼了声,“这么大月份,也不怕路上折腾。”

钱妈妈不语,余光暗查这位闫韩侯府世子姑爷,容颜清俊气度逼人,方才下马车也知道去扶姑娘,十分温柔小意的模样。

下人领路的方向是往老夫人院中,前面有个不大不小的厅堂。钱妈妈打帘,郁桃进屋前握了握韩祎的手道:“我知世子向来话少,只是今日长辈俱在,还请担待则个。”

韩祎看她一眼,突然反手握住她,在郁桃还没反应过来之际,将人携了进去。

屋里众人欢声笑语,见二人手牵手一副浓情蜜意的样子,兀然安静。

原本以为两位舅舅不定在任上,兄长们些许忙于学业,不曾想这满屋子站站坐坐,竟是人都装满了,连她那个便宜父亲也早早侯在此处。

郁桃十分想抽手,都是打小瞧她长大的长辈们,没得看见了叫人脸红。她使出三分力,都没能挣开男人的手心半分,反而这般被牵着,与一众长辈见完了礼。

大舅母趁着给见面礼时打趣,“从前就说阿桃这般好福气,果不其然,嫁得的夫婿年轻有为,相貌堂堂偏偏还疼人的紧,你们几个姑娘可看着,以后的郎婿有其一这辈子便享福罢!”

郁桃被说了个大红脸,又有亲母拉着手热眼殷切的瞧,忙不迭甩开韩祎。

大舅母不依不饶,笑道:“瞧,还脸红呢,你们跟她相处这般久,可见过她红脸。”

一屋人轰然大笑起来。

郁桃愈赧然,和母亲隔空相对,郑氏笑的愈发柔和,眼睛瞧着湿润润的。

老夫人招呼周人:“都别站着,岁游快带你女婿去外间喝茶罢,阳平、阳修你领着子侄同去,韩世子学问过人,常到学监中讲学,你们小辈自当以韩世子为榜样才对。”

韩祎拱手,“老夫人抬爱,家中母亲常唤我阿祎,长辈们如此称我便是,以后两府常往来,与各位兄弟长辈于学问上探讨切磋亦能使祎进益良多。”

郑阳修朗声大笑,抬起二指向郁岁游:“瞧你这般福气,女儿给你寻得好贤婿,谦逊的很啊!”

郁岁游不觉挺胸,觉得脸面很是荣光,嘴上谦逊道:“哪里哪里。”

男人们都到外间去饮茶,偶尔有高谈阔论的声音传来。

得了空,郁桃去挨着母亲与外祖母坐在一处,郑氏将她看了一遍,才问:“我看着,姑爷面冷心热,对你也是极体贴的,亲家母瞧着是个好相与讲道理的人,你过去……那边待你如何?”

郁桃如实从入府到今日回门一一讲了一遍,特地说起闫韩侯府东西分院,婆母已经将西苑的庶务全数交给自己打理,派来的婆子可谓是尽心尽力。

郑氏免不得叮嘱:“亲家母待你好,你莫要自己浮躁莽撞,对不住人家一片好心,孝道为先也千万不要轻慢。你婆母耐心为你周全,亦然是让阿祎在外放妥心,若是不懂当问则问,长辈责怪也不要心生怨怼。我知道你性子急,如今在外你身份不同,话出口必三思而后行……”

提起这些,郑氏关怀切切,难免说的多,叫气氛沉闷下去。老祖母日益年岁大了,心性也像孩子,把嘴一努,“瞧她,孩子不在跟前满眼痴痴念念,孩子回来了就开始碎碎叨叨。尽说这些做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往日教训的够多了,况且韩亲家母,老身可见过好多次……”

老人拉过郁桃,亲切道:“来,祖母且问你,你婆母小厨房里有个江南的厨子,点心做的可好,她不爱显摆,但一定拿出来给你尝过,可有带些回来给祖母尝尝?”

郁桃想起苏氏院中的点心,确实做的好吃,还特地叫婆子往西苑送了好几回,此次回门也装了几大匣子的。

老人殷切的等她答,下人开了点心匣子,往各处都送了些。

郁桃跟母亲多说了几句,便被姊妹拉走,一群年轻姑娘尚未出嫁,全都睁着眼睛好奇道:“出嫁了有什么不同?”

郁桃笑:“你们看我有什么不同,反正离得近,递个帖子来,我们还是能各处去逛逛。”

郑瑛瑶咧嘴笑:“待你生了小侄子小侄女,便带来和我们一起玩。”

这又扯到何处了,几个大人听了都跟着笑,崔氏道:“看我们家那个姑娘家不知羞,整日娃娃娃娃的。”

二夫人张氏笑,“如何不好,家里才热闹。”

“不过家里先添的应当是郁苒妹妹吧。”郑瑛娴嘴快道。

屋里静了静,郑氏低头喝着茶。

崔氏回头瞥了一眼,郑瑛娴接了眼色才知失言,悄悄吐了吐舌头,小声道:“阿桃妹妹……”

郁桃并不大在意,对她笑了下,又问大家:“对啊,将才进来听钱妈妈说,段家妹夫考学在国子监借读,郁苒便同行了,怎么没见她?”

张氏道:“她临产将近身子不舒服,什么也吃不下,不便走动,在路上奔波好几日,产婆摸了说是胎儿不正,就没有出来迎你,那段家姑爷也在她身边随候着。”

郁桃点点头:“是当多多休养。”

“要我说。”老夫人搁了手中的糕点道:“还是身子薄弱了,郁苒跟着岁游,做父亲的娇惯,平日里老抱着书文看,不爱走动,生的娇弱多病哪里能成气候?”

说完,她又一笑,“哪里像我们家这几个猴精儿,那身子骨没得说。”

崔氏与张氏道是,“承蒙在老夫人膝下听训,是您教养的好!”

话闲间,半日过去,长辈小辈各自扎堆,两位舅母携郑氏一起去选今日膳间的菜色。

瑛瑶、瑛娴与郑诗清不知怎么吵嚷起来闹着要玩投壶,郁桃嫌日头大,领着丫鬟在游廊上等候,顺着木梯慢慢往外走。

翘楚在一旁低声道:“奴婢听婆子说,二小姐原是梳洗打扮了想来的,不过咱们夫人说了句‘月份大,天气热,还是不要出来的好’,便叫两个婆子照看着,将人送了回去,连同那段家姑爷一起,勒令两人好生休养。说终究不是他们自己家里,免得出差池,给别人添麻烦。”

郁桃笑出声,心知母亲如此做定是有她的缘故,那夫妻二人可都不是什么安分的,只是心疼母亲,段歧生考学一日,便要在府上多住一日,以后新迁府邸怕是也如此,当真是难以约束管教啊。

“自作自受啊。”

她叹,目光越过乘凉的花架绿墙望向外厅,郁嶔龄与几位哥哥并肩而立,个头在兄长中已是最高,只比韩祎差半指,两人气度却截然不同,一人仍是少年人的青涩模样,而后者清贵出尘,恍若谪仙。

“姑娘......”

郁桃正出神,听见翘楚在身侧唤她,偏头才见郁岁游不知何时立在梯级上,面含几分慈笑,正看着她。

“父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